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矽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鞠杰;胡萍;潘玉坤;李春梅

关键词:矽肺, 优质护理,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矽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矽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由20%提高至6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38%提高至98%,而对照组两者变化不明显;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优质护理服务于矽肺患者,提高了患者对相关的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思考

    从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知识、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脊椎病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根据患者临床指标对患者选取合适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中医治疗效果.通过对脊椎病患者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出现的疼痛、麻痹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对脊椎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思路研究和治疗方法选取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四神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

    在临床中以四神丸为基本方,随症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3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2~65岁,平均51岁;病程1~5年,排除自限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

    作者:胡希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治疗6周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3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完全缓解23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0.91%.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郝广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麻杏石甘汤的化学成分研究

    麻杏石甘汤主要成分包括有麻黄、甘草、杏仁和石膏.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所陈述,主要是用来治疗由风寒所引起的口渴、肺热等等.在中医临床医学上,会将配方中的各种中药材混合在一起用水煎煮,形成了麻杏石甘汤剂.现在出现了单味浓缩颗粒,于是,单味药材就被精制成为颗粒.本文针对麻杏石甘汤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作者:张国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00例

    目的 探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抽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结果 观察组显效86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42例,总有效率73.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降压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伟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辨证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分析病例资料,使大量抽象而枯燥的证型变成了生动而鲜活的具体病例,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显著.

    作者:张银萍;赫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温病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对温病的诊治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温病学>教学过程中,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适当改革,加强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中医药高水平临床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苏丽清;赵国荣;李鑫辉;胡华;李雅;何宜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针灸治疗内科病证近十年文献分析

    目的 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内科病证运用针灸治疗受到关注的程度.方法 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发表在国内医学网上的有关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将其分为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文献和叙述性文献,确定其系数,以关注指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科病证单个病种关注指数排在前三的是中风、面瘫、眩晕,分别为2554、1425、959,关注指数排后三名的是狂病、阳强、瘿病,关注指数为0.系统分类以肝胆系统关注指数高为3312,气血津液系统关注指数低为31.结论 近十年来内科疾病的各个病种的关注指数有很大差异,其中单个病种针灸临床研究以中风、面瘫、眩晕多,而狂病、阳强、瘿病少.系统分类针灸临床研究以肝胆系统多,气血津液系统少.

    作者:余娅娅;周国平;杨建文;黄小清;林欢欢;许秀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耐药肺结核39例

    目的 探讨中药养阴润肺汤配合3HREZ(S)/6HRE药物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HREZ(S)/6HRE药物治疗,或者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对用药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于此同时再给予保肝辅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再配以中药养阴润肺汤.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痰培养阴转率、胸片吸收好转率、血沉恢复正常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痰菌阴转率、痰培养阴转率、胸片吸收好转率及血沉恢复正常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且两组疗效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小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谈中医男科研究生的培养

    中医男科学是针对男性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成科至今已超过30多个春秋,不断体现出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的优越性,中医药越来越成为治疗男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加强中医男科研究生的培养,旨在探索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途径,积极推进中医男科人才的发展.本文对我校中医男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深入的剖析及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今后的培养模式作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依据,促进我国中医男科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陈铭;肖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50例

    目的 对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3年8月在本科治疗无排卵性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于月经周期第五日起每日服克罗米芬50mg;观察组于月经干净后开始内服补肾助卵泡汤.结果 观察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性差异,可见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受孕率更高.结论 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边庆华;但小强;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阴痒、蛇串疮、湿疮60例

    目的 对龙胆泻肝汤治疗阴痒、蛇串疮以及湿疮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疗的阴痒、蛇串疮、湿疮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阴痒患者18例,蛇串疮患者22例,湿疮患者20例,分别标记为A、B、C三组,对三组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以30天作为一个疗程,选择患者症状恢复情况作为判定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 A组患者中完全治愈者12例,好转者5例,无效者1例;B组患者中完全治愈者7例,好转者13例,无效者2例;C组患者中完全治愈者12例,好转者9例,无效者1例.结论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对阴痒、蛇串疮以及湿疮的效果显著,且副反应小,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黎平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8例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先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药膳养生堂经营的探索

    为了了解药膳养生堂的经营管理模式,以走访考察方式对市场上的药膳养生堂展开调研.通过对走访所得情况进行辨证分析,得到关于建立经营药膳养生堂的可参考信息,使蒲公英药膳养生堂的构想实际化.

    作者:吴丽雅;马慧玲;张华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152例

    目的 探讨在门诊经腹部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门诊152例异位妊娠,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分析腹部超声检查正确率.结果 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143例,诊断符合率94.1%,误诊9例,占5.9%.结论 经门诊腹部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具有快速、安全、无痛等优点,对及时抢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韻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60例

    目的 探讨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通过小夹板固定配合院内中药制剂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后对患肢进行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 上肢骨折29例4~5周后取消夹板,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下肢骨折31例5~6周后取消夹板,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结论 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后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倪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0例

    目的 观察中药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泻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中药泻下法治疗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朱荣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在任何成年人,多见于中年人,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李响玲;胡天喜;李惠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54例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符合标准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银杏达莫为治疗组5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每次20ml,每日2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3h滴完,应用10天.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治疗,不给予脑保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0天的脑水肿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的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GCS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脑水肿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GCS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3个月时的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银杏达莫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作者:康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注重综合实验的开设

    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实践能力、主体地位和独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孙自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