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卫;张建青;莫小青;卢小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儿童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的重要议题和优先领域,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等问题已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吕军;陈刚;张德英;刘英涛;张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血小板的数量与其聚集、黏附和释放功能密切相关.血小板的功能异常促进了与内皮细胞的黏附,造成内皮损伤和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在血液性疾病及输血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的检测及方法学的研究将为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范厚臻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颈源性肩背痛(Cervicogenic Shoulder and Backache)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一类疼痛性疾病,主要以颈神经受累后所致的肩背部肌肉或软组织疼痛为主.特别是当病变严重刺激或压迫邻近神经根和硬膜囊时可产生头、颈、肩、背、上肢等相关部位感觉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郑宝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室出血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2004年8月26例外伤性脑室出血患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结果保守治疗6例,单纯脑室外引流14例,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及侧脑室外引流6例;7例死亡,4例重残,3例中残,12例恢复良好.结论对外伤性脑室出血患者,根据个体化原则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赵炜;张靖原;潘树茂;关茂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其发展过程为瞬息之间、几小时或几天,原因不明.本病虽经积极治疗,均不能使听力完全恢复,且助听器对此类耳聋帮助不大.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突发性聋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叙述突发性聋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作者:唐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影响心搏骤停(CA)心肺复苏(CPR)有效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CA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心搏骤停前基础疾病、电除颤开始时间、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人工呼吸开始时间等.结果87例CA行心肺复苏患者中,49例复苏有效(56.3%),38例复苏失败(43.7%);复苏有效组与复苏失败组患者的病因分布、年龄、电除颤开始时间、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人工呼吸开始时间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上腺素首次应用剂量为1 mg,以后重复时增加剂量,复苏有效组中有21例应用,复苏失败组中有9例应用.结论原发疾病、患者年龄、电除颤开始时间、CPR开始时间、CPR持续时间是影响CA患者CPR有效率的重要因素;立即建立人工循环并将肾上腺素用量与用药时机有效结合是提高CPR有效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孝钦;王兴祥;丁晨彦;周尔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正确诊断率约为70%.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外,心电图检查是院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决定性手段,这是由于多数基层医疗单位不能在院前急救时行心肌标志物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标志物改变多出现于发病数小时之后,若依赖于上述检查可能延误绝大多数患者的早期急救.因此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心电图诊断知识至关重要.
作者:冯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病例简介患者,男,62岁,主因右股四头肌肿物伴疼痛10 d入院.入院前10 d,患者因下肢活动过量(快步行走)出现右大腿肌肉疼痛,呈持续性胀痛,可耐受,近1周来疼痛加重.右股四头肌出现局部包块,增长迅速,无发热,右下肢有沉重感,膝关节屈膝受限,当即行超声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股间肌(股直肌深层)内有3.0 cm×2.0 cm×1.5 cm实性肿物,考虑为恶性肿瘤(横纹肌肉瘤).既往史:1型糖尿病9年,餐前注射胰岛素30 U,3次/d,但血糖控制未达标.高血压10余年,每日服络活喜2.5~5.0 mg,血压控制较满意.
作者:张素敏;富京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综合征现称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以瘙痒、黄疸为主要症状,并有胆酸、肝酶升高等生化指标异常.该病孕妇预后良好,但易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使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大大增高[1].对该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兴会;艾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下位胸神经后支卡压对腰部疼痛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80例下位胸神经后支卡压致腰部疼痛的患者,采用铍针松解治疗.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380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指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经1~12个月的随访治愈205例,显效65例,好转95例,无效15例.结论铍针治疗下位胸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安全、简便,疗效确切.
作者:冯德荣;贺宜春;许琼瑜;黄宇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医院信息系统概述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以满足所有授权用户对信息使用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
作者:方红;吕顺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隔姜灸关元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运用薄片鲜姜置关元穴上,上置艾柱施灸.结果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显效43例,有效46例,无效11例.结论隔姜灸关元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简便,疗效良好.
作者:顾小燕;王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评分及血清酶谱检测对早期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1月~2005年6月51例行手术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及50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SIRS评分,并分析其血清酶谱的改变情况.结果绞窄性肠梗阻和单纯性肠梗阻患者SIRS评分及各项血清酶学指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SIRS评分≥2,且血清酶谱有2项以上改变者在两组患者中分别为72.55%、2.00%.结论绞窄性肠梗阻患者SIRS评分、血清酶学改变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结合二者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且可以降低假阳性率,对手术指征的掌握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彤;伍晓汀;周业江;李月春;范伟;黄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4年11月~2005年10月,作为中法医疗急救合作交流项目(一期)的成员之一,我在法国巴黎紧急医疗救助中心(SAMU)进修、工作一年,与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的整体概念和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直接接触,亲身投入其急救工作,并接受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法国院前急救体系有了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深刻体会到其机制的灵活性与先进性.
作者:张玲;卢献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肝纤维化机制的阐明,越来越多的影响肝纤维化形成的因素已为临床所认识,白介素作为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既是重要的炎症介质,又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通过调节肝脏炎症及免疫作用而影响肝纤维化的进程.已证明IL-1、IL-6、IL-8具有明确的促肝纤维化作用,而IL-2、IL-10则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还有数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白介素,如IL-4、IL-5、IL-12、IL-13等,其作用机制复杂,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霞;姚希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伴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肝脏移植成为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有效方法.肝移植手术创伤大,并且终生需要抗排异治疗,健康教育是肝移植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护理程序的运用可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自2003~2005年7月共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24例,现将护理程序在肝移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俞培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珠海市银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出品的试剂盒检测198例支原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耐药性.结果198例支原体感染者中解脲脲原体阳性142例(71.7%),人型支原体阳性17例(8.6%),二者混合阳性39例(19.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解脲脲原体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3.4%、61.3%、54.9%,对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8%、4.9%、6.3%.结论解脲脲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临床治疗时应首选克拉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
作者:林君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根据2000年罗马Ⅱ诊断标准,消化不良是指集中于上腹部的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疼痛或不适.不适是一种主观感觉,并非疼痛,但可包括多种症状,如进食后早期出现饱腹感或上腹部胀满.患者常出现(>1次/周)胃灼热或酸反流症状即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美国胃肠病学会及其实践资料委员会制定的消化不良诊疗指南如下.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系统调研发现,影响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障碍体现在国家政策缺位、区域政策失调、卫生服务管理和提供方乏力、需求方需求层次的制约、对非法接生的打击力度不够等5个方面.对此提出了加强流动人口宏观管理、积极营造关心尊重流动人口的社会环境、明确社区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健康教育转变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和健康观、降低流动人口接受妇幼保健服务的经济门槛、提高流动人口妇女住院分娩率、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管理、加大对非法行医与非法接生的执法力度等建议.
作者:吕军;陈刚;张德英;刘英涛;张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病例简介患儿,女,7岁.主因鼻出血后出现颜面水肿3 d于2005-12-07入院,患儿于3 d前因鼻出血后出现颜面水肿,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予止血药对症处理(具体用药不详),未见好转,转入我院.入院查体:腹稍膨隆,移动性浊音可疑,双下肢无水肿,双侧巴氏征、克氏征阴性.
作者:李兰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