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琳
异病同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特色之一,是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经典名方--当归六黄汤对三个不同病症的临床应用,诠释了异病可以同治的审症求因的思想,在实际临床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云端;刘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先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药学的内容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艺术性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在中医药类课程中,善于运用艺术元素,能帮助学生带进中医药的知识殿堂,中医药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会像磁石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就艺术元素引入中医药课堂进行分析.
作者:傅斌;范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葡萄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8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患者进行滴眼液的护理、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心理疏导、中药热敷及熏眼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特殊护理措施,患者的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张智敏;刘晓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为了了解药膳养生堂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走访考察方式对市场上的药膳养生堂展开调研.通过对走访所得情况进行辨证分析,得到关于建立经营药膳养生堂的可参考信息,使蒲公英药膳养生堂的构想实际化.
作者:吴丽雅;马慧玲;张华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方向一直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很难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这其中中医儿科临床研究生又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模式应更加仔细斟酌.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管理中医儿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出本文,以供广大研究生管理者们进行参考.
作者:蒋锴;田美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病例资料,使大量抽象而枯燥的证型变成了生动而鲜活的具体病例,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张银萍;赫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加味缓解多疾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患者进行芍药甘草汤加味与西药654-2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副作用发生率为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副作用发生率为1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缓解多种疾病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锋;应荷萍;彭艳;肖娇;李超医;杨虹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熟谙中医四大经典,诊治顽症精妙绝伦,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病方面验识俱丰,医术精湛,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独具匠心,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何任教授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何任教授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80例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组和常规组各40例.2组都接受常规治疗.丹参川芎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5ml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丹参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97.5%比82.5%,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杰;王树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中药加化疗)30 例,对照组(单纯化疗)30 例,分别治疗6周.结果 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中医主症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以明显提高生存质量(P<0.05).③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气养阴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化疗疗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蒋伯刚;周效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反复喘息发作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将反复喘息发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后,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中药穴位辅助治组总有效率为 90.0%,同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3%,差异无显著性(χ2=0.352,P>0.05),但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西医结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喘反复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可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红;张丽霞;张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医内科学见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契合点.中医肺病科见习带教方式可根据本科情况,采用媒体课件教学提纲式回顾理论授课的主要内容,将启发式教学融入传统的床边教学和师承教学中,模拟病例讨论和标准化病人见习带教,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走向实践的目的.
作者:张心月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意义,为中西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结合组和单一组各25例,其中结合组提供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单一组提供日常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屈伸功能、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结合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单一组且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单一组(P<0.05),髋关节屈伸度比较显示结合组髋关节屈伸度结果显著优于单一组,结合组屈伸度较好(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避免产生深静脉血栓,减少治疗时间,缩减治疗开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作用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肛肠癌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行肛肠疾病手术患者854例,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178例患者,依据患者情况分别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性给药、诱导排尿、穴位治疗等护理措施,服药情况下给予导尿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到缓解.结论 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是肛肠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不仅能有效预防、解除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明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69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讨论中医辨证治疗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9例,采用中医辨证联合手法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以上.结果 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愈63例(91.3%),好转6例(8.7%),未愈0例.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对临床应用有意义.
作者:沈凯;张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部麻木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穴注组、药物组各4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太溪穴,每日1次,15次1疗程,治疗2疗程;穴注组采用太溪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注射液),每日1次,15次1疗程,治疗2疗程;药物组采用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片)常规治疗30天.观察三组疗效并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1疗程后针刺组、穴注组、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 、80.0%、42.5%.穴注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2疗程后针刺组、穴注组、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67.5% 、87.0%、65.5%,穴注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治疗后穴注组腓浅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 太溪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部麻木疗效显著、起效快.
作者:王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手机射频电磁波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手机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作者:刘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59.49%,有效率为30.38%,无效率为10.13%,总有效率为89.87%;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治愈率为40.51%,有效率为30.38%,无效率为29.11%,总有效率为70.89%;术后有2患者出现并发症.对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无效率进行卡方检验,得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景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 中西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组.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比单用西医治疗疗效好.
作者:周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