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康;闵捷;李晓宁;曲晨;季莉莉;郭海健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重庆市沙坪坝区24个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抽取居民1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36份,因问卷填写不合格剔除15份,终获得有效问卷1021份。结果1021名居民的实际糖尿病患病率为11.9%〔122/1021,95%CI (10.0%,13.9%)〕,实际高血压患病率为29.3%〔299/1021,95%CI (26.5%,32.1%)〕。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的知晓率为77.8%(794/1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的社区健康管理接受率63.8%(651/1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接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对健康管理作用的认知、健康管理满意度、健康管理形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内容中,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在测量/询问血压和血糖、生活指导、用药指导、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随访和健康教育讲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对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社区健康管理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优于未患病居民。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是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彦琦;张玲;易东;石凯;刘岭;周亮;伍亚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其有效防治是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统一、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性传播疾病的防治起到关键性作用。2015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上刊登了2015版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阴道炎、盆腔炎、淋病、沙眼衣原体感染等多个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和完善,这对性传播疾病的进一步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大参考意义。为此,本刊第一时间邀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樊尚荣教授等对其进行了翻译和解读,本期就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报道,其他几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也将在随后几期陆续报道,敬请关注!
作者:樊尚荣;黎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1肺癌的筛查建议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无论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榜首。对于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重大。不过,目前的研究数据不支持在整体人群中进行大范围的肺癌筛查,因此相关机构一般只建议对特定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筛查肺癌可靠的方法是低剂量螺旋CT ( LDCT),与X线检查比较,其能更灵敏地发现可疑病变,降低肺癌病死率的证据更加充分,并且风险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美国癌症学会( ACS)推荐55~74岁的高危人群每年定期接受低剂量CT检查。高危人群包括有吸烟史(至少30年·包,年·包=每天吸烟的包数×连续吸烟的年数)、当前吸烟者以及戒烟不超过15年的人群。在中国的筛查方案中,对高危人群的定义稍有不同,具体情况请向医生咨询。
作者:“医脉通” 网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甲型H1 N1流感(甲流)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甲流对患者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流危重症患者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住院期间疾病严重程度及肺部影像特点,并在出院后1、5年进行门诊随访,观察临床症状、胸部CT表现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另外对存活新生儿进行临床症状及生长发育测评随访。结果7例危重症患者年龄为22~39岁,平均为27.3岁;孕周为22~38+6周,平均为32周;均选择了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死亡2例,存活5例。5例存活患者气管插管时间为5~21 d,平均为13.6 d;住院时间为4~35 d,平均为19.4 d。5例存活患者随访1年后,有2例存在临床慢性呼吸道症状,胸部CT异常3例,肺弥散功能异常5例,合并小气道功能异常3例;随访5年后,仍有2例存在临床慢性呼吸道症状,胸部CT异常3例,肺弥散功能异常5例,合并小气道功能异常1例。3例存活新生儿孕周为34+2~35+1周,平均为34.5周;体质量为1380~2120 g,平均为1881 g;未发现H1N1流感病毒感染;在随访1、5年中,生长发育与其他婴幼儿无异。结论妊娠合并甲流危重症患者出院1、5年后,胸部CT异常和肺功能障碍仍较为常见,应重视对此类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以及长期随访。
作者:陈静;刘思诗;李秋玲;刘婧一;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责任制下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在闵行区实施3种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各抽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其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3种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分别为: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全科医生团队管理的传统型服务模式(模式1)、依托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外包中心协同管理的渐进型服务模式(模式2)、依托全科医生/医生助理小团队管理的激进型服务模式(模式3)。评价2014年3种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卫生人力成本、公共卫生工作效率及服务效果。结果3种模式每10万管理人口中分配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数相近,分别为61.22、61.37、61.91人。模式1中,公共卫生人员投入比例大,占14.53%;模式3中,全科医生及医生助理投入比例大,占40.10%;模式2中,公共卫生人员、家庭医生及医生助理投入比例分别为10.96%、30.82%。