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医药科技现状的思考

杨莉;李惠丽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 科学性, 现代化
摘要: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与疾病不断的斗争中,为中华民族医药事业积淀了宝贵的财富,中医药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但是中医药科技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本文从中医药的科学性、现代化的中医药和中医药科技目前在发展中所遇阻碍等方面,分析了中医药科技的现状,也对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矽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矽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矽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由20%提高至6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38%提高至98%,而对照组两者变化不明显;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优质护理服务于矽肺患者,提高了患者对相关的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

    作者:鞠杰;胡萍;潘玉坤;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岭南医学流派对心悸病的辨证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岭南医学流派对心悸病的辨证规律.方法 将岭南医案中的病史资料录入,并使用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心悸病的发病与劳累后及情绪变化有关,伴随症状主要有胸闷、头晕、气短、乏力、纳眠差、疲倦、口干肢冷等.舌象和脉象的主要表现有舌淡、舌红、舌暗,苔白、苔薄、苔腻,脉细、脉结、脉弦、脉沉、脉代.结论 岭南心悸病患者一般就诊以心悸为主诉,发作多与劳累及情志变化有关,伴随症状主要有胸闷、头晕、气短、乏力、纳眠差、疲倦、口干肢冷等.主要病因有气血阴阳不足,痰湿、火热及瘀血是导致心悸的重要因素.

    作者:申啸笑;杨忠奇;陈一鸣;王陵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探索

    人体解剖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作者:李亚光;王江栓;赵克芳;王丰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温病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温病学>是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课程,对温病的诊治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温病学>教学过程中,要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适当改革,加强对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代中医药高水平临床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苏丽清;赵国荣;李鑫辉;胡华;李雅;何宜荣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手机射频电磁波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手机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措施.

    作者:刘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敷脐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并探讨敷脐疗法在艾滋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艾滋病合并纳差患者,在中医药辨证论治基础上,施以敷脐疗法,作用于神阙穴.结果 患者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疗效增加,总有效率达到42.5%.结论 中医药辩证论治辅以敷脐疗法治疗艾滋病,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值得进一步观察探讨.

    作者:张敏;陈秀敏;田爱玲;刘静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20例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反复喘息发作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将反复喘息发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后,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中药穴位辅助治组总有效率为 90.0%,同时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3%,差异无显著性(χ2=0.352,P>0.05),但治疗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西医结合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喘反复喘息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可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红;张丽霞;张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旋覆代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20例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就反流性食管炎应用经方旋覆代赭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40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予以观察组患者服用旋覆代赭汤治疗,予以对照组患者注射洋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应用经方旋覆代赭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运高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在任何成年人,多见于中年人,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李响玲;胡天喜;李惠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痔疮的应对和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化,肛肠疾病--痔疮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人们不可小窥的健康杀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着生命健康.为了更好地确保人们生活健康,本文从痔疮形成的诱因到痔疮的应对治疗及其护理,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与广大医学者更好地交流学习,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杨月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护理2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确诊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六味地黄丸、三七末,配合功能锻练、红外线照射、针灸、拔罐等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2组均以7天为1疗程,给予2~3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以六味地黄丸配合其他辅助疗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有利康复.

    作者:范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76例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肺癌患者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患者资料,总结实施中医护理和西医护理情况.结果 76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CR:完全缓解15例;PR:部分缓解27例;MR:微效21例;NC:稳定9例;PD:发展4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及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指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亚男;于蕾;刘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60例头痛头昏艾灸百会穴治疗与护理

    目的 通过艾灸百会穴缓解脑挫裂伤后引起的头痛头昏.方法 对60例头痛头昏的患者行艾灸百会穴,以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头痛头昏症状基本缓解.有2例出现了水泡,经过及时的处理,无感染发生;其余58例患者皮肤完整无破损.结论 患者的头痛头昏症状基本缓解,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保健作用.

    作者:帅小玲;钟淑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针灸治疗内科病证近十年文献分析

    目的 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内科病证运用针灸治疗受到关注的程度.方法 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发表在国内医学网上的有关针灸治疗内科病证的文献,将其分为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文献和叙述性文献,确定其系数,以关注指数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科病证单个病种关注指数排在前三的是中风、面瘫、眩晕,分别为2554、1425、959,关注指数排后三名的是狂病、阳强、瘿病,关注指数为0.系统分类以肝胆系统关注指数高为3312,气血津液系统关注指数低为31.结论 近十年来内科疾病的各个病种的关注指数有很大差异,其中单个病种针灸临床研究以中风、面瘫、眩晕多,而狂病、阳强、瘿病少.系统分类针灸临床研究以肝胆系统多,气血津液系统少.

    作者:余娅娅;周国平;杨建文;黄小清;林欢欢;许秀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儿康宁糖浆联合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或慢性腹泻40例

    目的 探讨儿康宁糖浆联合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或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78例患儿,治疗组40例,其中迁延性腹泻26例,慢性腹泻14例,对照组38例,迁延性腹泻25例,慢性腹泻13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思密达止泻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儿康宁糖浆、培菲康.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康宁糖浆联合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迁延性或慢性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张丁录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60例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12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基础治疗上服用中药;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芒硝热敷.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8.3%、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83.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排气时间、肠道哮鸣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配合芒硝热敷治疗胰腺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斌;彭卫平;曹渊林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与TIA关系

    TIA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大型新仪器的投入使用,应用3.0T MRA技术来探讨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与TIA关系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利用3.0T MRA观察病人椎-基底动脉过度弯曲、移位、缩细、狭窄、闭塞、缺如或消失等形态学改变.

    作者:王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思考

    从中医基础理论、发病知识、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脊椎病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根据患者临床指标对患者选取合适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中医治疗效果.通过对脊椎病患者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出现的疼痛、麻痹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对脊椎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思路研究和治疗方法选取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医儿科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思路之浅见

    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方向一直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很难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这其中中医儿科临床研究生又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模式应更加仔细斟酌.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管理中医儿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出本文,以供广大研究生管理者们进行参考.

    作者:蒋锴;田美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国中医药科技现状的思考

    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与疾病不断的斗争中,为中华民族医药事业积淀了宝贵的财富,中医药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但是中医药科技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本文从中医药的科学性、现代化的中医药和中医药科技目前在发展中所遇阻碍等方面,分析了中医药科技的现状,也对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作者:杨莉;李惠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