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儿童102例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的意义

易阳;钟闻燕;张正霞

关键词:儿童, 脉冲振荡, 呼吸功能试验, 参考值
摘要:目的探讨国内健康儿童脉冲振荡肺功能的正常参数.方法102名儿童经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IOS测定仪进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并分析其结果.结果儿童随年龄增大和身高的增长,呼吸总阻抗和呼吸道阻力逐步减少,弹性阻力负值减少,与预计值比较部分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儿童脉冲振荡正常值参数与国外预计值有差异性,应尽量采用相应人群的预计值.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罗红霉素对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红霉素对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两个功能性亚群(TH1/TH2)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哮喘及19名健康儿童PBMC经不同浓度的罗红霉素体外干预培养后,上清中的IFN-γ、IL-4、IL-10和IL-12水平变化.结果哮喘组儿童的PBMC分泌IL-4明显增多,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哮喘组50μg/mL的罗红霉素可明显促进哮喘儿童PBMC分泌IFN-γ和IL-12,并可恢复TH1/TH2平衡,亦有促进IL-10分泌的倾向.结论50 μg/mL的罗红霉素可明显促进IFN-γ及IL-12分泌,恢复哮喘儿童体内TH1/TH2平衡,并能促进IL-10分泌,有利于协调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作者:孙立锋;鞠云飞;杨锡强;朱春梅;冯学斌;王莉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手术方法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疗效.方法选择14例阴茎体发育正常而显露异常的患儿,内分泌及染色体核型检查均正常,分别采用Devine及Maizels手术方法进行矫正.结果经过3~24个月随访,无1例出现阴茎勃起疼痛及阴茎血供损害等并发症.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春明;徐凤梅;杨国三;王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T辅助淋巴细胞的变化

    目的探索支气管哮喘儿童细胞免疫状况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支气管哮喘儿童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辅助淋巴细胞1(Th1)和Th2的百分率、CD4+、CD3、CD8、NK细胞、B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对1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复查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16 28±9.8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0.77±6.89)%](P<0.05);哮喘组Th2细胞百分率[(5.44±1.96)%]较对照组[(4.21±2.12)%]明显增高(P<0.05).Th1/Th2比值,哮喘组为3.41±2.56,对照组为5.91±3.24,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哮喘组B细胞、NK细胞百分率、CD3、CD4、CD8及CD4/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1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B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其他各项指标在发作期与缓解期无明显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儿童重要的免疫异常是Th1/Th2细胞比例和功能失衡,主要表现为Th2细胞应答优势存在,Th1/Th2显著降低.

    作者:刘力戈;侯安存;方惠秋;郝艳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时期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变化的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9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32例缓解期患儿血清IL-6水平,并设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1.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6水平明显增高,与缓解期哮 喘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均<0.001).2.缓解期哮喘患儿IL-6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3.缓解期>3岁哮喘患儿IL-6水平较≤3岁组高(P<0.001).结论IL-6参与哮喘的发病,在哮喘的各个时期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温志红;洪梅;陶艳玲;胡琼燕;苏俐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小儿鼻炎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鼻炎患者130例分成2组,单纯鼻炎组60例,鼻炎并哮喘组70例,分析两组年龄、性别、既往湿疹史、毛细支气管炎史、吸烟家族史、哮喘家族史、变应原检测、外周血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等方面的差别.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将两组比较,发现既往毛细支气管炎史、哮喘家族史、母亲哮喘及变应原屋尘、粉尘螨阳性在鼻炎并哮喘组中更多见.此外,外周血总IgE和EOS计数在鼻炎并哮喘组高于单纯鼻炎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外周血总IgE和EOS计数增高是鼻炎并哮喘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若鼻炎患者存在既往毛细支气管炎史、哮喘家族史、变应原检测阳性,尤其是外周血总IgE和EOS计数增高者,应视为哮喘的前驱表现,需及早防治.