3种模式的居民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血压管理率、糖尿病管理率、健康教育覆盖率、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覆盖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及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两两比较中,除模式1与模式2的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P=0.034)、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P=0.460)和模式2与模式3的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P=0.23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3种模式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血压血压有效控制率、糖尿病血糖有效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两两比较中,除模式1与模式3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P=0.71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在服务相同人口的情况下3种模式投入相同的卫生人力成本,以模式2的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服务效果较好,模式3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效果较好。模式2公共卫生服务更均衡化,是现阶段推进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模式改革的较好选择;而模式3将是今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作者:吴燕;王君燕;黄晓霞;许慧琳;苏华林;赵燕萍 刊期: 2015年第28期
2016年《中国全科医学》将设立《聚焦中国》《叙述医学比较研究》《方法学研究》《全科医学教育研究》等特色栏目,现诚邀您积极投稿予以支持,详情如下:1聚焦中国本栏目聚焦于中国家庭/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方面的热点话题与新进展,旨在为中国家庭/全科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即时且实用的信息交流平台,并成为中国与世界家庭/全科医学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若您对中国家庭/全科医学的现状、进展或其他相关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或切实的感悟,欢迎您积极来稿与更多的家庭/全科医学工作者进行分享。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并探讨其社会决定因素。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东部某大城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以其中自报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9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主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患病情况及调查前1年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情况。结果995例患者中共有高血压患者873例,糖尿病患者372例。调查前1年内,未接受过社区医生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数分别为707例(占81.0%)和315例(占84.7%)。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对高血压患者1年内随访次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农业户口患者是农业户口患者的2.609倍,收入次高20%、高20%患者分别是收入低20%患者的2.246倍、2.307倍,农林牧渔业/水利业生产人员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0.458倍;户籍、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对糖尿病患者1年内随访次数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较差,不同社会因素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不尽相同,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可获得性的社会决定因素。
作者:吴志军;简伟研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评价全科医生助理员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潍坊社区常住居民分别作为A (n=102378)、 B组(n=102526)。其中A组无全科医生助理员参与,主要由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团队的6名全科医生在门诊过程中独立进行居民签约制服务; B组有全科医生助理员参与,来自本中心的6名全科医生助理员与A组全科医生一对一配对后进行居民签约制服务。比较两组居民的电子档案建档、双向转诊及筛查项目情况。结果 B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37.13%(38068/102526)比20.56%(21051/102378)〕、双向转诊率〔0.11%(116/102526)比0.04%(39/102378)〕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全科医生协同防保人员共计15人完成大肠癌筛查人数4436人,人均完成295.7人; B组全科医生助理员6人共完成大肠癌筛查人数4000人,人均完成666.6人。 A组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2684人次,人均完成178.9人次; B组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6263人次,人均完成1043.8人次。结论全科医生助理员对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有促进作用,使服务模式运作更灵活,提高了全科团队的工作效率;另外可以使更多政府公益筛查项目在社区进行覆盖。
作者:徐霞凤;杜兆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各项艾滋病防治服务的人力配置需求,为加强基层艾滋病防治能力建设提供政策和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在广州市、上海市、南京市、长沙市、重庆市及杭州市每个城市选择4家艾滋病防治服务开展得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研究对象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运用作业成本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艾滋病防治服务的作业中心,确定各项艾滋病防治服务的作业流程、作业对象及作业动因;通过现场工作记录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各项艾滋病防治服务的人力时间,结合两种方法综合测算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配备的艾滋病防治人力数量。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艾滋病防治服务作业中心包括HIV健康教育、高危人群干预、 HIV咨询检测、 HIV感染者/患者随访管理及支持性工作5个1级服务项目。广州市、上海市、南京市、长沙市、重庆市及杭州市每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2012年所有艾滋病防治服务的总人力时间分别为202798.6、407875.4、255039.0、123717.0、213724.0、384069.0 min,需要的标准人力分别为2.0、4.0、2.5、1.2、2.1、3.8人,平均为2.6人。结论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艾滋病防治人力仍无法有效满足防治服务下沉后的工作需求,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在下沉艾滋病防治服务的同时加强其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增强各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艾滋病防治服务人员的配置,从长远上保障基层艾滋病防治服务的可持续开展。
