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华
目的 对我院28例口腔溃疡的患者临床治疗中添加使用具有清热降火、消肿散结作用的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28例口腔溃疡患者分两组治疗.患者的舌头、上唇等部位均有多个溃疡点,溃疡直径为1~1.5mm左右.观察组15人,使用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配方治疗.结果 观察组中10例痊愈,2例80%溃疡愈合,3例50%溃疡面愈合;对照组中7例痊愈,无效4例,2例溃疡好转.结论 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在治疗口腔溃疡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玉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任何单一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满足所有的课程要求.传统解剖学教学正面临着新式教学法的冲击,一些教师对新式教学法的应用欠灵活,不适应教学过程.在解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新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以及医学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邓同兴;王敏丽;李亚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研究循环改进管理模式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的5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名和观察组29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循环改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工作懈怠感量表及工作懈怠感视觉模拟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的工作懈怠感量表及工作懈怠感视觉模拟评估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循环改进管理模式在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鄢红儿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医药统计学在中医学及中药学研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药院校的普遍现状是学生的统计学基础薄弱,教学形式传统,考核手段单一,这样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统计学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本校中医药统计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以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材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大力推展因材施教.
作者:关红阳;李新;郭轶男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用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58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采用中西医疗法对他们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29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后,治愈率为100%,29名患者全部康复;对照组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有27例患者康复,有2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基本无变化,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中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明显,并高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马京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且持续半年以上为特征,同时伴有头痛、低热、肌肉酸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精神症状、免疫学异常和其他非特异表现的综合征.目前,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脑力劳动增多、工作压力增大等因素,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笔者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银萍;张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DN)早期(Ⅲ期)疗效.方法 观察56例DN Ⅲ期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变化.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两组均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尿蛋白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尿微量蛋白的下降大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盐酸贝那普利加用中药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后,患者尿微量蛋白下降更明显,更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许梦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为有效控制药品进货质量,提高药品经营质量,制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而定期进行质量评审提供依据定依据,药品购进情况质量评审,首先应通过制定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其次定期进行药品质量评审和定期评审验证资料收集、整理,后作出评审结果,并存档备查.质量管理部门每年应对购进药品情况进行综合质量评审,才能确保质量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促进购进药品的结构优化,不断提高药品经营质量.
作者:涂爱国;万红;钟定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分泌性中耳炎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0年1 月至2011年1月接收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自拟三陈汤中药配合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三陈汤法中医配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礽武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中医康复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22例,对其进行中医康复指导,对于治疗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康复指导后,122例患者中有110例患者恢复了基本自理能力,剩余的小部分患者由于中医康复指导较晚,错过了治疗的佳时间.结论 在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中医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恢复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从静脉输液实训教学中学生在实训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入手,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反馈,学评结合、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这几方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实践和探讨.
作者:毛艳;张艳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0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给予头孢曲松钠、替硝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金刚藤胶囊及康妇消炎栓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CPID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赵宝恒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胸痹心痛患者共69例,给予益气化瘀汤煎剂口服.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42例(60.87%),有效21例(30.43%),总有效率91.30%,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采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振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本文描述了<伤寒论>中药数目统计分歧的现状,分析了分歧的原因,明确区分与定义了物品、药物、药品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列出了分类明细清单,从而便于取舍利用,并得出结论:<伤寒论>涉及物品113种,药物按照严与宽泛标准分别为86种与113种,药品分别为109种与136种.
作者:祁天寿;祁明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联合丝裂霉素灌注及口服银花泌炎灵片与单纯经尿道电切临床疗效.探讨提高腺性膀胱炎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近3年经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类,能完成既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为联合组25例;未完成既定方案仅单纯电切或少于2次膀胱灌注者为对照组19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组:治愈1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63.1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尿道腺性膀胱炎电切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及应用银花泌炎灵片是治疗腺性膀胱炎行之有效的方法,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增加病人治疗的耐受性.
作者:张二峰;周文定;赵学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针对标准化病人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进行初步探索,使高职医学教育更有利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造型人才.
作者:贺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中医药佐治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予甲氨蝶呤肌注和米非司酮口服,观察组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5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19%,两组总有效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佐治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好,不但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而且提高了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李宏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将肺病分为咳喘、上气、气逆、肺痿、肺痈等病症,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治肺病的学术思想.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治肺病解表宣肺法、解肌降气法、解表化饮法、清热宣肺法、温阳止咳法、清热滋阴法、攻下泄热法、逐饮降气法、涌吐痰涎法、益气养阴法共十法.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治肺病的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世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对护生实施规范的中医人文关怀能力教学,加强护生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人文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护患沟通能力的锻炼,培养护生以人为本,使护生在走向社会、走进医院后,在具体的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能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实现人性化护理.
作者:范福玲;李云凯 刊期: 2013年第22期
霉菌性阴道炎,目前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82%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霉菌性阴道炎.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渣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17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亚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