    作者:黄柳一;莫恩明;蒋小云;林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

    目的探讨蛋白基因产物(PGP 9.5)、组织蛋白酶D(CAD)和S100蛋白(S100)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PGP 9.5、CAD及S100对35例正常结肠和30例HD狭窄段结肠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利用图文分析系统观察染色表达情况.结果 1.对照组结肠中,CAD对神经节细胞特异性表达.其他神经组织包括神经胶质细胞、雪旺细胞与神经纤维都不表达CAD,但对PGP 9.5和S100均阳性表达.PGP 9.5对神经节细胞强阳性着色,表现为棕褐色细胞状团块.S100对神经节细胞阴性表达,在神经丛中形成细胞状空白区.2.HD狭窄段组结肠中,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明显不同.CAD对肠神经组织表达缺失.PGP 9.5染色中棕褐色的细胞状团块及S100染色中的细胞状空白区均未观察到.扭曲增生的神经纤维对PGP 9.5与S100强阳性着色.S100染色的神经纤维着色强度[(146.70±10.87)灰度值]及直径(57.81±14.99)μm与对照组神经纤维的着色强度[(169.25±9.53)灰度值]及直径(23.15±5.56)μm比较,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PGP 9.5、CAD、S100在HD狭窄段的异常表达证实肠神经组织发育异常是HD主要病理改变.3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肠神经组织对HD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作者:陈卫坚;贺新玉;周小渔;刘朝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2~14岁,随机分为低温停跳组(28~30℃,对照组)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33~35℃,观察组),观察组维持鼻咽温度33~35℃,阻断上、下腔静脉,但不阻断升主动脉,使心脏处于跳动状态下,进行心脏内直视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并发症、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住院天数进行对比.结果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死亡,观察组在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 05).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术对小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低温心脏停跳手术方式.

    作者:邹刚强;邹湘莉;程兆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危重哮喘的处理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为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尽管经有效的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人仍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病情加重,如控制不良则迅速恶化,甚至威胁生命,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洪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损害95例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致皮肤损害的特点.方法MP感染患儿52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5种病原体联检.观察血清抗-MP-IgM阳性伴皮肤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26例MP-IgM阳性患儿中,95例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伴皮肤损害,其中表现荨麻疹样皮疹35例,红斑或斑丘疹21例,猩红热样皮疹18例,麻疹样皮疹15例,水疱疹4例,紫癜样皮疹2例.MP感染后皮疹发病率与年龄呈负相关.阿齐霉素针静滴3~5 d,之后换用罗红霉素口服,皮疹均在数小时至14 d内消失,预后好.结论MP感染不仅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可致皮肤损害,呼吸道感染并有皮肤损害的病例,要考虑到MP感染的因素.

    作者:熊雁;吴茜;王艳春;陆念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足月新生儿7日内血压变化范围及临界值

    目的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7 d内血压的正常值范围及每日变化,研究早期新生儿血压临界值.方法应用美国Omni-TrakTMNVS型监护仪上的DINAMAP测压装置,随机检查50例足月新生儿生后7 d内的血压值.测量右上臂血压,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数值.结果1)日龄(X1)对正常足月新生儿SBP、DBP、MAP有非常显著的影响.2)SBP、DBP、MAP与X1、出生体质量(X2)、胎龄(X3)回归方程分别为SBP=32 4+0.7X1+3.7X2+0.6X3(mmHg),DBP=13.1+0.6X1+2.9X2+0.6X3(mm Hg),MAP=17.3+0.4X1+2.0X2+0.8X3(mm Hg),MAP=DBP+0.45(SBP-DBP)(mm Hg).3)7 d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新生儿DBP、SBP、MAP不同.正常足月新生儿高血压临界值分别为SBP>90 mm Hg,DBP>65mm Hg,MAP>75mmHg.4)低血压临界值分别为:SBP<50 mm Hg,DBP<30 mm Hg,MAP<40 mm Hg.结论明确新生儿7 d内血压范围及血压临界值为新生儿高血压或(和)低血压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范秀芳;刘红锋;董敏;马沛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细辛脑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细辛脑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细辛脑注射液0.5 mg/kg,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01%的溶液,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用氨茶碱针4~6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用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与巨噬细胞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同时治疗组的淋巴细胞、CD4+T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两组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CD4+T细胞比较也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组的肺功能、IL-5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对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因子的影响优于氨茶碱组.