作者:马福昌;徐鹏;张大鹏;孟思宁;琚腊红;马丽萍;吕繁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县区的居民用药习惯。方法以山东省为研究样本,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0月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抽取4个市,每个市随机抽取3~4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机构内医生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共调查14个县区的232名社区医生。以居民对非基本药物、抗生素以及静脉注射的要求使用率三项指标作为用药习惯的评价指标,采用密切值( Ci )法计算14个县区的居民用药习惯Ci并将结果排序。结果14个县区的居民用药习惯 Ci 由小到大依次为 G (-1.0000)、 C (-0.8451)、B (-0.8118)、 M (-0.8089)、 F (-0.7678)、 I (-0.7539)、 N (-0.7478)、 J (-0.6885)、 A (-0.6806)、L (-0.6717)、 K (-0.6453)、 E (-0.5491)、 H (-0.5338)、 D (0)。结论14个县区中, G地区居民用药习惯好,D地区差,可以通过强化医生用药指导等措施来改善居民用药习惯。
作者:崔雪丹;郭洪伟;尹文强;管晖;郑骥飞;范海平;陈钟鸣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建立中国三省市(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 SHMS V1.0)的常模。方法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区域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抽取城镇居民10000名(广东省4000名、安徽省2000名、天津市4000名)。采用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居民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326份(广东省3758份、安徽省1096份、天津市3472份)。在分析三省市城镇居民SHMS V1.0得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及划界常模。结果不同省市城镇居民的总量表得分( GS)、生理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PS)、心理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MS)及社会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省市不同性别城镇居民的GS、 PS、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省市不同年龄城镇居民的GS、 PS、 MS、 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30岁~组和40岁~组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可合并为一组;50岁~组与其他3组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故以30岁、50岁为年龄界点。根据性别和年龄分组,建立SHMS V1.0量表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亚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均数常模;以5%的百分位数间隔建立百分位常模;分别以( x ±s)、( x ±0.5s)为界将健康状态划分为疾病、重度亚健康、中度亚健康、轻度亚健康及健康5种状态,建立划界常模。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三省市(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城镇居民SHMS V1.0的常模,可以为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研究及人群亚健康筛查提供依据。
作者:许军;吴伟旋;崔周国;谢娟;张远妮;张翔;陈孝谋;黄小微;苏淑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创口护理工作开展现状,以为其工作管理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年4月,采用立意抽样法,在上海市抽取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护理管理者或骨干护士1名,共纳入12名。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主题词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上海市社区创口护理情况较严峻,创口类型以压疮为主,创口损伤程度较严重,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家庭照护者创口护理知识相对缺乏;社区专业创口护理师缺乏,专家型人才缺如,教育尚处于初始阶段;社区创口护理管理体系不完善。结论上海市社区创口护理需求较高,但人力资源较匮乏,管理体系欠完善。应加强社区创口护理人才培养,建立适合社区的创口护理模式。
作者:葛津津;刘薇群;杨阳;奚弘妮;汤培凤;陆佳韵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居民的续约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该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的721名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式服务调查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居民续约意愿,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认知、利用、需求情况。结果721名居民中,569名居民(占78.9%)存在续约意愿。知晓签约医生居民的续约意愿与不知晓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知晓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医生团队组成居民的续约意愿与不知晓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情况的各条目中,不同认知情况居民的续约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上门诊疗、健康评估、门诊诊疗、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服务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未接受过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接受过电话随访、免费体格检查、疾病康复、家庭护理、预约转诊、预防保健服务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未接受过的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急/危/重症转诊、传染病防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无需求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有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无需求的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提高就诊便捷性、是否赞同社区首诊、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重要、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否有急/危/重症转诊需求对居民续约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签约居民的续约意愿较高,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提高就诊便捷性、是否赞同社区首诊、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重要、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否有急/危/重症转诊需求是签约居民续约意愿的影响因素。
作者:赵建功;张向东;王敏;赵京;韩琤琤;许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美国医师协会(ACP)高价值医疗保健工作组近日推出了成人冠心病(CHD)筛查建议,具体如下:(1)无证据显示心脏筛查会改善患者预后;(2)心脏筛查的潜在危害包括假阳性结果可能导致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3)在低危成人中,冠心病的患病率较低,心脏筛查的预测价值较低,故心脏筛查是低产的,阳性结果影响治疗决策的概率较低;(4)临床医生应专注于通过改变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及运动)来降低低危成人的心血管发病风险;(5)临床医生不应采用上述检查方法对无症状、低危成人进行心脏筛查;(6)临床医生应通过全球风险评分结合个人危险因素评估,形成一个定量风险估计;(7)推荐不适用于有症状患者和运动员参与特殊项目之前的筛查。
