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膳养生堂经营的探索

吴丽雅;马慧玲;张华豪

关键词:药膳养生堂, 经营, 构想
摘要:为了了解药膳养生堂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走访考察方式对市场上的药膳养生堂展开调研.通过对走访所得情况进行辨证分析,得到关于建立经营药膳养生堂的可参考信息,使蒲公英药膳养生堂的构想实际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护理2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确诊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六味地黄丸、三七末,配合功能锻练、红外线照射、针灸、拔罐等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2组均以7天为1疗程,给予2~3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以六味地黄丸配合其他辅助疗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有利康复.

    作者:范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药内服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76例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76例肩周炎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中药内服加运动疗法治疗,运动疗法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结果 本组76例患者,经过3~5疗程的治疗,76例患者中优43例,良22例,尚可7例,差4例.优良率80.26%,有效率达94.73%.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简便可行,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剑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意义,为中西结合康复护理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结合组和单一组各25例,其中结合组提供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单一组提供日常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屈伸功能、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显示结合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单一组且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单一组(P<0.05),髋关节屈伸度比较显示结合组髋关节屈伸度结果显著优于单一组,结合组屈伸度较好(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避免产生深静脉血栓,减少治疗时间,缩减治疗开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作用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敷脐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并探讨敷脐疗法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艾滋病合并纳差患者,在中医药辨证论治基础上,施以敷脐疗法,作用于神阙穴.结果 患者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疗效增加,总有效率达到42.5%.结论 中医药辩证论治辅以敷脐疗法治疗艾滋病,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值得进一步观察探讨.

    作者:张敏;陈秀敏;田爱玲;刘静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肛肠癌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行肛肠疾病手术患者854例,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178例患者,依据患者情况分别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性给药、诱导排尿、穴位治疗等护理措施,服药情况下给予导尿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到缓解.结论 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是肛肠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不仅能有效预防、解除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明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152例

    目的 探讨在门诊经腹部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152例异位妊娠,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腹部超声检查正确率.结果 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43例,诊断符合率94.1%,误诊9例,占5.9%.结论 经门诊腹部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对及时抢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韻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基于网络资源的信息技术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资源的信息技术教学近年已成为全球探索性学习的新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灵活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协作探究式教学,充分开展循证医学教育以及通过医学网站了解医学前沿等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吴小琴;丁元伟;林漫鹏;徐米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医肺病科见习带教方法探讨

    中医内科学见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契合点.中医肺病科见习带教方式可根据本科情况,采用媒体课件教学提纲式回顾理论授课的主要内容,将启发式教学融入传统的床边教学和师承教学中,模拟病例讨论和标准化病人见习带教,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的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走向实践的目的.

    作者:张心月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于作盈教授芳香通络饮治疗胸痹-心血瘀阻证34例

    目的 对芳香通络饮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胸痹-心血瘀阻)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 将6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服用芳香通络饮来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复方丹蒌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12%,对照组治愈总有效率为 70.85%.结论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使用自拟芳香通络饮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孙光伟;于清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80例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80例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组和常规组各40例.2组都接受常规治疗.丹参川芎嗪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5ml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丹参川芎嗪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97.5%比82.5%,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杰;王树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儿科毕业实习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探究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技人员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并积累较为丰富的经验方能胜任其本质工作.医学生要成为合格的医师必须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临床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能力、诊断性检查的选择与应用能力、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制定系统治疗计划的能力.

    作者:姜之炎;徐彬彬;吴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太溪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部麻木40例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部麻木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穴注组、药物组各4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太溪穴,每日1次,15次1疗程,治疗2疗程;穴注组采用太溪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注射液),每日1次,15次1疗程,治疗2疗程;药物组采用口服甲钴胺片(弥可保片)常规治疗30天.观察三组疗效并进行比较,并对治疗前后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1疗程后针刺组、穴注组、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0% 、80.0%、42.5%.穴注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2疗程后针刺组、穴注组、药物组有效率分别为67.5% 、87.0%、65.5%,穴注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治疗后穴注组腓浅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 太溪穴位注射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足部麻木疗效显著、起效快.

    作者:王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8例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先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 主要研究常见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上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所诱发的不良反应形式多样,发热、皮肤及其附件的反应居多,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结论 中药注射剂可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在使用中应小心谨慎,保持高度警惕性.

    作者:吴俊姬;刘协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60例

    目的 探讨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通过小夹板固定配合院内中药制剂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后对患肢进行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 上肢骨折29例4~5周后取消夹板,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下肢骨折31例5~6周后取消夹板,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结论 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后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倪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与TIA关系

    TIA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大型新仪器的投入使用,应用3.0T MRA技术来探讨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与TIA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利用3.0T MRA观察病人椎-基底动脉过度弯曲、移位、缩细、狭窄、闭塞、缺如或消失等形态学改变.

    作者:王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60例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基础治疗上服用中药;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芒硝热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8.3%、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83.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排气时间、肠道哮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斌;彭卫平;曹渊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情志护理在产后乳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产后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接诊的80例产后乳腺炎患者,分为正常护理组和情志护理组,每组各40例.正常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情志护理组在正常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情志护理.参考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并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情志护理组医疗费用低于正常护理组(P<0.05);情志护理组评分同正常护理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于产后乳腺炎患者的干预比较明显,可以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临床疗效,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卫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20例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反复喘息发作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将反复喘息发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后,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中药穴位辅助治组总有效率为 90.0%,同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3%,差异无显著性(χ2=0.352,P>0.05),但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西医结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喘反复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可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红;张丽霞;张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分期辨证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9例

    目的 通过对69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讨论中医辨证治疗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9例,采用中医辨证联合手法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以上.结果 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愈63例(91.3%),好转6例(8.7%),未愈0例.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对临床应用有意义.

    作者:沈凯;张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