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1型糖尿病28例临床分析

蔡振伟;贾琳琳;沈永年

关键词:1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 自身免疫性抗体
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儿童血糖及中远期并发症控制情况;探讨胰岛自身免疫性抗体在儿童1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追踪调查法观察28例儿童l型糖尿病患儿.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显著(P均<0.05);饮食控制组和一般控制组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与不控制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者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GADA、IAA、ICA均可作为儿童1型糖尿病诊断的指标.联合检测更具互补性.饮食控制能降低糖尿病患儿中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糖化血红蛋白则更能反映饮食控制情况.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L-精氨酸对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方法21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分流组(n=7)和分流+L-精氨酸组(n=8).对分流组和分流+L-精氨酸组大鼠行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术.1l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检测右心室/体重(RV/BW)和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比值.并且观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分流组大鼠mPAP、RV/BW及Rv/(LV+S)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分流组大鼠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肺中、小肌型动脉相对中膜面积及厚度明显增加.而分流+L-精氨酸组大鼠mPAP、RV/BW及RV/LV+S比值明显低于分流组(P均<0.05),L-精氨酸缓解了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结论 L-精氨酸对高肺血流量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及肺动脉高压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齐建光;杜军保;李简;魏冰;唐朝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深部真菌病的防治

    我们医院收治了深部真菌感染的四胞胎极低体重儿,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辉文;李红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学校恐怖症86例

    学校恐怖症是恐怖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我院门诊1996年2月~2000年7月诊断儿童恐学症8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胡广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的认识,进一步推行<全球哮喘防治方案>,有计划施行哮喘治疗.方法对曾误诊延治的136例儿童CVA施行哮喘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有效率74.6%,治愈率47.8%.结论对儿童CVA能正确、早期诊断,坚持治疗,效果良好,应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及全身皮质激素.

    作者:黄会坚;杨晓光;孔玲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33例确诊HIE的患儿于极期测定血清胆红素,并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IE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与HIE的病情程度有关;但结合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与HIE病情程度有关,可作为抗氧化剂被大量消耗.

    作者:李树军;朱凤莲;梁东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我国小儿肺功能正常值及其相关因素

    肺功能测定是临床检测与生理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肺功能在儿科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我国小儿肺功能正常值对判断肺功能障碍的性质及分度,指导儿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现将近20 a来我国小儿肺功能正常值(包括香港)的文献综合如下.

    作者:张皓;蔡映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酶活性检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脊液(CSF)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肌酸磷酸激酶(CPK)与预后的关系,我们检测了HIE儿CSF中上述酶水平,并进行随访,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枝;高凤兰;牛玉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哮喘缓解期患儿及并结核、支原体感染的肺功能改变

    目的观察儿童哮喘缓解期合并结核感染、支原体感染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哮喘缓解期患儿107例,分无感染、结核感染、支原体感染三组.对照组28例.观察FVC、VC、FEV1、PEF、V50、V25 6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6项指标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结感组、支感组FVC、VC、FEV1较无感组降低,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哮喘缓解合并结核感染、支原体感染者以中重度较多,并以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多见.

    作者:吴美思;田曼;张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炎雾化时带氧吸入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采用经皮监测的方法,观察带氧与不带氧超声雾化吸人对100例婴儿肺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梅;胡素君;李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剂量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国内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病脑)获得较好效果[1],但应用的方法和疗程不同,对病脑患儿的疗效亦有影响.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与疗程治疗病脑,以观察其疗效.

    作者:郭呈芳;张志敏;朱玲;钱继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型糖尿病儿童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国1型糖尿病病儿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方法糖尿病组46例,测定胰岛素治疗前、后血IGF-l、IGFBP-3等指标.对照组为正常儿童78例,测定空腹血IGF-1,IGFBP-3.结果 1.糖尿病组胰岛素治疗前血IGF-1和IGFBP-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l.经过胰岛素治疗,血IGF-1和IGFBP-3的水平随血糖水平的下降和C肽水平的升高明显上升,仍低于对照组,P<0.05.2.糖尿病组使用胰岛素治疗前血IGF-1和IGFBP-3分别与治疗前血糖浓度呈高度负相关关系,P<0.05.胰岛素治疗前、后血IGF-l与血C-肽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型糖尿病病儿血IGF-l和IGFBP-3明显下降,青春期前血胰岛素和G肽可能对IGF-1和IGFBP-3起主要调节作用.

    作者:吴玉筠;倪桂臣;朱逞;吴迪;刘颖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学实验中的线性回归问题

    两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y=a+bx,是医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研究对象,将医学实验中的两个相关变量x,y的有限次的实验值(xu,yi)(i=1,2,3……),拟合出直接关系y=a+bx就叫做线性方程的回归.

    作者:刘保福;庞碧君;焦懿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价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HIE患儿在常规治疗同时予婴儿氧舱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轻度HIE两组NBN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两组NBN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尤其对中、重度患儿近期疗效理想,NBNA可作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价的近期指标.

    作者:曹严勇;夏锡仪;吴宁生;缪小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抽线缝合法预防小儿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

    我院自1994年10月~1999年5月对38例阑尾炎患儿进行了麦氏切口抽线缝合切口,预防切口感染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友军;史晓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烧伤333例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临床上小儿烧伤较为常见,我们就5 a来收治的333例小儿烧伤的发病率、致伤原因、临床特征等作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蔡玉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酶变化与脑CT的关系

    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新生儿脑损伤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升高,可作为脑实质损伤的评价指标.

    作者:牛保太;王艳;霍春景;王艳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处理

    我院自1995年开展心血管手术以来,共实施婴幼儿先天性心脏手术92例,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孟宪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血糖及其临床意义

    在危重疾病的应激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可帮助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而强烈的内分泌反应又可加重代谢紊乱,高血糖即是其中之一.本研究对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血糖监测,发现高血糖23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灵郑;崔红英;徐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钙剂对小儿肺炎恢复期治疗的作用

    近3 a来,我们选择症状、体征、肺部X线表现相近,年龄、病情相近的肺炎患儿(诊断按文献[1])96例,分为两组,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患儿于恢复期加用钙剂辅助治疗,起到了缩短病程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利臣;翟玮;秦爱华;丁晓霞;温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574例患儿血清维生素A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患病儿童维生素A(VA)营养状况.方法对574例患儿血清V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维生素A缺乏(vAD)总检出率79.8%.新生儿、1个月~、1 a~、3 a~、6 a~组VAD检出率分别为81.9%、82.4%、76.7%、70.7%、80.0%.各年龄组血清vA有显著差异(P<0.01).男女患儿VAD检出率分别为81.6%、和76.2%,两者差别无显著性(P>0.05).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眼部疾病、支气管哮喘、健康体检儿VAD检出率分别为84.9%、100.0%、91.0%、88.9%、90.0%、51.5%,各组血清vA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患病儿童VA营养状况不良十分严重,VAD可导致或影响多种疾病发生.

    作者:陈丽娜;瞿平;刘友学;李廷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