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琦;张玲;易东;石凯;刘岭;周亮;伍亚舟
目的: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天津市宜童心理行为研究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的孤独症患儿的父亲或母亲92例。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其进行调查。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孤独症患儿父母PTGI总分为(61.52±17.09)分;将PTGI总分按由高到低排序,根据27%的划界原则分为高分组(>74分)和低分组(<52分),则高分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TGI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得分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646、0.275、0.237、0.228、0.530, P<0.05),而与消极应对得分无相关性(r=-0.132, 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社会支持,指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促进身心健康恢复。
作者:李丽雅;赵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美国面向社区建设基层卫生保健服务(COPC)的经验具有深刻的参考价值,此文以此为基础,介绍了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一个新模式,即低成本、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ACHs)。与既往从卫生保健服务本身出发关注人群健康的成本改善与质量提升团队模式(ACOs)不同, ACHs 强调从整个社区层面构筑人群健康,通过整合社区层面的各领域力量,如公共卫生服务、社会服务及卫生保健服务,达到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在传统ACOs 不能很好运行的现在, ACHs 是一个很好的、接棒式的拓展和延伸。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体制还有待完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美国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通过本土化改造,也可以为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Renuka Tipirneni;Katherine Diaz Vickery;Edward P.Ehlinger 刊期: 2015年第28期
乳腺癌的筛查建议:(1)对40~49岁、无特异性发病风险的女性,告知、讨论个体乳房 X线筛查的获益和危害;对告知后仍要求筛查者,行两年一次的乳房X线检查。(2)对50~74岁女性,鼓励行两年一次的乳房 X射线检查。(3)对<40岁或≥75岁的女性,或健康状态欠佳、预期寿命少于10年的女性,不鼓励行乳腺癌筛查。(4)对任何年龄的、无特异风险的女性,不使用MRI或层析成像进行筛查,取消每年一次的乳房X线检查。
作者:《医学论坛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和态度及使用情况。方法2014年3—8月,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居民抗菌药物调查表》对宁波市江北区18岁以上1784例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家庭备药情况、抗菌药物认知和态度及使用情况等。结果74.2%(1323/1784)社区居民家中备有抗菌药物,但仅31.5%(560/1778)能完全辨认抗菌药物,29.2%(520/1781)、27.7%(492/1776)了解所用抗菌药物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56.5%(1006/1782)认为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有效,感冒或流感期间抗菌药物自行使用率分别为56.9%(1010/1775)、26.0%(464/1784);儿童感冒抗菌药物自行使用率为29.4%(522/1776),63.9%(1136/1778)社区居民表示在给儿童使用抗菌药物时会更谨慎;39.6%(706/1784)、40.3%(716/1777)社区居民存在随意换药和停用的情况。不同年龄、学历和有无慢性病社区居民抗菌药物得分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学历高和有慢性病的居民抗菌药物认知得分较高。结论社区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不足,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药师应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抗菌药物药学服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林薇;金海英;吴伦;余莉;张丹丹 刊期: 2015年第28期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患者的肿瘤局部免疫反应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成为胃癌预后的热点研究。本文介绍了胃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亚型、临床分型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认为胃癌内的调节性T细胞( Treg)通常与不利的预后相关,而肿瘤浸润的CD8+细胞毒性T细胞、 CD45 RO记忆T细胞、 B淋巴细胞和淋巴小结通常与良好的胃癌预后相关,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患者肿瘤局部免疫反应的关键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黎鹏;衣艳梅;李淑贤 刊期: 2015年第28期
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其有效防治是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统一、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性传播疾病的防治起到关键性作用。2015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上刊登了2015版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阴道炎、盆腔炎、淋病、沙眼衣原体感染等多个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和完善,这对性传播疾病的进一步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性传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大参考意义。为此,本刊第一时间邀请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樊尚荣教授等对其进行了翻译和解读,本期就盆腔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报道,其他几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也将在随后几期陆续报道,敬请关注!
