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杨建宇;许继宗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药为:红藤、败酱草、黄芩、白花蛇舌草、赤芍、莪术、三棱、桃仁、当归、红花、紫苏木、牡丹皮、延胡索、茯苓、薏苡仁各15g;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0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对经络腧穴电特性研究方法的回顾,发现既往经络腧穴电特性的研究方法仅对体表电特性进行研究,干扰因素多,重复性差,未能客观反映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全貌,因此提出使用可在体内使用的电极针,探测经络腧穴在不同深浅解剖层次实时动态的电信号,避免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影响因素,使检测结果相对稳定,并为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在体研究提供新方法.
作者:吴薇薇;高建芸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化、完善和规范,从人事制度到运行机制,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到规范各项管理,从社会效益到经济效益,可说是颇有成效或已具规模.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医院的扩建改造、设备更新、承诺服务,更显示出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勃勃生机.
作者:魏素丽;杨建宇;汪培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和必经途径.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ECM产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它的激活、凋亡受到众多细胞因素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因此阐明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作如下综述.
作者:丁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常普通人理解的继续教育,是针对学校正规教育结束之后的成年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或持续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由于社会成员竞争甚至是生存的需要都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有了深刻认识.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定喘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之患者64例,均给予定喘汤加减并据临床症状给予随证加减,每日1剂.结果 显效3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2.59%.结论 定喘汤加减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且临床疗效显着.
作者:王健俐;刘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怀堂火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探究取得疗效机制.方法 对临床45例肩周炎患者进行火针合拔罐治疗,疗效评定,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1~4个疗程,治愈31例(68.88%),好转13例(28.88%),无效1例(2.22%).总有效率为97.77%.结论 怀堂火针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方法简便,痛苦轻微,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岳九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基础研究等方面回顾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进展,阐述了中医药在银屑病的内治和外治方面的理法方药,认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中医临床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孙通华;崔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
作者:高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1993年法国Assicot等发现的一种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炎症标志物,作为一种新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细菌感染等疾病的实验指标,它有助于临床感染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作者:王玉芳;孟凡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药奔豚冲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阴虚风火证的退热疗效.方法 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阴虚风火证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奔豚冲剂,对照组应用克拉霉素、阿昔洛韦、臣功再欣口服,疗程为3d.结果 2组体温恢复时间和反复发热次数有显着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为80%,差异显着(P<0.05).结论 奔豚冲剂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阴虚风火证有较好的疗效,退热效果确切.
作者:张炜;申广生;张亚;全惜春;王娟;马桂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质量是医院的永恒主题之一,又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和前提.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严峻的挑战,如何使护理工作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如何从护理角度防范护患纠纷,杜绝安全隐患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现针对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郭新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对宫外孕孕囊与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超声图像对比分析、识别,提高对宫外孕孕囊的早期检出率.方法 回顾分析8例宫外孕和90例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超声图像.结果 75.6%(68/90)的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直径大于2cm,小于4cm)周边可见小无回声暗区,无一例宫外孕未破裂孕囊周围有此特点.宫外孕未破裂孕囊囊壁厚度均大于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囊壁厚度.8例宫外孕未破裂孕囊的囊壁回声高于自身内膜回声,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囊壁回声均低于内膜回声.宫外孕孕囊的囊壁回声均高于卵巢实质回声.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之囊壁回声均低于或等于卵巢实质回声.结论 根据附件区囊性包块与卵巢的位置关系、囊壁厚度、囊壁回声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可以鉴别未破裂宫外孕和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宫外孕孕囊位于卵巢外且囊壁厚、囊壁回声高于内膜及卵巢实质回声.
作者:周福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extrasystole),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是由房室结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正常人发生室性早搏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与二尖瓣脱垂患者.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近年的相关文献,包括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的临床观察以及对经方成分等的研究.结果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其药物成分中往往含有较多抗过敏成分.结论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佳.
作者:朱庆文;杨建宇;李彦知;闫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信息化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快速展,医院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也要向信息化、数字化迈进.针对目前的形式,浅谈我院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我院如何建设医院信息化,终向数字化医院迈进.
作者:刘子兰;师会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妊娠期各种新陈代谢均增加.蛋白质代谢呈正氮平衡.血脂升高.储糖功能降低﹐易有低血糖及生理性尿糖出现.若孕妇有隐性糖尿病﹐孕期容易表现出来而糖尿病对母婴影响较大,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正常妊娠组的3~5倍;易发生泌尿生殖系的感染;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新生儿并发症也高于正常水平.
作者:李桂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临床观察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与复发率,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益气托邪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2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6.97%,对照组为83.33%;复发率治疗组 26.67%,对照组为 40%.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金亮;王殿华;胡军勇;苏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的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的方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2组在用药的安全性上无差异,加用麝香保心丸组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83.3%.结论 对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提高内科保守治疗疗效.
作者:罗亚敏;王传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60例以经行腹痛为主诉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口服化瘀止痛胶囊配合外敷敷脐止痛散),对照组30例(口服散结镇痛胶囊配合外贴花季).观察2组痛经疗效、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痛经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痛经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PGE2值、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疗后均明显降低,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 P<0.01).结论 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PGE2值,改善血液高粘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叶青;张宗英;刘庆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