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环玉;黄昕亮;周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 中西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组.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比单用西医治疗疗效好.
作者:周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技人员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并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方能胜任其本质工作.医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医师必须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临床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能力、诊断性检查的选择与应用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制定系统治疗计划的能力.
作者:姜之炎;徐彬彬;吴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教育等基础治疗上加用伊贝沙坦控制血压;辛伐他汀降脂;诺和灵30R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芪泽益肾汤加减,每日1剂.2组疗程为4周.观察临床症状、血脂、肾功能、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量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DN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欧阳春喜;陈秀女;曾惠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内科病房当中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效果.方法 查询相关资料,结合我院内科病房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质量控制的相关管理情况,对内科病房当中的中西医护理质量、内容以及考评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结果 界定了护理质控组织的职责,制定出护理质控组织的标准和内容,做出了护理质量的控制体系.结论 在内科病房当中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细英;李洪晓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基础治疗上服用中药;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芒硝热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8.3%、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83.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排气时间、肠道哮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斌;彭卫平;曹渊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疗纠纷常见主要原因,提出预防处理对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 对2011~2012年度医务科处理的62起医疗纠纷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服务态度差的32 起(51.2%)、医患沟通17 起(27.4%)、医疗责任心不强 8 起(12.4%)、其他 5 起(9.0%).结论 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重视投诉处理,积极预防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对于减少医疗投诉,树立中心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文娟;葛彩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银杏达莫为治疗组5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每次20ml,每日2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3h滴完,应用10天.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治疗,不给予脑保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0天的脑水肿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的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C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水肿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3个月时的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银杏达莫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作者:康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80例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组和常规组各40例.2组都接受常规治疗.丹参川芎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5ml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丹参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97.5%比82.5%,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杰;王树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对结肠癌的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准备法的改进方式,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传统的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差异、结肠减压护理方面的改进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提高护理质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腋淋巴结转移瘤的病理学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3年我科诊断的50例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对患者年龄、性别、转移瘤原发部位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已知原发瘤部位(MKO)的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受累及淋巴结侧位、转移瘤基本组织学类型等与原发瘤部位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研究腋淋巴结转移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Her-2和Ki-67的表达.结果 女性患者的年龄总体上显著低于男性,并且女性年龄分布范围较广泛.腋淋巴结转移主要为腺癌,原发部位主要为乳腺、肺、食管、子宫颈等.结论 腋淋巴结转移瘤在女性主要考虑来自局部引流区域,在男性则主要考虑来自胸腔和腹腔器官.
作者:王琼;蔡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通脉口服液是用于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及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的有效制剂,有益气、活血、通脉的功效.通脉口服液以黄芪、田七为主要成分,制备方法有超滤法、水醇法、滑石粉法、一次离心法、二次离心法五种制法.为了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更好地除杂,保留有效成分,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予以初步讨论.
作者:赵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养阴润肺汤配合3HREZ(S)/6HRE药物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HREZ(S)/6HRE药物治疗,或者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对用药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于此同时再给予保肝辅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再配以中药养阴润肺汤.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痰培养阴转率、胸片吸收好转率、血沉恢复正常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痰菌阴转率、痰培养阴转率、胸片吸收好转率及血沉恢复正常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且两组疗效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小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对龙胆泻肝汤治疗阴痒、蛇串疮以及湿疮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疗的阴痒、蛇串疮、湿疮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阴痒患者18例,蛇串疮患者22例,湿疮患者20例,分别标记为A、B、C三组,对三组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以30天作为一个疗程,选择患者症状恢复情况作为判定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 A组患者中完全治愈者12例,好转者5例,无效者1例;B组患者中完全治愈者7例,好转者13例,无效者2例;C组患者中完全治愈者12例,好转者9例,无效者1例.结论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对阴痒、蛇串疮以及湿疮的效果显著,且副反应小,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黎平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治疗6周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3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完全缓解23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0.91%.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郝广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药学的内容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艺术性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在中医药类课程中,善于运用艺术元素,能帮助学生带进中医药的知识殿堂,中医药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会像磁石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就艺术元素引入中医药课堂进行分析.
作者:傅斌;范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拟制姜夏胃安汤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将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仅为79.49%,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可以明显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治疗前景.
作者:李胜旭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为了了解药膳养生堂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走访考察方式对市场上的药膳养生堂展开调研.通过对走访所得情况进行辨证分析,得到关于建立经营药膳养生堂的可参考信息,使蒲公英药膳养生堂的构想实际化.
作者:吴丽雅;马慧玲;张华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门诊经腹部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152例异位妊娠,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腹部超声检查正确率.结果 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43例,诊断符合率94.1%,误诊9例,占5.9%.结论 经门诊腹部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对及时抢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韻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肺癌患者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患者资料,总结实施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情况.结果 76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CR:完全缓解15例;PR:部分缓解27例;MR:微效21例;NC:稳定9例;PD:发展4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及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指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亚男;于蕾;刘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手机射频电磁波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手机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作者:刘岚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