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明;耿亚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相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和血管、神经等组织退变劳累损伤产生功能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诉并有视物旋转的颈椎病.近年来医者使用针灸、推拿、牵引或针药结合等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疗效不一,经临床研究实践证明,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惠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累及眼、神经、心脏、肾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病变,危害性大[1].肥胖患者2型DM(T2DM)的多存在有胰岛素抵抗(IR),且IR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2],故长期以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的研究热点.近期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肥胖T2DM,效果较好.现将该疗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探讨如下.
作者:张睿;田谧;史耀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抑郁症是指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性精神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1].随着社会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的患病率有日渐上升的趋势.抑郁症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确切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与遗传、环境、社会等各种因素有关.西医治疗药物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三环类抗抑郁剂(TCAs)、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NRIs)等,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明显.中医多采用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化痰开郁、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理气活血、理气导滞、理气安神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易于被患者接受.本文就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猪苓汤以及养阴利水法治疗阴虚型小儿急性腹泻病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205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去掉肠蠕动抑制剂、肠道分泌抑制剂,加用猪苓汤加味;对照组179例采用病因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部分静脉营养(PPN)、保护肠粘膜、恢复肠道菌群、肠蠕动抑制剂、肠道分泌抑制剂.结果 ①三日内治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77.65%,χ2检验二者相当,说明猪苓汤和养阴利水法是治疗腹泻的有效的方法.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6%,对照组为85.47%,二者有显著的差异,提示猪苓汤和养阴利水法治疗腹泻优于单纯西药治疗.③睡眠障碍改善方面:治疗组治愈率79.02%,好转17.07%;对照组治愈率32.40%,好转43.56%,χ2检验二者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猪苓汤除了有良好的止泻作用外,对控制患儿的烦躁哭闹、不能入寐,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 猪苓汤、养阴利水法是中医治疗小儿阴虚型急性腹泻病有效的新方法、新思路,是对中医儿科泄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作者:张炜;申广生;海洋;牛柯;杨慧敏;张成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产褥期内乳汁极少,甚或无乳者,称为缺乳.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们用穴位按摩配合自拟通乳方治疗缺乳,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爱香;李乃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中西医结合的护理体会,用于指导日后的临床工作.方法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如心理护理、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加强观察及及时预防和处理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139例肿瘤化疗患者显效91例,有效45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7.84%.结论 对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红敏;何丽颖;路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技术艾盒灸特定穴位促进痔疮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痔疮术后(局部麻醉下行混合痔剥扎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作术后常规护理加艾灸技术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护理作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艾盒灸特定穴位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期愈合,缩短病程,减少术后复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英芳;黄小玲;周美容;梁翠英;谢琼芳;杨凤;宁德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对冠心病实施预防与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80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预防教育与护理.结果 患者对冠心病的认识程度明显升高,通过情绪控制、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改变不良习惯,患者病情明显改变.结论 中医预防和护理能提高冠心病卫生知识水平,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岳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意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16个住院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测评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能经常与病人交谈及主动服务、护理告知、健康教育、护士对病人的称谓、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及护士的操作等方面不满意.结论 加强护士的综合素质培训,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及时有效的与病人沟通,强化以病人为中心很有必要.
作者:刘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儿童支气管炎哮喘发病相关的吸入性变应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35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年龄分为三组,1岁~组77例,4 岁~组133例,7~14岁组147例.应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262例(73.39%)皮试点刺试验阳性,7~14岁组皮肤点刺阳性率高,4岁~组次之,1岁~组低;三组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5);三组中屋尘螨、粉尘满、无爪螨阳性率分别列于各组前3位.结论 尘螨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首要变应原.指导家长避免或减少患儿与尘螨的接触,是治疗和护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基本措施.
作者:薛莹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心理调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病95例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后均纤维内镜或电子胃镜复检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而对照组为85.1%,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心理调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作者:匡锦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分析临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周围性面瘫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6例,将治疗组用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针灸治疗组显效34例(60.71%),有效15例(25.79%),无效7(12.5%)例;西医对照组显效22(39.29%),有效15例(26.79%),无效19例(33.93%).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结论 应用针灸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法安全,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疗效较好,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邱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影像系统及手术器械的发展,胸腔镜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当今,全电视胸腔镜技术已经在三级甲等医院普遍地应用[1-2].手术不但包括简单的肺大泡、手汗症的外科治疗,还包括肺叶根治性切除、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甚至部分医院已经开展了全电视胸腔镜心内直视手术[3-6].如何提高胸腔镜技术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已经是摆在胸外科医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胸腔镜手术的教学对于临床实习医师及住院医师提高业务知识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将就胸腔镜手术的教学方式、方法做一探讨.
作者:施超;陈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药的不合理使用是普遍现象,通过中药知识的社区宣教培训与咨询,进行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帮助社区居民了解中药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这能够充分发挥药师职能,促进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合理用药、提高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就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一些体会,以期为同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作者:陈文良;肖兰华;朱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控哮涂膜剂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60例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及追访1个月.以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及体征积分、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为临床观察指标,与本院传统敷贴制剂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后安全性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控哮涂膜剂穴位敷贴组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中医证候改善的总疗效优于传统敷贴对照组.结论 控哮涂膜剂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敷贴制剂.
作者:郭燕蓉;茆建国;朱蔚;郑媛;赵庭珠;魏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肿瘤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疾病,听起来就足以让人们发抖,对肿瘤诊断的确立就意味着死刑的宣判.在全世界有多少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科学家都在进行着艰辛的探索,企盼着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肿瘤的发生,以及使现有的肿瘤病人都能得到彻底根治,而高质量地生存于这个人人都不愿过早离去的人类社会.数十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是越来越大,但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呈上升趋势,从来都没有人仔细分析过这种投入与回报、付出与收获,极不平衡的真正原因.发达国家如美国,准备继续沿着原来的路走下去,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对人类的所有遗传基因进行破译,据说这种跨世纪的生物工程可能给人类带来无限光明,但能否如愿以偿确需要划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作者:马玉宝;许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病症.现代诸家根据各自不同的诊治经验对眩晕病又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独到的经验.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火、痰、瘀、虚等病理改变,多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李氏[1]分析了3258份眩晕病例,其中风阳上扰702人(21.55%),痰浊上蒙含痰热上蒙1931人(59.27%),气血亏虚205人(6.3%),肝肾阴虚420人(12.89%).绍氏[2]对756例眩晕患者进行证治分析发现属风阳上扰176例(占23.28%),痰浊上蒙304例(占40.21%),气血亏虚184例(占24.34%),肝肾阴虚92例(占12.17%).认为眩晕早期以风阳上扰多见,中期主要为痰浊上蒙、气血亏虚,后期则以肝肾阴虚多发,内伤眩晕的病理变化中,风、火、痰、虚四个方面既可单独出现,又可相互并见,兼夹为患,此外,本证多兼血瘀,随证每多使用活血化瘀之法.
作者:樊建平;张子明;徐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脑梗死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脑梗死护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陪护人员掌握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科学护理方法,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晓成;陈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