    作者:方声;叶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病机制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为早产儿所特有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PVL发病机制主要与早产儿血管发育缺陷、发育阶段特异相关的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对多种损伤因素高度敏感及早产儿体内缺乏保护机制有关,PVL早期多无明显临床表现,诊断依赖影像学诊断.头颅B超、MRI弥散成像、脑电图、近红外光谱测定有助于诊治.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贺月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高脂血症儿童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脂紊乱儿童的血浆硫化氢(H2S)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常规体检时发现血脂增高的儿童40例(男31例,女9例)为血脂紊乱组,血脂正常儿童60例(男38例,女22例)为对照组.通过对其身高、体质量的测量得出肥胖指数(BMI);并对其家族史进行调查.应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浆H2S水平.结果血脂紊乱组儿童血浆内源性H2S水平较对照组儿童H2S水平明显降低(P<0.01);男童组与女童组血浆H2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紊乱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上臂围及坐高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儿童血浆H2S水平明显降低,H2S可能参与儿童高脂血症的发病过程.

    作者:刘颖;米杰;杜军保;丁亚光;唐朝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婴儿1型糖尿病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呕吐5 d,血糖增高3 d入院.入院前5 d出现发热,高39.4℃,伴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2~3次/d,多为进食后,到当地医院住院,曾出现呕吐少许咖啡样物,血糖51.79 mmol/L,尿糖++++,酮体+++,红细胞+++,血酮(+),血淀粉酶456 U/L,尿淀粉酶1477 U/L,血气分析示:pH 7.155,pa(CO2)1.8 kPa,pa(O2)13.8 kPa,HCO3- 4.7 mmol/L,拟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作者:单庆文;韦丹;庞玉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盐酸赖氨酸致新生儿药物热1例

    患儿,男,19 d,因皮肤黄染18 d,咳嗽4 d入院.查体:皮肤及巩膜中重度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余未见异常.血WBC 15.0×109/L,N 0.50,L 0.34.总胆红素376.5μmol/L,直接胆红素117.3 μmol/L.头颅CT示脑白质密度低.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

    作者:邱萌;郭晓清;安涛;李茜;蒲秀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治疗

    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临床问题之一,也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其可能仅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所致,但也可能是一些严重基础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

    作者:王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康儿童102例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国内健康儿童脉冲振荡肺功能的正常参数.方法102名儿童经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IOS测定仪进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并分析其结果.结果儿童随年龄增大和身高的增长,呼吸总阻抗和呼吸道阻力逐步减少,弹性阻力负值减少,与预计值比较部分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儿童脉冲振荡正常值参数与国外预计值有差异性,应尽量采用相应人群的预计值.

    作者:易阳;钟闻燕;张正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庆地区小儿肺炎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小儿肺炎常见病原及细菌的耐药性,以便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吸取780例肺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用M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同时行呼吸道常见病毒、衣原体抗原、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结果780例中有明确病原者433例,共培养出细菌364株,病毒阳性116例,肺炎支原体阳性26例,其中混合感染73例.细菌病原中葡萄球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较高,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的耐药率较高.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菌素较敏感.结论重庆地区小儿肺炎病原以细菌为主,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积极寻找病原并监测细菌的耐药性,有助于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耐药菌株的快速增长.

    作者:罗蓉;黄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心肺复苏术的研究状况和对比

    心肺复苏指南自1974年制定以来,多次修订改进.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诊科学治疗建议国际会议的召开,对心肺复苏指南再次进行了修订,并利用循证程序就心肺复苏的治疗推荐方案达成了一致性意见.本文主要对心肺复苏的程序进行简略介绍,并对历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作以简单比较.

    作者:马红秋;辛德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在HIE致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HIE动物模型,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HIE组、小剂量DEX干预组(0.5 mg/kg)及大剂量DEX干预组(10 mg/kg)脑组织EAA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HIE组EAA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均<0.01);小剂量DEX组EAA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与HIE组无明显变化(P>0.05);大剂量DEX组EAA含量较HIE组明显减少(P<0.01),较小剂量DEX组减少(P<0.05);大剂量DEX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较HIE组及小剂量DEX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缺氧缺血促进脑组织EAA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大剂量DEX干预可能通过抑制EAA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对HIE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宝宏;金玉;安彩霞;叶新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