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验案赏析

高尚社

关键词:颜德馨, 验案, 肝硬化腹水
摘要: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大师精诚,德艺双馨.颜老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顽症方面验识俱丰,医术超群,尤其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颇有建树,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颜老调治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颜老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传承仁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分型论治

    从中医分型论治角度探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为四种证型,辨证施治.辨证分型论治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中医分型论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天;舒家强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开喉剑喷雾剂联合清开灵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0例

    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的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有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及疱疹.重症患儿可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院儿科承担余杭区手足口病防治的重要任务,在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应用清开灵颗粒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手足口病8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徐慧松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云南白药和甲硝唑治疗宫颈糜烂100例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和甲硝唑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0名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结果 云南白药和甲硝唑治疗宫颈糜烂有显著效果,总有效率为78%,一次性治愈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白药和甲硝唑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显优于治糜灵栓.

    作者:曹昭荣;王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内外兼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6例

    目的 对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116例,将患者分成两组,以中医口服和外敷相结合治疗为主的76例患者为研究组,予以口服补阳还五汤,蜈蚣雄黄散外敷;予以双氯灭痛以及甲钴胺的分散片相结合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的痊愈率44.74%,高于对照组25.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42%,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显著,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奠定基础并提供相关依据,具有中医临床价值.

    作者:韩玉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负荷过重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腹膜透析的住院病人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四逆汤加麻黄,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10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6.25%.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α=0.05,P=0.04894).结论 四逆汤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中水肿伴心衰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李忱;沙一岭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海附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影响30例

    目的 观察海附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ug/500ug)吸入,治疗组(30例)用海附平喘汤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症状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海附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改善确有疗效.

    作者:秦东风;崔宴医;任月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盆腔炎反复发作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 本文将对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及临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54例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与10例非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并对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给予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盆腔炎反复发作患者与未反复发作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得出结论.结果 反复组盆腔炎患者中医分型大多为肾阳虚及肾阴虚证,而非反复组上述两类中医分型患者与其他分型患者数量并无显著差异,非反复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较为平均,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正确判断其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从而采取准确治疗方式,对症治疗,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亚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90例

    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刺结合温针灸疗法治疗,每周3次,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WOMAC积分的变化和膝关节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WOMAC各项积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后,两组WOMAC积分在疼痛积分、僵硬积分、肿胀积分、总积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好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脑血管意外的中医康复指导

    目的 探析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中医康复方法,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122例,对其进行中医康复指导,对于治疗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康复指导后,122例患者中有110例患者恢复了基本自理能力,剩余的小部分患者由于中医康复指导较晚,错过了治疗的佳时间.结论 在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中医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恢复速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49例及护理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探讨与之配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茵栀黄加蓝光疗法)49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蓝光疗法)49例,对两组患儿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别于开始治疗后一、三、五天测定静脉血总胆红素(TBIL)含量.结果 两组患儿的静脉血TBIL值在治疗前及治疗第一天无显著性差异,第三天时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五天时两组患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疗法治疗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儿TBIL水平,不良反应少,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蓝光照射.

    作者:吴水梅;张春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张仲景治肺病10法

    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将肺病分为咳喘、上气、气逆、肺痿、肺痈等病症,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治肺病的学术思想.文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治肺病解表宣肺法、解肌降气法、解表化饮法、清热宣肺法、温阳止咳法、清热滋阴法、攻下泄热法、逐饮降气法、涌吐痰涎法、益气养阴法共十法.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治肺病的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世勋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加强统计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医药统计学逐渐成为中医药科研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中医药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当前中医院校普遍并不重视统计学的教学,致使很多学生在实践中,统计应用能力较差,影响实践效果.所以,本文注重分析如何加强统计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学原理解决中医药科研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新;关红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用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45例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室性早搏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杜贵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29例

    目的 观察和分析用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58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采用中西医疗法对他们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29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后,治愈率为100%,29名患者全部康复;对照组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有27例患者康复,有2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基本无变化,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中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明显,并高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马京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对骨科患者疼痛的影响

    疼痛是机体对损伤组织或潜在的损伤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反应,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1].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越来越受到重视[3].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对于改善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创伤患者疼痛的影响,现将相关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立萍;李晓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加味泻黄散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我院28例口腔溃疡的患者临床治疗中添加使用具有清热降火、消肿散结作用的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进行疗效观察.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28例口腔溃疡患者分两组治疗.患者的舌头、上唇等部位均有多个溃疡点,溃疡直径为1~1.5mm左右.观察组15人,使用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配方治疗.结果 观察组中10例痊愈,2例80%溃疡愈合,3例50%溃疡面愈合;对照组中7例痊愈,无效4例,2例溃疡好转.结论 加味泻黄散加减配方在治疗口腔溃疡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玉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施护

    本文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般护理措施,并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施护,配合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张文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78例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显效,26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的护理方法,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连玫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中西医护理比较初探

    从中西医护理理论体系、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服药护理、护理技术几方面探讨了中西医护理在某些共同的基础上,又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及相互联系性.在临床护理中,中西医护理在共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互补结合,对充实护理内容,提高护理质量,对病人的康复及治疗,对护理学的发展将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嘉惠;杨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部位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提插捻转手法的实时检测

    目的 应用微小力传感技术和生物力学原理,研制能实施针刺时测量提插力和捻转扭矩的医用传感针,针刺提插捻转手法进行实时检测.方法 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年龄20~30岁.选取临床较易得气、针感较好且便于提插捻转的足三里和腹部天枢两个穴位,单侧取穴,下肢非经非穴位为足三里穴与阳陵泉穴之间,足三里穴旁开1cm;腹部非经非穴位为天枢穴与大横穴之间中点.均垂直进针,穴位进针且在受试者出现酸麻胀等得气感后,行均匀提插手法,提插频率为2次/秒,保持提插的幅度和频率相同;行捻转手法时,捻转频率为2次/秒,捻转幅度为小于90°,保持捻转的幅度和频率相同.获得针体受力时连续有规律的十个周期波长的图像和数据.非穴位的提插手法及针体受力检测系统与穴位相同.结果 ①腹部和下肢同一部位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提插捻转手法后,医生的提插、捻转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下肢穴位足三里穴与腹部穴位天枢穴针刺提插捻转手法后,医生的提插、捻转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 为针刺手法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手段和依据.

    作者:艾炳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