周裕进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etion,A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因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研究表明[1],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Ca2+超载、自由基损伤、炎症因子反应、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损伤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不同时间点,彼此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终导致脑损伤.
作者:桑鹏;王顺;赵佳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清肝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01nm,流速:1.0mLμ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 黄芪甲苷在0.0824~2.0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90%,RSD=1.92%(n=6).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肝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苏华丽;林善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技术艾盒灸特定穴位促进痔疮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痔疮术后(局部麻醉下行混合痔剥扎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作术后常规护理加艾灸技术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护理作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艾盒灸特定穴位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期愈合,缩短病程,减少术后复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英芳;黄小玲;周美容;梁翠英;谢琼芳;杨凤;宁德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益气生津、收敛固涩和补肾宁心等功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1].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报道综述了南五味子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加工炮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永明;耿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摸索压扁的佳工艺参数,并对比粗碎和压扁两种加工方法对提取的影响.方法 以浸出物为指标依据,选择影响压扁工艺的主要因素参数,如:压辊间隙、压辊转速、开机时间、入料快慢等作为为考察对象,设计正交实验因素和水平,结果经过对正交试验实验数据计算发现压扁机压辊间隙为1.5圈,压辊转速34转,入料快慢为挡板全开,为佳提取参数所得结果为28.6%,高于原工艺试验所得结果27.4%.结论 该优化工艺稳定性好,且优于原工艺,可用于南五味子的处理加工处理.
作者:郑淑艳;王彩红;任文学;段江涛;苏永会;马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和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1].在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必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2].营造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环境,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为基础,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3].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实验针灸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笔者结合相关医学院校的一些成功的经验[4-7],将TBL教学法及创新型实验项目引进<实验针灸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后勤工作是卫生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中,后勤管理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搞好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效益为目的,才能达到较好的工作效果.
作者:宋柏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消渴肾安口服,观察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血糖、尿蛋白排泄率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渴肾安胶囊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排泄量,对肾功能有改善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作者:韩辅;刘青梅;单国辉;张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为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大肠癌提供中医理论基础,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大肠癌患者共有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9例.将治疗组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肠康复胶囊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59.32%),总有效率89.83%;对照组显效23例(38.99%),总有效率71.19%.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明显,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还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庆彤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出参术健脾颗粒的优成型辅料及其配比,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 以颗粒剂的溶化时间、崩解度、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出制备参术健脾颗粒的佳辅料品种、配比和用量.结果 参术健脾颗粒浸膏粉采用湿法制粒时筛选出的佳辅料为乳糖和糊精,其佳处方组成为浸膏粉∶乳糖∶糊精=10∶3∶2混合制粒,按此比例所制的颗粒成型性好,溶解性好,且不易吸湿,较为理想.结论 优选的成型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便.
作者:杨翠平;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中护理对手足口患儿的影响.方法对157例患儿给予消毒隔离、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健康宣教等.结果 门诊输液治疗过程中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对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和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发生重症疾病是手足口疾病患儿门诊输液护理的重点.结论 手足口疾病患儿门诊输液的正确护理对患儿的康复,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疾病传播蔓延至关重要.
作者:程新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体会,用于指导日后的临床工作.方法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如心理护理、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加强观察及及时预防和处理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139例肿瘤化疗患者显效91例,有效4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7.84%.结论 对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红敏;何丽颖;路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国医大师裘沛然教授,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岐黄之术炉火纯青,临证洞察入微,立法缜密严谨,组方配伍有度,用药出神入化.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内伤疑难重症方面验实俱丰,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造诣颇深,卓有建树.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对裘沛然教授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裘沛然教授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医学类成人学历教育<药理学>教学中,应依据成教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的生动性,适当引入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信息资源,并配合形成性考核,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王青青;钟相根;邓秀兰;鲁艺;张晓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针对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改变妇产科护理学期末成绩的构成方式,平时成绩占40%,理论成绩占60%.提前将要讲的内容精心设置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前自行查阅资料来完成,上课时候提交,按照完成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记为平时成绩,使学生提前自学课堂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湿热敷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静脉滴注含钾溶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不予干预,疼痛不能忍受者给以常规减慢滴速,观察组给予湿热敷,采用疼痛分级标准对两组疼痛发生程度进行评定,观察两组输液时间,比较两组的疼痛发生率及输液时间的长短.结果 观察组病人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2.5h内输完溶液,对照组病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输完,需3~4h.结论 湿热敷可以缓解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且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6个住院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测评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能经常与病人交谈及主动服务、护理告知、健康教育、护士对病人的称谓、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及护士的操作等方面不满意.结论 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培训,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与病人沟通,强化以病人为中心很有必要.
作者:刘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养心通脉方治疗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该方对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作用.方法 72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在服用养心通脉方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心内科西医常规治疗,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电图疗效、中医主要症状疗效、QT离散度(QTd)、心肌耗氧量(MOC)变化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养心通脉方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较好.
作者:覃裕旺;朱智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1].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患病率有日渐上升的趋势.抑郁症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确切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与遗传、环境、社会等各种因素有关.西医治疗药物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NRIs)等,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明显.中医多采用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理气活血、理气导滞、理气安神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文就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