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文;张淑兰;王丹波;姜丽红
目的 了解我院小儿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分布及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多种病因就诊患儿的血液、尿液、大便、伤口分泌物等标本429份进行细菌培养,并采用K-B法对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12种抗生素进行药物低抑菌浓度分析.结果 小儿大肠埃希菌的感染部位主要见于伤口、肠道、泌尿道;抗生素耐药率依次分别为氨苄西林90.0%、头孢唑啉79.5%、头孢呋辛75.9%、美洛西林69.7%、庆大霉素63.0%、阿米卡星7.8%等.结论 大肠埃希菌仍是我院小儿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茵之一,且对多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耐药,临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刘玉华;何凤屏;罗君;刁诗光;王江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盐酸多塞平(多虑平)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抗抑郁治疗中毒较为少见.现将临床工作中大剂量纳洛酮抢救的1例典型多塞平中毒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向龙;岳红霞;于明克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近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因环境温度升高而导致中暑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增加.近研究表明,老年人、婴幼儿、合并慢性疾病者以及户外强体力劳动者重症中暑的发病率较高,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可达20%~70%[1].
作者:刘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结肠憩室的发病情况、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9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内镜表现和伴发病.结果 139例结肠憩室患者中,以61~70岁患者为主(28.8%),男女发病比例为1.9:1;发病部位在右半结肠患者所占比例高(58.0%);单发憩室49例(35.2%),多发憩室90例(64.7%),直径在2-5 mm;伴发症中以结肠息肉多(46.8%).结论 结肠憩室发病高峰在60~70岁,右半结肠为好发部位,且多为多发憩室,容易伴发结肠息肉.
作者:姜洪华;周福生;黄春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24岁,于20年前因右足踝部皮肤烫伤后未予正规治疗,伤口愈合后患者经常搔抓.此后患处皮肤增厚、皲裂、糜烂及渗出,时轻时重,曾在多家医院诊为慢性湿疹,给予口服药、外用药及光动力疗法,效果均不佳,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好,肺、心、腹未见异常.
作者:常冬青;王庆伟;王文岭;杨蓉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使得影响血小板形态、积聚和活化功能的抗血小板药在不断地发展,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作为干预血小板生物学行为的一个途径,可降低高危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突发远端血管阻塞,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或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文旨在介绍其临床应用评价和应用原则.
作者:张石革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设备的应用日益普及,但随之而来的与空调相关的中暑日益增多.从南京市近十年高温中暑病例的职业分布来看,长期在空调环境下作业的人员发生中暑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1].
作者:茅志成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2(17BHSD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在位与异位内膜的表达与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因内异症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行子宫切除的分泌晚期子宫内膜,分别为内异症组和对照组研究标本.RT-PCR检测两组在位子宫内膜与卵巢巧克力囊肿17βHSD2 mRNA表达.结果 内异症组28例,对照组15例在位内膜17βHSD2 mRNA呈阳性表达,两组在位内膜17βHSD2 mRNA表达情况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8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7βHSD2 mRNA全部呈阴性表达,与配对在位内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缺乏17βHSD2与内异症发病有关.
作者:吕艳文;张淑兰;王丹波;姜丽红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双虎清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双虎清颗粒(24g/次,2次/d)和乙肝清热解毒冲剂(20 g/次,2次/d)温开水冲服.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及血尿便常规、尿素氮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症状恢复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BeAg、HBsAg、HBV-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双虎清颗粒可有效治疗乙型肝炎,改善其症状,抑制病毒复制,恢复肝功能.
作者:侯宪聚;唐先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但是其与肝脏疾病的关系目前还无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幽门螺杆茵感染与慢性肝病、肝性脑病及肝癌等肝脏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静;费晋秀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矿井下高压电烧伤的现场急救和临床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致残率,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减轻伤痛.方法 2002~2006年对38例矿井下高压电烧伤患者,旱期积极现场急救,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接受早期液体复苏,纠正休克,保护心、肾、脑等重要内脏,按电烧伤创面进行临床分型,早期行切痂、削痂、自体皮片移植覆盖和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挽救肢体功能,恢复外观形态,减少烧伤毒素吸收再损伤.结果 本组38例患者经过治疗无一例死亡,其中36例患者治疗后生活完全自理,受损伤肢体功能和外观恢复良好(I型8例,Ⅱ型14例,Ⅲ型4例);1例Ⅲ型肢体电烧伤外观恢复良好,功能恢复较差,需要功能重建;1例Ⅳ型肢体电烧伤肢体无法修复,早期截肢,经安装假肢,生活亦能自理.结论 矿井下高压电烧伤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现场急救,正规系统的临床治疗可得到满意治疗效果,愈后致残率、病死率较低,对保护矿工生命和提高愈后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立荣;高贵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生日贺卡每年12月27日我都会收到我的保险公司代理人送来的生日贺卡,除了祝我生日快乐外,还会送给一张本地冰淇淋店的优惠券.每年我都很期盼这张生日贺卡.
