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
目的 通过艾灸百会穴缓解脑挫裂伤后引起的头痛头昏.方法 对60例头痛头昏的患者行艾灸百会穴,以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头痛头昏症状基本缓解.有2例出现了水泡,经过及时的处理,无感染发生;其余58例患者皮肤完整无破损.结论 患者的头痛头昏症状基本缓解,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保健作用.
作者:帅小玲;钟淑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5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为59.49%,有效率为30.38%,无效率为10.13%,总有效率为89.87%;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治愈率为40.51%,有效率为30.38%,无效率为29.11%,总有效率为70.89%;术后有2患者出现并发症.对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无效率进行卡方检验,得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景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从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知识、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脊椎病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根据患者临床指标对患者选取合适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中医治疗效果.通过对脊椎病患者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出现的疼痛、麻痹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对脊椎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思路研究和治疗方法选取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在门诊经腹部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152例异位妊娠,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腹部超声检查正确率.结果 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43例,诊断符合率94.1%,误诊9例,占5.9%.结论 经门诊腹部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对及时抢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韻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群对于药膳养生的需求和认识,为本团队建立药膳养生堂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发放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的市场较大,大众对于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药膳饮食前景好.结论 广州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有较好的市场需求,适合在此处发展本团队的药膳养生堂.
作者:张华豪;马慧玲;吴丽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与疾病不断的斗争中,为中华民族医药事业积淀了宝贵的财富,中医药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但是中医药科技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本文从中医药的科学性、现代化的中医药和中医药科技目前在发展中所遇阻碍等方面,分析了中医药科技的现状,也对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作者:杨莉;李惠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的接受中医治疗的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所有患者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1至2个疗程后分析和总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经过1~2个疗程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后,除了2例患者因为病情较为严重或者患者身体体质原因无法很好吸收药效没有显著好转外,其余48例(4%)患者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其中33例(66%)患者治愈,15例(30%)患者好转,总有效率96%.结论 在治疗慢性宫颈炎中以及患者中药内服联合外敷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治愈率极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袁美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疗纠纷常见主要原因,提出预防处理对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 对2011~2012年度医务科处理的62起医疗纠纷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服务态度差的32 起(51.2%)、医患沟通17 起(27.4%)、医疗责任心不强 8 起(12.4%)、其他 5 起(9.0%).结论 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重视投诉处理,积极预防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对于减少医疗投诉,树立中心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文娟;葛彩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 中西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组.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比单用西医治疗疗效好.
作者:周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先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对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本科治疗无排卵性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五日起每日服克罗米芬50mg;观察组于月经干净后开始内服补肾助卵泡汤.结果 观察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性差异,可见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受孕率更高.结论 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边庆华;但小强;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矽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矽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由20%提高至6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38%提高至98%,而对照组两者变化不明显;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优质护理服务于矽肺患者,提高了患者对相关的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
作者:鞠杰;胡萍;潘玉坤;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葡萄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8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患者进行滴眼液的护理、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心理疏导、中药热敷及熏眼的护理、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对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特殊护理措施,患者的视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视力,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张智敏;刘晓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对温病的诊治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温病学>教学过程中,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适当改革,加强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中医药高水平临床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苏丽清;赵国荣;李鑫辉;胡华;李雅;何宜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儿康宁糖浆联合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或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78例患儿,治疗组40例,其中迁延性腹泻26例,慢性腹泻14例,对照组38例,迁延性腹泻25例,慢性腹泻13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思密达止泻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儿康宁糖浆、培菲康.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康宁糖浆联合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或慢性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张丁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就反流性食管炎应用经方旋覆代赭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40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观察组患者服用旋覆代赭汤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注射洋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应用经方旋覆代赭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运高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EM 患者84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孕三烯酮;治疗组给予口服丹莪妇康煎膏.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A125水平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1).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诸吾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加味缓解多疾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患者进行芍药甘草汤加味与西药654-2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副作用发生率为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副作用发生率为1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缓解多种疾病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锋;应荷萍;彭艳;肖娇;李超医;杨虹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产后乳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接诊的80例产后乳腺炎患者,分为正常护理组和情志护理组,每组各40例.正常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情志护理组在正常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情志护理.参考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并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情志护理组医疗费用低于正常护理组(P<0.05);情志护理组评分同正常护理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于产后乳腺炎患者的干预比较明显,可以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临床疗效,对于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卫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TIA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大型新仪器的投入使用,应用3.0T MRA技术来探讨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与TIA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利用3.0T MRA观察病人椎-基底动脉过度弯曲、移位、缩细、狭窄、闭塞、缺如或消失等形态学改变.
作者:王卿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