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峰
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A15-3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CA125单独测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21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1例卵巢恶性肿瘤的血清CA125、CA19.9、CA15-3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CA15-3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01),单独应用CA12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为78.57%,优于CA15-3和CA19.9.而以三项肿瘤标记物中的任意两项阳性为标记物诊断阳性时,准确性为85.71%,较CA125单独测定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CA125、CA15-3、CA19.9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以其中任意两项同时增高作为阳性标准,对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有一定意义.
作者:辛志敏;谢青贞;高云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内分泌治疗是各期乳腺癌全身治疗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作者于1982年10月至2001年10月为13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B超引导卵巢体表定位和经典的体表画线法卵巢定位,比较发现B超定位更准确,方便,还为放疗科及外科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韩东;刘汝玉;韩芍亭;李爱芝;谢毅;王雪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细针吸取乳腺肿物细胞学涂片的形态学分析,研究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Aspiration Cytology,简称FNA或FNAC)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1例乳腺疾病患者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涂片,用普通光镜对涂片进行形态学分析,作出细胞学诊断,并与术后病理学诊断作比较.结果本组病例细胞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在90%以上.结论FNAC对乳腺疾病具操作简便、诊断快速、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诊断方法之一广泛应用.
作者:王爱兰;朱传金;陆作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笔者报道了9例巨大肝血管瘤实施13次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栓塞治疗的经验.所用栓塞物为碘油一鱼肝油酸钠乳化液和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液,两者均为永久性栓塞物.9例栓塞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效果满意.认为对巨大肝血管瘤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蔡欣;李红阳;朱旭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全梗阻食管癌前程加大单次放疗剂量的可行性,使肿瘤尽快退缩,食管复通,患者能早日进食.方法21例全梗阻食管癌根据超分割原理,前程加大单次剂量:300 cGy/次,5次/周,DT 3 000 cGy/10次后改为常规分割至根治剂量DT 6 600 cGy,同时辅以对症支持疗法.结果全组病例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按三级分类法:甲级2例,乙级15例,丙级4例.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结论对全梗阻食管癌前程加大单次剂量放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综合治疗可使食管早日复通,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进而可以顺利完成根治性放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率.
作者:苏锡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肺源性脑转移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研究38例肺源性脑转移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在30~74岁之间.其中5例转移性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20例为腺癌,12/20为乳头状腺癌;5例为腺鳞癌,7例为鳞形细胞癌,4例为燕麦细胞癌,2例为不典型类癌;5例乳头状腺癌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K(5/5)和CEA(4/5)为阳性;电镜显示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化潜能.结论肺癌中腺癌更易发生脑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在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具有异质性.
作者:朱世海;陈建华;张新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36例上腔静脉综合征放射治疗的观察和分析,以探讨其佳治疗方式.方法本组常规剂量治疗20例,大剂量治疗16例.结果大剂量组3天缓解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总缓解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剂量冲击疗法是快速缓解上腔静脉综合征较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飞;刘阳晨;叶宏勋;周绍兵;赵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40岁.因右髋部疼痛1月加重10天,于2001年2月23日入院.
作者:袁雪芹;程艳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放射治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年6月至1995年12月64例喉癌放射治疗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总5年生存率45.3%,其中单纯放疗为43.8%,术后放疗为50.0%(P>0.05).单纯放疗声门癌的5年生存率62.5%优于声门上区癌的25.0%(P<0.01),Ⅰ、Ⅱ期5年生存率56.7%优于Ⅲ、Ⅳ期的22.2%(P<0.05).结论影响喉癌放射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原发灶部位和临床分期.
作者:黄国栋;邹浩元;刘建华;肖叶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各期乳腺导管癌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72例乳腺导管癌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行乳脾癌改良根治术44例(61.1%),术后效果均满意,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大多数Ⅰ、Ⅱ期乳腺导管癌和部分Ⅲ期乳腺癌病人,肿瘤或淋巴结融合已侵犯胸肌、肿瘤距胸肌近或肿瘤位于乳房深部,或乳腺小而肿瘤大时,Halsted根治术仍是可采用的术式.