作者:Sanford J.Brown;周淑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肾盂切开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鹿角型肾结石的临床体会.方法 采用肾盂切开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18例鹿角型肾结石患者,观察其效果,并进行总结.结果 14例均成功取净结石,余4例因肾实质变薄,采用肾皮质切开直视下气压胆道碎石而成功取石.术中未发生大出血.平均住院时间14d.肾功能不全6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2例明显好转.随访半年未出现肾盏积液.结论 肾盂切开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鹿角型结石,避免了损伤肾、肾盂、大血管而并发大出血的危险.保护了肾功能,是一种治疗鹿角型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文科;郑宏;周时湘 刊期: 2007年第14期
重症中暑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发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中暑发病时间与发生MODS间隔的时间短,有时中暑后数小时即可发生MODS,但早期症状隐匿;(2)必须达到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才能并发MODS;(3)中暑并发MODS的首发器官无一定规律,生活性的中暑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为首发症状的MODS较为常见,而生产性的中暑如剧烈运动的年轻人往往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竭(ARF)、肝功能障碍的顺序出现;(4)与其他病因引起的MODS一样,中暑并发的MODS导致的器官功能衰竭是可逆的,在病因及病情得到控制后,器官功能大多可以恢复.
作者:钟正江;胡星星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干预的胆道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十二指肠镜在胆道术后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24例,结石残留12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取石成功率为94.4%.3例胆漏患者中1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鼻胆管引流,1例鼻胆管引流治愈,1例内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明确诊断后开腹手术治愈.4例胆总管损伤狭窄患者中2例行鼻胆管引流后,经再次手术治愈,2例置入塑料胆道支架,症状消失.4例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3例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后症状消失,1例无效.3例盲袢综合征患者中括约肌切开术后症状改善.ERCP发现遗漏胆总管下端肿瘤3例.十二指肠镜术后并发胰腺炎2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5.36%,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胆道结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残留是内镜干预常见的适应证,十二指肠镜治疗部分胆漏和胆总管良性狭窄有效,对胆道术后遗留病变的识别和处理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倪雷;张家裕;曹亦军;王钦尧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23例妊娠中晚期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15例,保守治疗8例.23例中先兆早产2例、早产3例、死胎1例、先兆流产2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应加强对妊娠中晚期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认识,早期准确诊断.对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嵌顿、胆源性胰腺炎应积极手术治疗;而对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应个体化,合理的手术治疗不会增加流产、早产率及胎儿与孕妇的病死率.
作者:郑艳萍;董汉华;刘习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电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3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B组:电针剌治疗)、帕罗西汀组(C组:帕罗西汀治疗)和研究组(A组:电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各评定1次简易McGill疼痛量袁(SF-M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缓解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PRI总分、VAS得分、PPI得分、HAMD总分和HAMA总分,从治疗第1周末起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从治疗第2周末起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PRI总分、VAS得分从治疗第1周末起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I得分、HAMD总分、HAMA总分从治疗第2周末起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少.结论 电针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可以显著控制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且比帕罗西汀单独治疗起效快.
作者:黄学军;罗仁浩;汤姿英;何志屏;龚梅恩;刘月婵;刘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读者个人拥有文献的能力与对文献信息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解决矛盾的好方法是多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期刊、视听资料、数据库等,其中以图书和期刊为主,它们依据一定的规则排列,便于读者查询与利用.
作者:李蓓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人体各脏器的机能随年龄的增长而日趋降低、退化,内环境稳定性失调,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抵抗力下降,从而对高热的适应能力减退.故老年人在夏日气温高、湿度大及空气对流缓慢时易发生中暑,且病情危重、病死率高[1].
作者:戴国强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