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将保健品当药吃

王炳彦

关键词:
摘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莫将保健品当药吃.保健食品只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辅助方法,起到对人体代谢“帮忙”的作用.因此,保健食品的使用范围没有严格限制,患者能吃,健康人也能吃.只不过有些保健食品仅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人群使用罢了,如延缓衰老之品适用于中老年人,促进生长发育之品适用于少年儿童,减肥之类适用于肥胖者等.
健康向导杂志相关文献
  • 莫将保健品当药吃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莫将保健品当药吃.保健食品只能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辅助方法,起到对人体代谢“帮忙”的作用.因此,保健食品的使用范围没有严格限制,患者能吃,健康人也能吃.只不过有些保健食品仅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人群使用罢了,如延缓衰老之品适用于中老年人,促进生长发育之品适用于少年儿童,减肥之类适用于肥胖者等.

    作者:王炳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六个坏习惯让女人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对女人来说是大病,一个女人要是内分泌不好,从她的外表就能看出来,这不是光打针吃药就能解决的事情,痊愈的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一般来说,内分泌失调患者会出现白发、乳痛、不孕、体重变化等现象.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内分泌失调呢?这往往是生活中日积月累造成的.那么,哪些习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作者:黄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西游健康新传之防治肝炎(上篇)

    作者:王炳彦;曲博;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内分泌疾病如何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儿科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传染性、感染性和营养性疾病逐渐得到控制,非感染性疾病的构成比逐年上升,特别是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越来越受到社会、家长、孩子及儿科医师的关注.儿童肥胖症、儿童性早熟、儿童糖尿病、矮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

    作者:唐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致准新人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新婚小两口们: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生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对夫妇美好的愿望.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将拥有爱情的结晶.如何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应该是你们关心的问题.在你紧张忙碌筹备婚姻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你和你的爱人是否已为此做好了身体的健康准备.为了对你们的婚姻、家庭及对方负责,请你们自愿接受婚前检查,表明以身相许、共同携手人生的态度和决心.

    作者:曲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具对健康的影响

    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用铁、铜制成餐具使用了,由于铁易产生铁锈、铜易产生铜锈,对身体不利,因此出现了瓷制食具,它光洁、坚固、耐用,也便于洗涤、消毒,不易沾染污垢和病菌,但也有它的缺点,这便是表面的一层釉的配方中铅的成分较多,如烧瓷温度较低,铅离子就易被食品溶出而危害身体.因此,必须设法把铅除掉.简易的方法,便是把新买的碗、碟用醋酸加10倍水煮2~3小时,使铅溶出就可达到除毒目的.

    作者:伊可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运动营养与健康

    吃和动是高质量生活的两个基本因素,身体活动(包括运动)不当和忽视合理的营养摄入,就不可能达到健康的目的.如果只注重活动而不补充营养,使体内的营养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久而久之,会影响细胞的修复,进而阻碍发育,危害健康.如果只重吃而不运动,那么,摄人的营养素就不能很好的代谢、转化,那就可能出现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变成胖子甚至引发疾病.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揭晓四个有关吃蔬菜的误区

    其实人们不难在生活中发现,一些所谓的“流传”下来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与之完全相反.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有关蔬菜的这些观点中,有哪些站在真理的这方.新鲜的蔬菜比冷藏的蔬菜健康的多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冷藏的蔬菜比那些“新鲜”的蔬菜更健康.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表明,蔬菜从菜地里采集后再运送到市场,营养已经开始在迅速流失了.在这个过程中,蔬菜中的维生素和天然抗氧化剂流失的速度非常快.

    作者:祁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世界防治肥胖日内分泌医生解读瘦身误区

    5月11日是又一个“世界防治肥胖日”,所谓“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随着夏天脚步的日益临近,减重又一次排上不少人的议事日程,否则轻薄的长衫再也无法掩盖腰腹间的赘肉.对生活优越的现代人而言,减重似乎成了永恒的话题,年年减重年年肥,究竟怎样做才能长久保持曼妙的身材,不为“三高”所扰呢?节食+运动?服用减肥药?采用红遍网络的阿特金斯减肥法?一日三餐严格计算热量?抑或是长痛不如短痛,选择减重手术?减肥那点事,知易行难,且听教授的盘点吧.

    作者:曲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要健康一生喜气扬(十一)

    活到老真好年幼的时候,你被交给了爹妈和老师,呵护在长者的怀里;成年的时候,你被交给了国家和社会,尽职在某处的岗位;老来退休,才把你还给了自己.日月由您安排,时光任您支配.以参加工作为起点,以离退休为终点,好比经历一场马拉松式的竞赛.而今既已超越终线,后来的路程,谁还计较进取的名次、谁还攀比升沉的荣辱、谁还记恨昔日的愤懑?年轻时跟命运的对抗,老来终于和解了.