作者:《医学论坛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社区预防服务项目实施的基本步骤包括社区动员、社区诊断、实施、监测与评价五个连续的阶段。其中任何步骤都离不开“社区参与”,其贯穿于社区预防服务计划的始终。(1)社区动员:是指通过发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社区健康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社区动员的目的是:①使社区人群主动参与社区预防服务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包括需求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过程;②获得社区预防服务工作所需要的资源;③建立强有力的行政和业务技术管理体系。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设计一个适合中国人群的、能够快速筛检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简易筛检工具,进而为其有效管理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以2013年1月1日—8月31日在西京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15000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每名研究对象均接受肝脏超声检查、人体学测量、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4种评估。采用SAS 9.2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NAFLD筛检指数。结果15000名研究对象中有4573人被排除,终纳入10427人,经超声诊断,其中有2215人被诊断为NAFLD,为病例组;其余8212人为对照组。将10427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训练样本( n=5213),另一组为验证样本( n =5214)。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 BMI )、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NAFL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变量被用于构建NAFLD筛检指数: NAFLD指数=2×BMI+TG+FPG-6×(AST/ALT)。该指数在训练样本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 (0.831,0.855)〕,在验证样本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 (0.837,0.860)〕。结论 NAFLD指数是一个针对中国人群的简单的、有效的NAFLD筛检工具,其可为进一步的评价和/或详尽的生活方式治疗筛选对象提供依据,并有可能增加筛检的成本效益值。
作者:石福艳;赵倩;雷淑林;潘静;杨丽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现况,为促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在北京市6个城区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抽取11名全科医生。采用专题小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抽取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口数为(0.67~12.00)万,签约率为30.0%~80.0%,服务对象主要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及儿童,医生是服务团队的管理者和工作主要承担者。目前,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识存在误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家庭医生式服务增加了日常工作量;家庭医生式服务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家庭医生式服务已经初见成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更应注重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可度较高,但居民认识存在误区,社区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及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应加强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正确宣传与引导,优化其服务内涵和团队合作,并不断完善其配套制度与政策。
作者:王彤;赵岩;金光辉;刘英杰;邵爽;杜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监狱女警的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2014年1—2月,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监狱警察工作压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广西南宁市某监狱155例女子警察进行测查。关系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监狱女警CD-RISC得分为41~131分,平均为(81.93±16.06)分,其中高心理韧性31例(占20.0%),低心理韧性28例(占18.1%),一般水平96例(占61.9%)。监狱女警 SAS 〔(52.77±12.58)分比(29.78±0.46)分〕、 SDS〔(55.06±13.25)分比(41.88±10.57)分〕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56.7%(88/155)、71.6%(111/155)。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焦虑、抑郁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8、-0.386、-0.466, P <0.01);工作压力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 r 值分别为0.468、0.394, P <0.01)。心理韧性能负向预测监狱女警的焦虑、抑郁水平(β值分别为-0.296、-0.390, P<0.01);工作压力能正向预测监狱女警的焦虑、抑郁水平(β值分别为0.404、0.285, P<0.01);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焦虑、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为22.97%、14.32%。结论心理韧性、工作压力能预测监狱女警的焦虑、抑郁水平,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焦虑、抑郁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谭莉娜;唐峥华;覃巧邕;韦波;尹富权;刘剑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评价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的运营效率,并提出发展建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对深圳市坪山新区某公立医院下设的21家社康中心2013年的基本运行效率(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指标:投入指标包括总支出、职工人数;产出指标包括总收入、门诊人次、妇儿保健人次、慢性病管理人数、家庭医生签约数。结果21家社康中心平均综合效率为0.839,综合有效比例为38.1%(8/21);平均技术效率为0.929,纯技术有效比例为66.7%(14/21);平均规模效率为0.904,规模有效比例为38.1%(8/21);其中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的社康中心有7家。结论社康中心运行效率较低,且存在医疗资源浪费及各项医疗服务开展不均衡等问题;在进行社康中心建设中,应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发挥各资源的大效用。
作者:孙静钗;孙国平;陈先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