作者:沈飚;许广照;张爱平;卫建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1993年8月~2001年6月,为14例脊椎原发高危恶性肿瘤病人采用介入性化疗和栓塞,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孙庆龄;程明芝;邹咏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化疗联用地塞米松及单独化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联用地塞米松化疗前后和46例单独化疗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活性.结果联用地塞米松组化疗后CD8+、NK细胞差值下降明显(P<0.01),CD3+、CD4+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会加重化疗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松祥;吕杰青;单水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讨论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自1975年12月至1997年12月期间施行的5 47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后并发的6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62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中,经治疗护理,治愈50例,治愈率为80.6%,死亡率仅为19.4%,死亡率明显低于其它有关报告.结论我们认为,用亲切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做好患者的生活和心理护理,取得病人及亲属的积极配合,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和空肠造瘘维持营养是治疗、护理该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一红;孙平;原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以DDP为基础治疗食管癌有效率在40%以上的化疗方案计有20余种[1].目前增效化疗已在食管癌治疗中显示出了50%~70%的较高疗效,其方案的组成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阳;王瑞林;樊青霞;王留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途径给予肠外营养与化疗的疗效.方法对42例消化道多种恶性肿瘤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A、B、C三组,分别行门静脉置管化疗+营养(15例)、门静脉置管化疗(15例)、外周静脉插管营养或化疗(12例).结果A组输注营养后恢复良好,仅1例出现门静脉炎,术后11例随访,5例术后1~3年死亡,6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肝转移.B组术后2例死亡,有10例随访4~5年无肝转移.C组术后有2例分别出现导管周围皮肤感染及吻合口瘘,5例术后6个月~3年出现肝转移,仅2例随访3~5年尚健在.结论经门静脉途径给予营养,符合生理,减少了并发症,经门静脉导管给予化疗,又可预防术后肝转移,具有一管二用、一举两得的作用.
作者:赵登秋;张建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身化疗加腹腔灌注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C)对晚期胃癌腹腔转移复发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LFHD方案治疗具有腹膜转移的Ⅱ~Ⅲ期胃癌术后病人30例(治疗组),用法:醛氢叶酸(kucovorin,LV)0.2/次iv,d1~5,氟脲嘧啶(Fluorouracil,5-Fu)500mr,/m2,iv,d1~5;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8 mg/m2,iv,d1~5;顺铂(Cisplatin,DDP)80mg/m2+NS 2000ml(39~40℃),IPC,d,以上28d为1个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DDP改为静滴.术后1.5年用2~3疗程.并与同期单纯静脉化疗病人42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1、2及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0%,63.3%及56.7%,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35.7%,23.8%及21.4%)P<0.05;治疗组重度恶心、呕吐及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8/30及1/30)较对照组(31/42及12/42)显著降低(P<0.05),但腹膜炎及腹痛的发生率(30/30,30/30及0,6/42)显著增高(P<0.05).结论腹腔灌注化疗可提高晚期胃癌病人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腹腔灌注化疗可引起腹膜炎及腹痛,应给予适当防治.
作者:乔华;徐红燕;霍玉洁;孙淑芬;包兴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在65例胃癌、25例胃癌前病变及20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胃癌E-cad异常表达率(53.85%)显著高于胃癌前病变(24.0%),E-cad表达异常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E-cad表达正常的胃癌病人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表达异常者(P<0.05).结论E-cad基因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E-cad表达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转移潜能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于会明;刘运芳;石永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心包内置管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白介素Ⅱ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17例,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人心包腔,基本排尽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及白介素Ⅱ.结果17例中6例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结论此方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安全有效.
作者:吴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VC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效及合理性.方法对1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VCM方案治疗,进行各项指标观察.结果副反应小,HCG下降快,临床治愈率达94.4%.结论VCM方案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孟建辉;翁广兰;杨爱云;周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合理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对97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率37.1%,转移度14.4%,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深度和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6%,(13/36)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54%(33/61).结论食管癌术后应该辅助综合治疗.
作者:章国芬;蒋锡初;常建华;贺蓓娃;胡玉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