    作者:黄立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别让车祸带走我们的幸福

    夜幕降临,散落在世界角角落落里的虫鸣声映着扇扇窗户里温暖的灯光,才得以让奔波了一天的劳累之心返璞归真.每扇窗户里都有着一段故事,或欢乐或忧虑,但只要和家人、和爱的人在一起,那便是不孤独的.孤独是可怕的,在偌大的世界里,没有人互诉衷肠、没有人牵挂依靠,心里细腻的一角便总是无处安放.

    作者:杨孝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痛经该如何办

    佳佳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目前已进入高考的冲刺阶段.六月初恰恰是月经来潮的日子,每逢来月经她都会很痛.为此,妈妈到处打听,如何能帮女儿度过这一难关.后来听人说,吃药可以推迟月经,她如获至宝,按照听来的方子买了不少药,有中药有西药,让佳佳服用.高考期间,佳佳的月经果然没有来……

    作者:郭述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骨折后一味静养不可取动起来康复锻炼很重要

    许多人都知道,骨折后需要静养.于是呢,很多人骨折后就躺在床上不动.但实际上,这是个误区.骨科专家们指出,骨折后真正要做的不是躺在床上不动,而是要积极动起来,进行康复锻炼,这样才能让自己恢复得更好.

    作者:黎淑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五个动作调节女性内分泌

    揉关元.关元是调节内分泌的要穴,能补元固气,去寒湿,调和内脏,早晚或者平时没事就揉一揉,顺序先逆时针,再顺时针,一般是36圈,当然多揉更好.抱膝蹲立.双腿弯曲下蹲,双手抱膝,脚掌平踩,掌握好平衡,下蹲的动作可以很好地按摩到腹部内脏,起到内在调节的效果.

    作者:梁慧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瑜伽对内分泌调节的功效

    大家知道,瑜伽练习对身心健康都是极其有益的.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更是会在瑜伽中受益良多,很多朋友在亲身感受后经常问起瑜伽为什么会对调节内分泌如此有效,下面,我们就简要地给大家作一说明.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内分泌系统.一个人的行为、情绪,甚至心理状态都和内分泌腺体的活动有直接的关联.

    作者:穆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隐形眼镜里的爱眼小知识

    当今社会近视人群日益庞大,尽管网络上充斥着各种隐形眼镜对人们双眼的负性消息报道,但出于美观或方便等原因,隐形眼镜依旧深受近视一族的青睐.可是,当隐形眼镜让你抛弃沉重的镜架,还你水亮明眸时;当隐形眼镜让你运动自如,尽情释放活力时;当你深深爱上它,不愿离弃时.你若对它不能有全面的认识,那么隐形眼镜可能就会悄无声息地伤害着你的双眼.

    作者:魏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调理五脏的佳时间

    晚上21:00-23:00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晚间23:00-次日凌晨1:00为胆的排毒时间,需在熟睡中进行.凌晨1:00-3:00为肝的排毒时间,需在熟睡中进行.凌晨3:00-5:00为肺的排毒时间.此即为何咳嗽的入在这段时间咳得剧烈,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早晨5:00-7:00为大肠的排毒时间,应上厕所排便.

    作者:玲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抗酸药晚上服效果更好

    问: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后不到半小时,就能感觉到胃里的酸水翻腾.堵在胸口,非常难受.有时候甚至会呛到气管,根本无法睡觉.医生诊断为胃溃疡,给开了抗酸药,让晚上服用,请问为什么晚上服用效果好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滚蛋吧肿瘤君——认识淋巴瘤

    2015年8月,励志喜剧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是根据漫画家熊顿的同名作品改编的,而这也是她真实的抗癌经历.熊顿所患的肿瘤即是淋巴瘤,她的乐观幽默、与肿瘤抗争的精神也感动了无数观众.人们在痛惜她离世的同时,也不禁发问:淋巴瘤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肿瘤?得了这个病一定会像熊顿那样死亡吗?

    作者:张凯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步行多的人不易患糖尿病

    近来一项研究称,在患糖尿病风险高、运动少的人群中,那些每天尽可能多地步行的人,出现血糖失调问题的概率较低.为了更好地了解走路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让1 800多人佩戴了一周计步器,从而计算他们每天通常走多少步.在这些被调查者中,约四分之一的人被认为运动量很小,每天走路不足3 500步,约半数的入每天步行不超过7 800步.一英里大约需要走2 000步,专家建议,每天应该步行不少于10 000步.

    作者:冀俊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健康向导杂志

健康向导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