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徐慧明;朱永志
灸法适应证广,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部分病症疗效可靠,受到医生和广大病患者的喜爱,它除了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还有养生、保健的作用,随着近年来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加强,使传统灸法大有复兴之势.笔者根据临床传统灸法和现代灸法的对比,感觉传统灸法的优越性和神秘之处,但由于大量使用艾灸致使烟雾影响了医务人员呼吸道发病率增加,在目前针灸治疗中具有防范意识的医务人员并不多,而如何在施灸过程中防止过量吸入烟雾导致医生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在目前的报道中没有总结,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传统灸法的基础提出了一些改良方式,提高了施灸的温热效应和治愈率,同时对于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提出了新的看法,希望通过这个办法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繁忙中注重健康,也希望医者注意施灸后病人的调摄,它对施灸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泽泻汤治疗晕车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严重晕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乘车前服用泽泻汤.结果 泽泻汤对晕车症状的有效改善率为73%,无效为27%.结论 泽泻汤对晕车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华;薛丽君;刘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中医辨证与施护治疗消渴的治疗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渴68例,不同的病例采用相应的中医辨证与施护措施.结果 68例患者经过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与施护,收到了满意疗效.结论 在消渴的治疗护理中,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予以辨证旌治与施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彭云兰;袁晓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机体对某些特异性过敏原如冷空气、油烟、花粉、灰尘、螨虫、真菌、化学制剂等敏感性增高而发生在鼻腔黏膜的一种变态反应.以引起发作性鼻痒、连续喷嚏、流涕、鼻黏膜肿胀为特征的鼻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男女均可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工作.
作者:高丽华;杨波;孙盛;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台湾学生因学历背景及专业素质的特殊性,在针灸学习中有其自身的特点.在针灸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因材施教.针对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明确带教要求,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针灸实际操作,可以提高台湾学生的实践针灸技能.同时带教老师要提高自身的临床水平,顺利带教出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合格的中医学研究生.
作者:李万瑶;胡赟;杞锦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白术内酯Ⅲ的制备工艺.方法 用乙酸乙酯浸泡结合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白术内酯Ⅲ,用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经鉴定后为白术内酯Ⅲ.结论 该提取分离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收率较高.
作者:王小珍;李熙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根管治疗是针对牙齿、牙髓、根尖病变的一个治疗过程.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坏死物质,进行适当的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根管治疗一般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三个步骤,缺一不可,然而在临床治疗中传统治疗方法耗时长,次数多,患者有时不能按时复诊,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提高疗效,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近几年推出一次性根管治疗新理念,我们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探讨其临床疗效.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鼻息肉(nasal polyp)以鼻塞日久,鼻窍内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触之柔软而不痛的赘生物,有碍气息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项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①过敏性息肉.②炎症性息肉.③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作者:韩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系统性护理措施对行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对其实施相应的系统性护理措施,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92.50%,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5),且产妇泌乳时间以及乳汁分泌量也得到较好改善(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不仅可以促进剖宫产手术患者更好恢复,还能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作者:邹小芬;王宝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已确诊的过敏性鼻炎120例患者,应用射频进行2次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经治疗显效80例,占66.7%;有效12例,占10%;无效28例,占23.3%;总有效率为76.7%.结论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过敏性鼻炎视野清晰,方法简单,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后疗效明显提高.
作者:杨波;高丽华;宋玉;成福香;杨岩;付春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新型可调Twin-block矫治器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1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52例9~13.5岁的骨性Ⅱ1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进行功能矫治.对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结论新型可调和传统Twin-block矫治器均能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生长,改善患者的软组织面型.
作者:梁晓龙;赵丽;赵暖;刘硕;胡永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血液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甲亢分为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高功能腺瘤三种.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对中度以上的甲亢仍是常用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能使90%~95%的病人获得痊愈,但尚存不足之处.
作者:李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尤其是对此病导致的视网膜、视神经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特别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的一种眼科疾病.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视力会迅速下降,严重者数日内失明.笔者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痊愈.
作者:张春燕;潘健;陈洪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起始剂量为3.125mg,bid,5d后加倍,目标剂量25mg/d,疗程6个月,另用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250ml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静滴,qid,使用2周.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情况,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复查时,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YHA分级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黄芪注射液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赵彩霞;丁香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食管异物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了解食管异物取出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8至2008年收治348例食管异物病人,采用表麻下异物取出术.结果 348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合并胸腔感染转胸科治疗外,32例较小异物入胃,其余全部取出.结论 食管异物为耳鼻咽喉科急症之一,虽尚不立即威胁生命,但仍需及时正确地救治,如处理不当,可带来严重后果.
作者:常建玉;仝照全;王金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牙列缺损、牙齿重度磨耗为老年人的口腔常见病.当两者并存时,除需修复缺牙,同时还要对磨耗牙采取矫形修复措施,这无疑增加了义齿设计制作的难度.如何恢复这类患者的垂直距离,重建咬牙合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20例重度磨耗老年患者采用不同类型的金属铸造牙合垫恢复咬合关系,抬高垂直距离,效果显著.
作者:殷丽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方法 了解中药材品种及多方面影响,分析存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重视饮片标准与药材标准的差异性并兼顾饮片的特点,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饮片质量.结论 加强中药饮片监管的技术保障,建立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监管档案,提高职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作者:孙静;杨林;程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人工气道的建立是保证患者生命的首要环节,而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在于气道湿化.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预后.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护理探索和研究的重点.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选取32例因不同原因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湿化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李灿花;赵先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在方证对应原则指导下,运用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例举消化性溃疡四逆散证、半夏泻心汤证、大建中汤证,述说中医治病应不拘泥于现代医学病名诊断,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方药对应才能效如桴鼓.
作者:宋银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口服中药加直肠给药、微波照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对2007年2月至2010年3月60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0例,治疗组采用直肠给药加口服中药、微波照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对照组仅口服中药.结果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有效.结论 综合治疗较单纯口服中药疗效显箸,方法简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唐海燕;孙立军;张帆;陈玉琼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