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华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职影像诊断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实验班中进行PBL授课,课后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法受到同学的普遍认可,大部分同学认为此教法可提高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结论 教学法具有多种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余婧;潘毅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是一种来自中胚层发育的早期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临床上还运用BMSC治疗骨科疾病大量的体外实验已获成功.
作者:陈亮;陈跃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室速,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通常是可导致室颤、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心律失常,要及时明确诊断,判断室速的原因、诱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及时处理.
作者:杨建宇;李彦知;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simple obesity)的临床疗效,并通过MRI对患者腹壁皮下脂肪含量(SA)和腹腔内脏器脂肪含量(VA)的改变进行监测,从而探讨MRI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过程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0例患者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治疗组(电针+耳穴组)、对照组1(电针组)和对照组2(耳穴组)各50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SA及VA的改变.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6%,对照组1为65.91%,对照组2为67.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BMI、VA及SA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显着,并且把磁共振引入到减肥疗效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作者:马朝阳;李海新;万文俊;王艳富;涂茜;欧阳赛;李甘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总结了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赵兰芬;陈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以方剂学基本知识点为逻辑主线,将传统方剂学课程分解为理论方剂学、实验方剂学、临床方剂学三个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以模块为单元,分阶段组织教学,构建多元化、分段式、全方位的方剂学模块化课程群,既可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又能为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作者: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用西医方法,加用中药辨证内服汤剂,外用中药汤剂涂擦、溻渍、中药浴,辅以情志护理,饮食指导,观察4周,比较2组之间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效70%,无效30%,治疗组有效90%,无效10%,经χ2检验(P<0.05),2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嫚凌;孙艳;李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医在王清任<医林改错>问世后的一个半世纪里,就进入了一个自然衰减和被错误改造的恶性循环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掠夺的不只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同时也掠夺了中国人的精神意志.中国人以往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被逐渐扭转乃至颠覆.而这个时段西方社会的科学成果不断问世,以机械唯物为指导的西方文化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遭到了无情的抛弃.
作者:马玉宝;白浩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硬皮病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硬皮病(scleroderma)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并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迄今为止有关硬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认为其发生发展多与遗传、感染、结缔组织代谢异常、血管异常、免疫异常、细胞因子的作用等有关.
作者:李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手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手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之后,临床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1%,疗效满意.结论 中医手法推拿和中药热敷、口服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
作者:郭文娟;赛日吉玛;叶飞;白成宝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extrasystole),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是由房室结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正常人发生室性早搏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与二尖瓣脱垂患者.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川香散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 给予5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者川香散外敷,川香散包括没药、薄荷、黄柏、川芎、檀香研制成粉末,用温度在(43~45℃)的白酒调成糊状,敷于静脉穿刺部位,30min后给予静脉穿刺.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川香散应用于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有显着的镇痛效果,此方法简便易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的作用,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海涛;余泽云;毕怀梅;袁玲;何桂雨;潘松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交界性心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都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为心律失常之重症,临床心电图要加以鉴别.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都有着重要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基础是椎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特点主要为间歇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的一类征象[1],临床表现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猝倒、耳鸣耳聋,可伴有枕部、顶枕部疼痛等,其中眩晕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并多于转动头部时诱发或加重.目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磊;郭琦;易国红;张洪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肌病(DDM)是一种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一般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有关.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作者:郭会军;杨建宇;李彦知;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通过对经络腧穴电特性研究方法的回顾,发现既往经络腧穴电特性的研究方法仅对体表电特性进行研究,干扰因素多,重复性差,未能客观反映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全貌,因此提出使用可在体内使用的电极针,探测经络腧穴在不同深浅解剖层次实时动态的电信号,避免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影响因素,使检测结果相对稳定,并为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在体研究提供新方法.
作者:吴薇薇;高建芸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刺络出血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近几年来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采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83例采用西药与推拿及刺络出血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推拿、刺络的方法并结合他汀类药物对治疗脑梗死缓解期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陈淑玲;陶越安;李艳梅;张金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临床观察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与复发率,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益气托邪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2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6.97%,对照组为83.33%;复发率治疗组 26.67%,对照组为 40%.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金亮;王殿华;胡军勇;苏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正常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从而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被激活,临床上以心排出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病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笔者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培土抑木法治疗育龄期经期延长气虚型5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医门诊患者.平均年龄35.51±8.18岁,其中18~25岁9例,25~35岁11例,35~40岁39例;已婚46例,未婚13例;病程5月至10年.
作者:李杏英;王琪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