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中西医机理研究述略

高颜华;张会琴;赵峰;王改仙;周铭

关键词:糖尿病并脑卒中, 中西医发病机理, 研究述略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研究的中西医概况.方法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述略.结果 西医只针对高血糖及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的影响进行综述,中医相关研究从古代、现代及近代研究状况进行较全面的综述.结论 中医对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论述较少且欠前瞻性、大样本、系统性研究,故今后我们可以参考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统计学等方法,拟用大样本前瞻性的统计学调查,开展糖尿病并发脑中风的中医证候研究是今后研究方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鼻息肉手术病人的临床分析

    鼻息肉(nasal polyp)以鼻塞日久,鼻窍内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触之柔软而不痛的赘生物,有碍气息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项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①过敏性息肉.②炎症性息肉.③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作者:韩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尿病继发褥疮感染的护理体会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使褥疮难以愈合,是治疗及护理上的一大难题,无论对病人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是一种繁重的负担.我科于2008年~2009年收治8例糖尿病并发褥疮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云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连花清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连花清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测定连花清瘟胶囊对5种验证菌株的回收率,并对控制菌的检查法进行验证.结论 本品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细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限度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王丽环;李素霞;王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治疗重症肩周炎30例

    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和臂从神经阻滞麻醉行肩关节松解治疗重症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0例重症肩周炎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静注芬太尼0.5ug/kg,丙泊酚1~2mg/kg,意识消失后行手法肩关节松解.B组1.5%盐酸利多卡因10ml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完善后行手法肩关节松解.观察MAP、HR、、SPO2,记录两组治疗所用时间,自行离院时间,病人对疼痛的主观感受.疗程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一疗程后,A组治愈率为90%,B组93%,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过程所用时间A组(7.3±2.1)min,B组(17.5±5.2)mim,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能有效安全地完成肩关节松解,治疗重症肩周炎,技术操作简单,较适合门诊开展.

    作者:刘波涛;陈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联合用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20例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麻黄碱地塞米松滴鼻液,地塞米松,通窍鼻炎胶囊)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0例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口服地塞米松,通窍鼻炎胶囊,鼻部滴用麻黄碱地塞米松.逐周减量,连续4周.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一年,显效87例(72.50%),有效28例(23.33%),无效5例(4.67%),总有效率达到95.83%,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利平;杨子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肢体手术中自动气压止血带的应用分析

    自动气压止血带是有效的止血器械,用于肢体手术,大限度地制止创面出血.为了创造无血手术术野常需要使用气囊止血带,可以减少手术中失血,便于手术操作,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但使用不当则可发生止血带副损伤,严重者可引起肢体肌肉坏死或神经损伤.我院自2007年以来,268例使用自动气压止血带,进行术中止血,临床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杨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根管治疗一般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三个步骤,缺一不可,然而在临床治疗中传统治疗方法耗时长,次数多,患者有时不能按时复诊,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提高疗效,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近几年推出一次性根管治疗新理念,我们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探讨其临床疗效.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周围性面瘫避风措施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周围性面瘫采取保暖避风措施后,对面瘫恢复的影响度.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防治措施的依据.阐述周围性面瘫需要避风的重要性.方法 避风组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严格采取避风措煎.门诊自然组,不刻意避风,居行条件同发病前.结果 避风措施是周围性面瘫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

    作者:韩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明确丹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 丹参为中医活血化瘀代表药,含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上已被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并且疗效显著.结论 丹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广阔前景.

    作者:马美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血液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甲亢分为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三种.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对中度以上的甲亢仍是常用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能使90%~95%的病人获得痊愈,但尚存不足之处.

    作者:李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折裂牙的原因及保存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完全性折裂牙的保存治疗疗效,探讨如何提高完全性折裂牙的保存治疗成功率.方法 完全性折裂牙50例52颗,对每颗牙牙折裂隙彻底清创,牙冠外带环固定、根管治疗、裂隙封闭、内固定、冠修复.结果 52颗患牙中,失败拔除1颗牙,好转5颗牙,成功46颗牙.结论 完全性折裂牙经过完善的综合治疗,患牙可得以保存.

    作者:于晓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牙空管药物疗法的临床研究

    乳牙根尖周炎是儿童口腔的多发病,主要由龋病、牙髓病继发而来.空管治疗术是治疗根尖周炎的一种方法.采用空管药物疗法,操作简单迅速,治疗乳牙牙髓坏死、坏疽和急慢性根尖周炎.我科对牙髓坏死、坏疽、急慢性根尖周炎的儿童乳牙采用空管疗法,其中资料完整者200例,共228颗乳牙,经临床、X线牙片观察,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苑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从体质辨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观察

    目的 以体质辨识为切入点,通过辨体与辨病、辨证相结合,探讨COPD稳定期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从而为COPD稳定期规范化方案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筛选符合临床证候诊断标准的患者180例,通过疾病、中医证候、症状疗效等判定,经统计学处理分析,评价COPD稳定期规范化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达80%,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82.8%,症状疗效评价总有效率88.3%.结论 从体质辨识治疗COPD稳定期方案有效,简便易于执行.疗效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方案经济,依从性好.

    作者:仕丽;王檀;张海洋;赵东凯;张丽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结合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过敏性鼻炎136例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结合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已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36例,应用射频进行1~2次治疗同时结合中药辨证治疗1个月.结果 136例患者经治疗显效112例,占82.4%;有效12例,占8.8%;无效12例,占8.8%;总有效率为91.2%.结论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过敏性鼻炎视野清晰,方法简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后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杨波;高丽华;宋玉;成福香;杨岩;付春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个性化的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人工气道的建立是保证患者生命的首要环节,而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在于气道湿化.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预后.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护理探索和研究的重点.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选取32例因不同原因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湿化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灿花;赵先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青光眼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尤其是对此病导致的视网膜、视神经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特别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的一种眼科疾病.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视力会迅速下降,严重者数日内失明.笔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痊愈.

    作者:张春燕;潘健;陈洪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微波治疗炎症性疾病100例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微波治疗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中,痊愈90例(90%),好转6例(6%),无效4例(4%),总有效率96%.结论 微波治疗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袁忠阳;张克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齐刺法临床运用概述

    齐刺法是一种传统的针刺手法,其操作特点是:在病变部位的正中直刺一针,再在其左右(上下)各斜刺(直刺)一针.由于三针齐下,故名齐刺,又叫三刺.由于多针齐下作用于患处局部,可以增强针感,疗效较单针刺法更显著.现将近年来齐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婉容;杜建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46例疱疹性龈口炎临床分析

    疱疹性龈口炎(口腔溃疡)是一种由单纯性疱疹病毒(Herpessinaplex)引起的感染,涉及口腔、咽喉及脸部.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常见于6个月至5岁的幼儿,而成人及较大儿童也会感染此病.儿童一旦受到感染,便会成为带菌者,病毒潜藏在身体内,偶尔又会出现在口唇,称为冷溃疡.疱疹性龈口炎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呈急性发作,病程1~2d后出现水疱、溃疡、糜烂,影响患儿的饮食及睡眠[1]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对患儿进行治疗,可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苑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甲亢常用的有效方法,但术后仍有一定并发症,个别病例可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较多,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手术中止血不确切,引流不充分,操作不慎导致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现将对甲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颜世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