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静滴缩宫素对新生儿脐血生化的影响

黄爱萍;黄斌学;班亚秀;李荣颜

关键词:婴儿, 新生, 缩宫素, 脐血
摘要:目的探讨缩宫素对新生儿脐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取孕妇分娩过程中曾应用缩宫素的健康新生儿80例脐血2 ml,断脐后再取股静脉血2ml,进行血钾、钠、氯、钙、镁、糖及尿素氮测定,并与产程中未用缩宫素的健康新生儿组比较.结果缩宫素组脐血钠、氯、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或<0.001),而血钾、钙、镁、尿素氮变化不明显(P均>0.05).股静脉血与脐血比较,血钾、钠、氯、钙、镁、糖及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分娩过程中应用缩宫素易致新生儿低钠、低氯、低糖血症,故在临床应合理应用,并对新生儿血生化进行常规监测;脐血生化检测能替代股静脉血检查,有利于早期判断病情,指导临床用药.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葡萄糖酸锌及甘露聚糖肽佐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1999年1月~2001年6月我院采用葡萄糖酸锌及甘露聚糖肽佐治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刚;张社教;胡光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食管异物45例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由于儿童尤其幼儿主诉能力差,不能提供确切病史,且小儿在解剖、病因、诊断及治疗上与成人有所不同,若接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易造成误诊、漏诊及并发症的发生.我科1995年5月~2002年5月诊治小儿食管异物4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柯凡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的内镜特点与临床特征

    1990年7月~2002年12月我院用日本产Olympus GIF-XQ20纤维胃镜、Olympus GIF-140电子胃镜进行儿童上消化道疾病检查,诊断儿童消化性溃疡102例,其中76例取胃窦部黏膜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Hp),Hp阳性41例.现将本组消化性溃疡的内镜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李振兴;和俊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气管插管复苏83例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们1995年8月~2002年10月对新生儿窒息进行气管插管抢救,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作者:周梅玲;王学玲;秦薇;张喜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先天性肺隔离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先天性肺隔离症患儿术前有3例误诊;6例叶内型行肺叶切除术,2例叶外型行单纯隔离肺切除术.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先天性肺隔离症术前诊断应注意结合胸片、碘油造影、逆行主动脉造影,一经诊断即应择期手术治疗,术中注意异常血管的处理.

    作者:叶璟;张泽伟;汪方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1例

    患儿,女,3个月,间断抽搐10 d入院,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强直抖动,无口吐白沫或二便失禁,持续约2~3 min缓解,约每日发作1次,发作间期精神反应好.无发热、咳嗽或皮疹.平素纳奶量多.既往无惊厥史,家族无惊厥史或糖尿病病史.

    作者:师小东;李君惠;陈静;李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血糖水平异常与临床分度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新生儿窒息于生后24、72 h采用血糖试纸法测定血糖水平.结果1.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2.轻度新生儿窒息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而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3.血糖持续高水平的新生儿窒息预后不良.结论对窒息新生儿要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者应将血糖监测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吕修华;杨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石杉碱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缺血组和石杉碱甲组,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脑损伤后0、60、120 min和石杉碱甲组右侧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光镜下计数缺氧缺血及予石杉碱甲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果石杉碱甲组脑组织谷氨酸含量与缺氧缺血120 min组比较明显降低;脑损伤21 d后,石杉碱甲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增多,与缺氧缺血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石杉碱甲能抑制脑组织中谷氨酸释放,并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董艳臣;高革;李晓娟;张淑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弓形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本研究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法分别检测134份新生儿脐血及65份临产孕妇静脉血弓形虫特异性抗体,以了解本揪地区孕妇、新生儿弓形虫感染及经母婴传播的情况.材料和方法

    作者:冯元春;任红斌;张海珠;刘世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磁共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脑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支原体脑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以色列ELSINTGEREX MR仪2.0-T对7例支原体脑炎患儿行头颅MRI检查,分析影像学特点,探讨临床相关性.结果本组MRI表现有4种:脑皮质病变;脑白质病变为主不累及脑皮质;一侧血管病变导致同侧大脑半球病变;MRI正常.结论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脑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孟小英;邹丽萍;王旭;肖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哮喘患儿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和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30例哮喘患儿在哮喘发作期及其中24例处于喘息缓解期的血浆TXB2、6-K-PGF1α和PAF水平,并以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哮喘患儿喘息发作期血浆TXB2、TXB2/6-K-PGF1α(T/P)和PAF较对照组及喘息缓解期明显升高(P分别<0.01,0.05);喘息缓解期血浆TXB2、T/P和PA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各组间6-K-PGF1α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TXA2、PAF是导致哮喘发作的重要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吕进泉;周弘;吕剑平;朱海涛;许文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产前静滴缩宫素对新生儿脐血生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新生儿脐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取孕妇分娩过程中曾应用缩宫素的健康新生儿80例脐血2 ml,断脐后再取股静脉血2ml,进行血钾、钠、氯、钙、镁、糖及尿素氮测定,并与产程中未用缩宫素的健康新生儿组比较.结果缩宫素组脐血钠、氯、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或<0.001),而血钾、钙、镁、尿素氮变化不明显(P均>0.05).股静脉血与脐血比较,血钾、钠、氯、钙、镁、糖及尿素氮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分娩过程中应用缩宫素易致新生儿低钠、低氯、低糖血症,故在临床应合理应用,并对新生儿血生化进行常规监测;脐血生化检测能替代股静脉血检查,有利于早期判断病情,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黄爱萍;黄斌学;班亚秀;李荣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

    研究表明,硫酸镁能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程度,我院儿科2001年1月~2003年2月应用硫酸镁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李华亭;高铁铮;刘云鹤;王志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多发性胃肠道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儿,女,3岁,因发现腹部包块3 d就诊.无恶心、呕吐,无黑便、便血,肛门排气、排便正常,不伴腹痛,消瘦.查体:腹部膨隆,右上腹、右下腹及左侧腹部均可扪及包块,5cm×3 cm~10 cm×8 cm,形状不规则,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差,无压痛,肠鸣音约5次/min.

    作者:郑莉;项继舜;刘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胸腺因子D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因子D(TFD)注射液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2例PPD试验阴性的3~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随机分3组,第1组TFD注射组34例;第2组TFD+吸入激素组32例;第3组单纯吸入激素组26例.观察用药2个月后PPD试验、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TFD治疗后33.3%患儿PPD试验阳转;第1、2、3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2.9%,90.7%,77%;3组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TFD注射液对哮喘患儿的免疫失衡有调节作用,对哮喘治疗有效.

    作者:彭星明;龙飞午;万齐全;曾乐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压气腹下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86例

    2000年7月~2002年4月我院开展低压气腹配合腹壁悬吊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金松;卢强;尚德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帮备加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8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儿童常见慢性咳嗽原因之一.我科于2002年6~9月用帮备加酮替芬治疗CVA 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霞;赵德育;季纯珍;秦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的变化

    目的探讨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IAP1)的变化.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动物模型,采用RT-PCR技术检测缺氧缺血(HI)后不同时间点缺血侧脑组织中cIAP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中有cIAP1基因表达,HI组cIAP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且随HI后时间的延长,cIAPI基因表达在HI后6 h开始下调,24 h下调明显,48~72 h有所回升.结论脑缺氧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cIAP1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王爱珍;李述庭;郭锡熔;吴伟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烟雾病9例影像学表现

    本文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例烟雾病的影像学表现,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淮昌;张宝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儿童父母情绪状况调查分析

    本文对83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情绪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转清;郑龙娃;席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