作者:樊尚荣;黎婷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设计一个适合中国人群的、能够快速筛检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简易筛检工具,进而为其有效管理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以2013年1月1日—8月31日在西京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15000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每名研究对象均接受肝脏超声检查、人体学测量、实验室检查及问卷调查4种评估。采用SAS 9.2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NAFLD筛检指数。结果15000名研究对象中有4573人被排除,终纳入10427人,经超声诊断,其中有2215人被诊断为NAFLD,为病例组;其余8212人为对照组。将10427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训练样本( n=5213),另一组为验证样本( n =5214)。逐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 BMI )、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NAFL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变量被用于构建NAFLD筛检指数: NAFLD指数=2×BMI+TG+FPG-6×(AST/ALT)。该指数在训练样本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 (0.831,0.855)〕,在验证样本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 (0.837,0.860)〕。结论 NAFLD指数是一个针对中国人群的简单的、有效的NAFLD筛检工具,其可为进一步的评价和/或详尽的生活方式治疗筛选对象提供依据,并有可能增加筛检的成本效益值。
作者:石福艳;赵倩;雷淑林;潘静;杨丽平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并探讨其社会决定因素。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东部某大城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以其中自报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9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主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患病情况及调查前1年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情况。结果995例患者中共有高血压患者873例,糖尿病患者372例。调查前1年内,未接受过社区医生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数分别为707例(占81.0%)和315例(占84.7%)。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对高血压患者1年内随访次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农业户口患者是农业户口患者的2.609倍,收入次高20%、高20%患者分别是收入低20%患者的2.246倍、2.307倍,农林牧渔业/水利业生产人员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0.458倍;户籍、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对糖尿病患者1年内随访次数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较差,不同社会因素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不尽相同,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可获得性的社会决定因素。
作者:吴志军;简伟研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的慢性病预防素养,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健康素养中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的作用方式。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10—11月,由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对象为14241名江苏省常住居民。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健康素养中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影响,采用路径分析探讨其他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的作用方式。结果14241名居民的慢性病预防得分中位数为11(6)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地区、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科学健康观得分、传染病预防得分、安全与急救得分、基本医疗得分及信息获取得分对慢性病预防得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5类健康问题对慢性病预防均有直接的正向作用,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信息获取、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且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可通过信息获取对其产生间接作用,传染病预防和信息获取可通过基本医疗对其产生间接作用。结论江苏省居民的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较低,地区、文化程度、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素养中的其他5类健康问题是其影响因素。其他5类健康问题均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慢性病预防,提高居民的多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有助于其慢性病的防治。
作者:王晓康;闵捷;李晓宁;曲晨;季莉莉;郭海健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评价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的运营效率,并提出发展建议。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对深圳市坪山新区某公立医院下设的21家社康中心2013年的基本运行效率(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指标:投入指标包括总支出、职工人数;产出指标包括总收入、门诊人次、妇儿保健人次、慢性病管理人数、家庭医生签约数。结果21家社康中心平均综合效率为0.839,综合有效比例为38.1%(8/21);平均技术效率为0.929,纯技术有效比例为66.7%(14/21);平均规模效率为0.904,规模有效比例为38.1%(8/21);其中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的社康中心有7家。结论社康中心运行效率较低,且存在医疗资源浪费及各项医疗服务开展不均衡等问题;在进行社康中心建设中,应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发挥各资源的大效用。
