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偏头痛是一种伴有神经系统和非神经系统表现的反复发生的头痛综合征.流行病学显示,中国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发病率为79.7/10万[1],女性高于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5~55岁.偏头痛发作虽不能猝然致命,但长期反复发作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
作者:佟秀芳;才迎春;刘祝贺;唐立朋;吕文勇;高二廷;杨海春;姬晓云;王智慧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襄肿及瘢痕.本病发病率较高,约占皮肤科就诊患者的15%,女性发病早于男性,一般在12岁左右出现粉刺,丘疹和脓疱大约在16岁左右出现,炎症、囊肿、结节出现的时间为16~20岁,2%~7%的患者可能会遗留瘢痕[1].
作者:刘臣;曲生明;杨燕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硝普钠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血管扩张使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因而有降血压作用.血管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均减低,心排血量改善,故对心力衰竭有益.
作者:李剑颖;伊献丽;袁泉;宋岗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1993年法国Assicot等发现的一种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炎症标志物,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细菌感染等疾病的实验指标,它有助于临床感染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作者:王玉芳;孟凡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以春秋季节常见[1].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经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患病[2].
作者:李杨;杨建宇;许继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为大面积种植辛夷提供预防参考.通过对全国辛夷种植中出现的常见病害的收集和整理,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的方法.中药种植过程当中的病害只要加以预防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只有有效的进行控制就能够稳定产量,提高产量,进一步提高辛夷的品质.
作者:吴杰;马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现代的消渴病其发病特点,发病的关键与脾失健运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机制胰岛素抵抗与脾密切相关.消渴发病与饮食不节、年老体虚、情志失调、劳逸失常、体质因素有关,脾运失健是其重要病机之一.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调脾,包括健脾助运、理气调脾、健脾益气、祛湿运脾等.
作者:叶彬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绞痛(angina pect.ris)为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类型,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常放射至左臂内侧或咽喉、颈项,兼见胸闷、呼吸不畅、汗出等症.目前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两大类.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用西医方法,加用中药辨证内服汤剂,外用中药汤剂涂擦、溻渍、中药浴,辅以情志护理,饮食指导,观察4周,比较2组之间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效70%,无效30%,治疗组有效90%,无效10%,经χ2检验(P<0.05),2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嫚凌;孙艳;李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慢性宫颈炎中多见的病理改变,不洁性生活、流产、分娩、手术操作等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后,细菌、病毒等侵入引起感染,是其主要诱因.本病是癌前病变的高发因素[1],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有效治疗宫颈糜烂,对维护妇女健康,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我们采用加味易黄组方治疗湿热蕴结型宫颈糜烂102例,并与应用微波治疗者10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士梅;苑金藏;杜学慧;王九一;王万方;潘康宁;韩学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常普通人理解的继续教育,是针对学校正规教育结束之后的成年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或持续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由于社会成员竞争甚至是生存的需要都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有了深刻认识.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simple obesity)的临床疗效,并通过MRI对患者腹壁皮下脂肪含量(SA)和腹腔内脏器脂肪含量(VA)的改变进行监测,从而探讨MRI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过程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0例患者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治疗组(电针+耳穴组)、对照组1(电针组)和对照组2(耳穴组)各50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SA及VA的改变.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6%,对照组1为65.91%,对照组2为67.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BMI、VA及SA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显着,并且把磁共振引入到减肥疗效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作者:马朝阳;李海新;万文俊;王艳富;涂茜;欧阳赛;李甘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为主、视觉刺激综合训练为辅的疗法,治疗各类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伊犁州中医医院眼科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门诊弱视儿童,对资料较完整的775人,1334只眼,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脾胃虚弱型占弱视儿童发病的76.3%,肝肾不足型占弱视儿童发病的23.7%;按全国儿童斜弱视防治学组诊断标准要求,其中屈光不正型弱视624眼,屈光参差480眼,其它类型230眼.年龄4~8岁532例,9~15岁241例,15~18岁2例,按弱视程度分析,轻度191例,中度320例,重度264例.治疗以口服中药汤剂为主,治以益气健脾或治以养血滋阴,补益肝肾,20d1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同时联合应用综合视觉刺激疗法,对其疗效做统计分析.结果 经以上疗法综合治疗后,治愈812眼,治愈率60.9%,进步307眼,无效215眼,总有效率83.9%.结论 ①弱视治疗的关键在儿童时期,早诊断,早治疗.②中医药治疗以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通过以健脾理气为主,并加以补肾以促进整体发育,促进眼肌眼球的发育,为治疗儿童弱视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配合必要的强化适宜的光学信号刺激视网膜的训练,也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步骤.
作者:苑园;许婷婷;刘彦;许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精神疾病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
作者:刘宪芝;朱金成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总结了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赵兰芬;陈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围绕培养中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以<药用动植物识别技术>及<中药鉴定技术>两门特色课程为例,介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良好效果.
作者:蔡中齐;林爱斌;喻晓雁;杨雄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木香是常用的行气药之一.而临床常把川木香、越西林香、土木香、青木香、红木香等混用或直接充当木香用,不但功效相差远,还易产生作用.本文对木香及常见混伪品的改善鉴别和功效进行了比较.
作者: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及护理干预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尖锐湿疣(CA)女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采用CO2激光及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坐浴和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女性疗尖锐湿疣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淑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基础研究等方面回顾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进展,阐述了中医药在银屑病的内治和外治方面的理法方药,认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中医临床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孙通华;崔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采有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管理科室护理质量.方法 介绍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 实现了科室护理管理的质控网络,不断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结论 科室质控小组的成立强化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质量监控意识,各项护理制度和护理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许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