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0例头痛头昏艾灸百会穴治疗与护理

帅小玲;钟淑红

关键词:艾灸, 百会穴, 头痛, 头昏
摘要:目的 通过艾灸百会穴缓解脑挫裂伤后引起的头痛头昏.方法 对60例头痛头昏的患者行艾灸百会穴,以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头痛头昏症状基本缓解.有2例出现了水泡,经过及时的处理,无感染发生;其余58例患者皮肤完整无破损.结论 患者的头痛头昏症状基本缓解,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保健作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高职教育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高职层次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高职教育本身的定位,中医药教学与西医教学的兼容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传统特色是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医药教学现状,深入探讨了中医药教学发展的方向,为今后类似研究提示了一定的方向.

    作者:董维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要点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发生在任何成年人,多见于中年人,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

    作者:李响玲;胡天喜;李惠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肛肠癌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行肛肠疾病手术患者854例,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178例患者,依据患者情况分别给予心理护理、预防性给药、诱导排尿、穴位治疗等护理措施,服药情况下给予导尿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得到缓解.结论 肛肠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是肛肠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其意义不仅能有效预防、解除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明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痔疮的应对和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化,肛肠疾病--痔疮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人们不可小窥的健康杀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危害着生命健康.为了更好地确保人们生活健康,本文从痔疮形成的诱因到痔疮的应对治疗及其护理,做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与广大医学者更好地交流学习,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杨月茹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医骨科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实行患者包干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分层使用,调整排班及各班工作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完善绩效考核,建立护士培训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待遇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改革.结果 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曾艳;傅虹;李晓英;何水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结肠癌的术前术后护理

    对结肠癌的术前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准备法的改进方式,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传统的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差异、结肠减压护理方面的改进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提高护理质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8例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伍先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验案赏析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熟谙中医四大经典,诊治顽症精妙绝伦,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重病方面验识俱丰,医术精湛,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独具匠心,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何任教授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何任教授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传承仁术.

    作者:高尚社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治疗6周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3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完全缓解23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0.91%.两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

    作者:郝广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在矽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矽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矽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由20%提高至6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38%提高至98%,而对照组两者变化不明显;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优质护理服务于矽肺患者,提高了患者对相关的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

    作者:鞠杰;胡萍;潘玉坤;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异痛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及β-EP表达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异痛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TXB2、6-keto-PGF1α及β-EP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8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异痛消胶囊组)90例、中药对照组(散结镇痛胶囊组)60例、西药对照组(芬必得胶囊组)31例,治疗前后在卵泡期的相同时间于上午10时前取空腹静脉血3ml抗凝,并对微循环指标TXB2、6-keto-PGF1α、β-E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TXB2水平明显降低 (P<0.01),与中药对照组比较降低也较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6-Keto-PGF1α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中药对照组比较升高也较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β-E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异痛消胶囊能明显升高β-EP水平、降低TXB2水平,调节6-keto-PGF1α、TXB2平衡.

    作者:刘桂兰;石晶;赵铭宇;刘树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药膳饮食市场调查研究——以广州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为例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群对于药膳养生的需求和认识,为本团队建立药膳养生堂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发放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的市场较大,大众对于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药膳饮食前景好.结论 广州市中心及其周边地区有较好的市场需求,适合在此处发展本团队的药膳养生堂.

    作者:张华豪;马慧玲;吴丽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岭南医学流派对心悸病的辨证规律研究

    目的 探讨岭南医学流派对心悸病的辨证规律.方法 将岭南医案中的病史资料录入,并使用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心悸病的发病与劳累后及情绪变化有关,伴随症状主要有胸闷、头晕、气短、乏力、纳眠差、疲倦、口干肢冷等.舌象和脉象的主要表现有舌淡、舌红、舌暗,苔白、苔薄、苔腻,脉细、脉结、脉弦、脉沉、脉代.结论 岭南心悸病患者一般就诊以心悸为主诉,发作多与劳累及情志变化有关,伴随症状主要有胸闷、头晕、气短、乏力、纳眠差、疲倦、口干肢冷等.主要病因有气血阴阳不足,痰湿、火热及瘀血是导致心悸的重要因素.

    作者:申啸笑;杨忠奇;陈一鸣;王陵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益气养阴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中药加化疗)30 例,对照组(单纯化疗)30 例,分别治疗6周.结果 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中医主症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以明显提高生存质量(P<0.05).③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气养阴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化疗疗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蒋伯刚;周效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芪泽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教育等基础治疗上加用伊贝沙坦控制血压;辛伐他汀降脂;诺和灵30R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芪泽益肾汤加减,每日1剂.2组疗程为4周.观察临床症状、血脂、肾功能、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量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DN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欧阳春喜;陈秀女;曾惠琼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护理2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确诊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口服六味地黄丸、三七末,配合功能锻练、红外线照射、针灸、拔罐等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2组均以7天为1疗程,给予2~3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以六味地黄丸配合其他辅助疗法,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有利康复.

    作者:范葵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从异病同治谈当归六黄汤的临床应用

    异病同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特色之一,是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经典名方--当归六黄汤对三个不同病症的临床应用,诠释了异病可以同治的审症求因的思想,在实际临床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云端;刘建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60例

    目的 探讨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通过小夹板固定配合院内中药制剂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后对患肢进行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指导.结果 上肢骨折29例4~5周后取消夹板,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下肢骨折31例5~6周后取消夹板,开始功能锻炼,恢复良好.结论 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四肢骨折后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倪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芍药甘草汤缓解疼痛180例

    目的 研究芍药甘草加味缓解多疾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患者进行芍药甘草汤加味与西药654-2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4%,副作用发生率为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副作用发生率为1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缓解多种疾病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锋;应荷萍;彭艳;肖娇;李超医;杨虹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分期辨证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9例

    目的 通过对69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讨论中医辨证治疗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9例,采用中医辨证联合手法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以上.结果 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愈63例(91.3%),好转6例(8.7%),未愈0例.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对临床应用有意义.

    作者:沈凯;张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