作者:孙静钗;孙国平;陈先辉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居民的续约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西城区抽取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该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的721名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医生式服务调查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情况,居民续约意愿,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知晓、认知、利用、需求情况。结果721名居民中,569名居民(占78.9%)存在续约意愿。知晓签约医生居民的续约意愿与不知晓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知晓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医生团队组成居民的续约意愿与不知晓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情况的各条目中,不同认知情况居民的续约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上门诊疗、健康评估、门诊诊疗、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服务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未接受过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接受过电话随访、免费体格检查、疾病康复、家庭护理、预约转诊、预防保健服务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未接受过的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急/危/重症转诊、传染病防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无需求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有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居民的续约意愿与无需求的居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提高就诊便捷性、是否赞同社区首诊、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重要、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否有急/危/重症转诊需求对居民续约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签约居民的续约意愿较高,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提高就诊便捷性、是否赞同社区首诊、是否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重要、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是否有急/危/重症转诊需求是签约居民续约意愿的影响因素。
作者:赵建功;张向东;王敏;赵京;韩琤琤;许建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主要身心副反应及其产生原因,探索家属需求,促进社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方法于2014年4—6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在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过临终关怀服务的16名晚期癌症患者家属进行深度访谈并录音,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收集、整理资料,并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纳入的16名患者家属均表现出较严重的身心副反应,主要为:恐惧、悲伤、不舍;焦虑、迷茫、无助;亲人离世后后悔、自责。导致身心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主要为:为求心安,自家陪床照顾体力不支;请护工照顾效果不满意,更添经济负担;居家照顾能力不及,担心忧虑并存。心理纾解、有经验患者家属的帮助和指导、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是其想要得到的主要帮助和支持。结论社区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的身心副反应较严重,希望获得帮助的意愿较强烈,应受到高度重视与关怀。加强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和临终关怀服务宣传,培养家属自护能力,是减少患者家属身心副反应的主要途径。
作者:刘晓惠;王凌云;赵洁;郗然;陈小冬;金琳;路琦;赵玉娇;刘春燕;胡宏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建立中国三省市(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 SHMS V1.0)的常模。方法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区域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抽取城镇居民10000名(广东省4000名、安徽省2000名、天津市4000名)。采用城镇居民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居民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326份(广东省3758份、安徽省1096份、天津市3472份)。在分析三省市城镇居民SHMS V1.0得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及划界常模。结果不同省市城镇居民的总量表得分( GS)、生理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PS)、心理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MS)及社会亚健康子量表得分( 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省市不同性别城镇居民的GS、 PS、 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省市不同年龄城镇居民的GS、 PS、 MS、 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结果显示,30岁~组和40岁~组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4),可合并为一组;50岁~组与其他3组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故以30岁、50岁为年龄界点。根据性别和年龄分组,建立SHMS V1.0量表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亚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均数常模;以5%的百分位数间隔建立百分位常模;分别以( x ±s)、( x ±0.5s)为界将健康状态划分为疾病、重度亚健康、中度亚健康、轻度亚健康及健康5种状态,建立划界常模。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中国三省市(广东省、安徽省、天津市)城镇居民SHMS V1.0的常模,可以为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研究及人群亚健康筛查提供依据。
作者:许军;吴伟旋;崔周国;谢娟;张远妮;张翔;陈孝谋;黄小微;苏淑文 刊期: 2015年第28期
全民健康覆盖指所有人都获得所需要的卫生服务,而在付费时不会陷入经济困境。它应涵盖全面的高质量基本卫生服务,包括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和姑息治疗。全民健康覆盖不只涉及卫生筹资问题,它应涵盖完善的卫生系统的所有要素:卫生服务供应系统,卫生人力,卫生设施或交流网络,卫生技术,信息系统,质量保障机制,管理制度,法规。
作者: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社区预防服务项目实施的基本步骤包括社区动员、社区诊断、实施、监测与评价五个连续的阶段。其中任何步骤都离不开“社区参与”,其贯穿于社区预防服务计划的始终。(1)社区动员:是指通过发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社区健康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社区动员的目的是:①使社区人群主动参与社区预防服务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包括需求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过程;②获得社区预防服务工作所需要的资源;③建立强有力的行政和业务技术管理体系。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膀胱软组织真性肿瘤,临床表现及术前影像学检查常提示膀胱恶性肿瘤,易误诊而导致膀胱全切,常需根据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进行确诊。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且术后不需要常规膀胱灌注化疗,大部分预后良好,少数可复发、转移。近年来对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报道及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从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特征以及发病机制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吴水清;徐冉;朱煊;贺海清;赵划晟;张磊;赵晓昆 刊期: 2015年第28期
