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网络资源的信息技术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吴小琴;丁元伟;林漫鹏;徐米清

关键词: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教学, 临床教学
摘要:基于网络资源的信息技术教学近年已成为全球探索性学习的新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灵活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协作探究式教学,充分开展循证医学教育以及通过医学网站了解医学前沿等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肛肠癌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行肛肠疾病手术患者854例,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178例患者,依据患者情况分别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性给药、诱导排尿、穴位治疗等护理措施,服药情况下给予导尿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到缓解.结论 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是肛肠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不仅能有效预防、解除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明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髌骨骨折预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分析不同治疗模式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而为提高髌骨骨折患者临床康复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70例,根据患者内固定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甲组患者采取粗丝线内固定法,乙组患者采取螺钉内固定法,丙组患者则采取中医手法复位加绞绳内固定法,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完善相关数据的记录分析工作.结果 对照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有效率,甲组有效率65.0%,乙组有效率72.0%,丙组有效率92.0%,丙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此外比较各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丙组的发生例数也显著少于其余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髌骨骨折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预后膝关节功能指标,对保证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周环玉;黄昕亮;周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医学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

    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加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主导潮流.

    作者:孙素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针灸治疗内科病证近十年文献分析

    目的 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内科病证运用针灸治疗受到关注的程度.方法 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发表在国内医学网上的有关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将其分为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文献和叙述性文献,确定其系数,以关注指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科病证单个病种关注指数排在前三的是中风、面瘫、眩晕,分别为2554、1425、959,关注指数排后三名的是狂病、阳强、瘿病,关注指数为0.系统分类以肝胆系统关注指数高为3312,气血津液系统关注指数低为31.结论 近十年来内科疾病的各个病种的关注指数有很大差异,其中单个病种针灸临床研究以中风、面瘫、眩晕多,而狂病、阳强、瘿病少.系统分类针灸临床研究以肝胆系统多,气血津液系统少.

    作者:余娅娅;周国平;杨建文;黄小清;林欢欢;许秀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试论艺术元素引入中医药课堂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药学的内容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艺术性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在中医药类课程中,善于运用艺术元素,能帮助学生带进中医药的知识殿堂,中医药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会像磁石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就艺术元素引入中医药课堂进行分析.

    作者:傅斌;范姝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治疗6周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3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完全缓解23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0.91%.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郝广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50例腋淋巴结转移瘤活检的病理学分析

    目的 探究腋淋巴结转移瘤的病理学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3年我科诊断的50例腋淋巴结转移瘤患者,对患者年龄、性别、转移瘤原发部位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已知原发瘤部位(MKO)的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受累及淋巴结侧位、转移瘤基本组织学类型等与原发瘤部位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研究腋淋巴结转移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Her-2和Ki-67的表达.结果 女性患者的年龄总体上显著低于男性,并且女性年龄分布范围较广泛.腋淋巴结转移主要为腺癌,原发部位主要为乳腺、肺、食管、子宫颈等.结论 腋淋巴结转移瘤在女性主要考虑来自局部引流区域,在男性则主要考虑来自胸腔和腹腔器官.

    作者:王琼;蔡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药膳养生堂经营的探索

    为了了解药膳养生堂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走访考察方式对市场上的药膳养生堂展开调研.通过对走访所得情况进行辨证分析,得到关于建立经营药膳养生堂的可参考信息,使蒲公英药膳养生堂的构想实际化.

    作者:吴丽雅;马慧玲;张华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急性前葡萄膜炎18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葡萄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8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患者进行滴眼液的护理、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心理疏导、中药热敷及熏眼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特殊护理措施,患者的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张智敏;刘晓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手术前失眠患者耳穴埋豆护理40例

    目的 探讨手术前失眠患者进行耳穴埋豆的护理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手术前失眠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实验组(耳穴埋豆综合护理组)各40例,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失眠症状.结果 实验组患者30min内入睡比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0.0%);睡眠时间大于6h者,实验组45.0%明显高于对照组25.0%,实验组患者觉醒次数大于4次占5.0%明显低于对照组12.5%;组间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法,对于手术前失眠患者缩短入睡时间、保证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可达到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园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注重综合实验的开设

    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实践能力、主体地位和独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孙自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50例

    目的 对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本科治疗无排卵性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五日起每日服克罗米芬50mg;观察组于月经干净后开始内服补肾助卵泡汤.结果 观察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性差异,可见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受孕率更高.结论 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边庆华;但小强;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药膳饮食市场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为例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群对于药膳养生的需求和认识,为本团队建立药膳养生堂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发放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的市场较大,大众对于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药膳饮食前景好.结论 广州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有较好的市场需求,适合在此处发展本团队的药膳养生堂.

    作者:张华豪;马慧玲;吴丽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在任何成年人,多见于中年人,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李响玲;胡天喜;李惠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治疗慢性宫颈炎50例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的接受中医治疗的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所有患者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1至2个疗程后分析和总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经过1~2个疗程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后,除了2例患者因为病情较为严重或者患者身体体质原因无法很好吸收药效没有显著好转外,其余48例(4%)患者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其中33例(66%)患者治愈,15例(30%)患者好转,总有效率96%.结论 在治疗慢性宫颈炎中以及患者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治愈率极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袁美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肾益肺健脾化瘀法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性肺疾病31例

    目的 观察补肾益肺健脾化瘀法对慢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采用补肾益肺健脾化瘀法配合西医治疗慢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1例,同时设对照组,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肺功能以及实验室指标得到有效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益肺健脾化瘀法对慢阻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洪世海;刘冰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思考

    从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知识、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脊椎病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根据患者临床指标对患者选取合适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中医治疗效果.通过对脊椎病患者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出现的疼痛、麻痹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对脊椎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思路研究和治疗方法选取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与TIA关系

    TIA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大型新仪器的投入使用,应用3.0T MRA技术来探讨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与TIA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利用3.0T MRA观察病人椎-基底动脉过度弯曲、移位、缩细、狭窄、闭塞、缺如或消失等形态学改变.

    作者:王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60例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基础治疗上服用中药;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芒硝热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8.3%、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83.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排气时间、肠道哮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斌;彭卫平;曹渊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54例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银杏达莫为治疗组5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每次20ml,每日2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3h滴完,应用10天.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治疗,不给予脑保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0天的脑水肿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的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C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水肿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3个月时的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银杏达莫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作者:康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