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TBL教学法及创新型设计性实验的实验针灸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梦

关键词:实验针灸学, 创新型设计性实验, TBL教学法
摘要:<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和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1].在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必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2].营造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环境,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为基础,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3].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实验针灸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笔者结合相关医学院校的一些成功的经验[4-7],将TBL教学法及创新型实验项目引进<实验针灸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宣教中药知识的实践和体会

    中药的不合理使用是普遍现象,通过中药知识的社区宣教培训与咨询,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帮助社区居民了解中药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这能够充分发挥药师职能,促进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合理用药、提高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就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一些体会,以期为同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陈文良;肖兰华;朱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参术健脾颗粒成型辅料筛选研究

    目的 筛选出参术健脾颗粒的优成型辅料及其配比,并考察其吸湿性.方法 以颗粒剂的溶化时间、崩解度、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出制备参术健脾颗粒的佳辅料品种、配比和用量.结果 参术健脾颗粒浸膏粉采用湿法制粒时筛选出的佳辅料为乳糖和糊精,其佳处方组成为浸膏粉∶乳糖∶糊精=10∶3∶2混合制粒,按此比例所制的颗粒成型性好,溶解性好,且不易吸湿,较为理想.结论 优选的成型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便.

    作者:杨翠平;王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于神经内科就诊的145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肢体麻木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78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外67例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人数71人,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人数55人,有效率为82.09%.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对于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优势明显,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肢体麻木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心理调节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心理调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病95例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后均纤维内镜或电子胃镜复检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而对照组为85.1%,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心理调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作者:匡锦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湿热敷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40例

    目的 观察湿热敷缓解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静脉滴注含钾溶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不予干预,疼痛不能忍受者给以常规减慢滴速,观察组给予湿热敷,采用疼痛分级标准对两组疼痛发生程度进行评定,观察两组输液时间,比较两组的疼痛发生率及输液时间的长短.结果 观察组病人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在2.5h内输完溶液,对照组病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输完,需3~4h.结论 湿热敷可以缓解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且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从脾胃论治眩晕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病症.现代诸家根据各自不同的诊治经验对眩晕病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独到的经验.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火、痰、瘀、虚等病理改变,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李氏[1]分析了3258份眩晕病例,其中风阳上扰702人(21.55%),痰浊上蒙含痰热上蒙1931人(59.27%),气血亏虚205人(6.3%),肝肾阴虚420人(12.89%).绍氏[2]对756例眩晕患者进行证治分析发现属风阳上扰176例(占23.28%),痰浊上蒙304例(占40.21%),气血亏虚184例(占24.34%),肝肾阴虚92例(占12.17%).认为眩晕早期以风阳上扰多见,中期主要为痰浊上蒙、气血亏虚,后期则以肝肾阴虚多发,内伤眩晕的病理变化中,风、火、痰、虚四个方面既可单独出现,又可相互并见,兼夹为患,此外,本证多兼血瘀,随证每多使用活血化瘀之法.

    作者:樊建平;张子明;徐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泛发性扁平疣50例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联合紫蓝方内服及外洗治疗泛发性扁平疣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确诊为泛发性扁平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用液氮冷冻较大疣体,同时联合紫蓝方内服及外洗治疗;对照组仅用紫蓝方内服及外洗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痊愈率为86.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痊愈率为66.1%,总有效率为84%,低于观察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联合紫蓝方内服及外洗治疗泛发性扁平疣的效果好,有较低的复发率,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周裕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

    目的 观察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消渴肾安口服,观察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血糖、尿蛋白排泄率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渴肾安胶囊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排泄量,对肾功能有改善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作者:韩辅;刘青梅;单国辉;张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医学类成人学历教育药理学教学探索

    医学类成人学历教育<药理学>教学中,应依据成教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的生动性,适当引入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信息资源,并配合形成性考核,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王青青;钟相根;邓秀兰;鲁艺;张晓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3.33%,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70.00%,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痰湿型闭经的古今研究

    痰湿型闭经是以经闭和肥胖为主要特征,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本文分别对中医古籍以及现代中医文献中对于痰湿型闭经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论述进行梳理归纳,发现痰湿型闭经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虚、实二端,与脾、肾、肝、瘀有着密切的关系.痰湿型闭经的治疗除辨证论治外,当标本兼顾,补虚祛实.中医药治疗痰湿型闭经的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肥胖与痰湿型闭经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作者:陈琼;李海峰;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儿童重型难治性腹泻相关病因分析与治疗

    目的 分析小儿重型难治性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及住院的难治性腹泻患儿1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年龄<6个月组的病例数少,随年龄的增加,病例数增加.<6个月组的病例数虽然少,但重型病例所占比例多.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后,120例患儿痊愈有效,5例患者无效退院,总有效率为96.0%.结论 年龄越小,腹泻程度越重,不同途径联合治疗,可从各个不同环节阻断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从而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马冬梅;金丽丽;陈颖萍;马思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护理管理道德作用

    道德观念是道德行为的起点,如果护理树立了良好的护理管理道德观,对于协调护士与病人、医生与病人、护士与医生及医护工作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将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医院管理道德规范研究与应用,对于促进医院管理道德规范体系建设,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医院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作者:张淑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研讨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累及眼、神经、心脏、肾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病变,危害性大[1].肥胖患者2型DM(T2DM)的多存在有胰岛素抵抗(IR),且IR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2],故长期以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的研究热点.近期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肥胖T2DM,效果较好.现将该疗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探讨如下.

    作者:张睿;田谧;史耀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的TNF-α、IL-6影响及临床评价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etion,ACI),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因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研究表明[1],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内Ca2+超载、自由基损伤、炎症因子反应、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损伤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不同时间点,彼此相互重叠、相互影响,终导致脑损伤.

    作者:桑鹏;王顺;赵佳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咽喉汤治疗急性咽炎59例

    目的 对咽喉汤治疗急性咽炎的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116例门诊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对照组57例,分别用咽喉汤及珍黄胶囊治疗,3日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以及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计算疗效指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80.7%.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前的积分分别为(14.96±4.04)、(15.12±3.78)分,治疗后积分分别为(5.11±1.05)、(3.61±0.79)分,两组治疗后的积分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咽喉汤治疗急性咽炎有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肖萍;黄兴振;陈少卿;佘柳君;陈子松;覃柳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11例老年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及中医诊疗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并确定中医诊疗方案.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111例老年心脏肺动脉高压患者经诊断后分为阳虚水泛型、痰浊阻肺型、痰热壅盛型、肺肾气虚型四组,结合自拟中药方治疗,并进行超声检查,记录结果.结果 从血气、肺功能改变和超声图像等结果表明阳虚水泛型与其他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辨证分型有生理病理学基础,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脏病患者中对诊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立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和血管、神经等组织退变劳累损伤产生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诉并有视物旋转的颈椎病.近年来医者使用针灸、推拿、牵引或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疗效不一,经临床研究实践证明,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惠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平时成绩对中专妇产科护理学教学的影响

    针对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改变妇产科护理学期末成绩的构成方式,平时成绩占40%,理论成绩占60%.提前将要讲的内容精心设置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课前自行查阅资料来完成,上课时候提交,按照完成的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记为平时成绩,使学生提前自学课堂内容,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