健康管理者( health manager)是随着“守门人”角色发展而来。随着全科医学服务理念的发展,家庭医学服务的深入,医生与居民之间的健康服务工作由原来的“以医疗为主”更多地转向“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服务内涵,服务对象也从“单个”更多地转向“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医生与居民的关系也进一步融洽,家庭医生会更多地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去考虑处理双方的事情,双方的利益也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服务对象的健康水平提高,疾病减少,医疗费用支付也减少,家庭医生的收入也提高,所以家庭医生需要对服务对象进行一个“有计划的健康服务”,从而产生了“健康管理”的理念,家庭医生也成为了服务对象个人及家庭的“健康管理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监狱女警的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2014年1—2月,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监狱警察工作压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广西南宁市某监狱155例女子警察进行测查。关系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层次回归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监狱女警CD-RISC得分为41~131分,平均为(81.93±16.06)分,其中高心理韧性31例(占20.0%),低心理韧性28例(占18.1%),一般水平96例(占61.9%)。监狱女警 SAS 〔(52.77±12.58)分比(29.78±0.46)分〕、 SDS〔(55.06±13.25)分比(41.88±10.57)分〕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56.7%(88/155)、71.6%(111/155)。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焦虑、抑郁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8、-0.386、-0.466, P <0.01);工作压力与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 r 值分别为0.468、0.394, P <0.01)。心理韧性能负向预测监狱女警的焦虑、抑郁水平(β值分别为-0.296、-0.390, P<0.01);工作压力能正向预测监狱女警的焦虑、抑郁水平(β值分别为0.404、0.285, P<0.01);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焦虑、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分别为22.97%、14.32%。结论心理韧性、工作压力能预测监狱女警的焦虑、抑郁水平,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焦虑、抑郁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谭莉娜;唐峥华;覃巧邕;韦波;尹富权;刘剑波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重庆市沙坪坝区24个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抽取居民1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社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36份,因问卷填写不合格剔除15份,终获得有效问卷1021份。结果1021名居民的实际糖尿病患病率为11.9%〔122/1021,95%CI (10.0%,13.9%)〕,实际高血压患病率为29.3%〔299/1021,95%CI (26.5%,32.1%)〕。居民对社区健康管理的知晓率为77.8%(794/1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的社区健康管理接受率63.8%(651/1021),不同患病情况居民接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对健康管理作用的认知、健康管理满意度、健康管理形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管理内容中,不同患病情况居民在测量/询问血压和血糖、生活指导、用药指导、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随访和健康教育讲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对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居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社区健康管理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优于未患病居民。性别、年龄、自测血糖和血压情况、近卫生服务机构、患病情况是居民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彦琦;张玲;易东;石凯;刘岭;周亮;伍亚舟 刊期: 2015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责任制下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在闵行区实施3种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各抽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其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3种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分别为: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全科医生团队管理的传统型服务模式(模式1)、依托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外包中心协同管理的渐进型服务模式(模式2)、依托全科医生/医生助理小团队管理的激进型服务模式(模式3)。评价2014年3种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卫生人力成本、公共卫生工作效率及服务效果。结果3种模式每10万管理人口中分配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数相近,分别为61.22、61.37、61.91人。模式1中,公共卫生人员投入比例大,占14.53%;模式3中,全科医生及医生助理投入比例大,占40.10%;模式2中,公共卫生人员、家庭医生及医生助理投入比例分别为10.96%、30.82%。3种模式的居民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血压管理率、糖尿病管理率、健康教育覆盖率、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覆盖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及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两两比较中,除模式1与模式2的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P=0.034)、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P=0.460)和模式2与模式3的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P=0.23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3种模式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血压血压有效控制率、糖尿病血糖有效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两两比较中,除模式1与模式3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P=0.71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在服务相同人口的情况下3种模式投入相同的卫生人力成本,以模式2的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服务效果较好,模式3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效果较好。模式2公共卫生服务更均衡化,是现阶段推进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模式改革的较好选择;而模式3将是今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作者:吴燕;王君燕;黄晓霞;许慧琳;苏华林;赵燕萍 刊期: 2015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