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土抑木法治疗育龄期经期延长59例

李杏英;王琪

关键词:培土抑木法, 经期延长, 气虚型, 中医药疗法
摘要: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病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笔者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培土抑木法治疗育龄期经期延长气虚型5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医门诊患者.平均年龄35.51±8.18岁,其中18~25岁9例,25~35岁11例,35~40岁39例;已婚46例,未婚13例;病程5月至10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67例

    目的 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34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0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可达94.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1.6%.2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显着,优于单独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深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精神科医生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现状,为医院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采用MBI-HSS问卷对两家医院的160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分别有70.9 %和74.3 %的人有中度及以上情绪衰竭和情感淡漠,58.4%的人成就感低落,精神科医生较其他综合医院的医生在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低成就感方面较严重(P<0.01);女医生在情绪衰竭方面较男医生为重(P<0.01);学历较高的医生情感衰竭、低成就感分数更高(P<0.05).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有显著区别,尤其应重点关注女医生和学历高的医生倦怠感.

    作者:姜庆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静脉泵入硝普钠过敏1例

    硝普钠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血管扩张使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因而有降血压作用.血管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均减低,心排血量改善,故对心力衰竭有益.

    作者:李剑颖;伊献丽;袁泉;宋岗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

    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

    作者:高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培土抑木法治疗育龄期经期延长59例

    经期延长是妇科常见病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笔者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培土抑木法治疗育龄期经期延长气虚型5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9例均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中医门诊患者.平均年龄35.51±8.18岁,其中18~25岁9例,25~35岁11例,35~40岁39例;已婚46例,未婚13例;病程5月至10年.

    作者:李杏英;王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略述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室速,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通常是可导致室颤、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心律失常,要及时明确诊断,判断室速的原因、诱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及时处理.

    作者:杨建宇;李彦知;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概述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以春秋季节常见[1].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经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患病[2].

    作者:李杨;杨建宇;许继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学习中医必须要搞明白的若干问题

    中医在王清任<医林改错>问世后的一个半世纪里,就进入了一个自然衰减和被错误改造的恶性循环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掠夺的不只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同时也掠夺了中国人的精神意志.中国人以往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被逐渐扭转乃至颠覆.而这个时段西方社会的科学成果不断问世,以机械唯物为指导的西方文化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遭到了无情的抛弃.

    作者:马玉宝;白浩斌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科中的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是一种来自中胚层发育的早期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临床上还运用BMSC治疗骨科疾病大量的体外实验已获成功.

    作者:陈亮;陈跃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影响髋臼骨折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2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等5个指标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骨折类型和手术方式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功能恢复非常重要的可控性因素.

    作者:胡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项翠华教授治疗胃痛的临证经验

    项翠华老师是宿迁市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参加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擅长于脾胃病、妇科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现将其治疗胃痛的临床经验总结于下.

    作者:张建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疗养事业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化、完善和规范,从人事制度到运行机制,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到规范各项管理,从社会效益到经济效益,可说是颇有成效或已具规模.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医院的扩建改造、设备更新、承诺服务,更显示出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勃勃生机.

    作者:魏素丽;杨建宇;汪培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

    目的 观察手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手法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之后,临床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1%,疗效满意.结论 中医手法推拿和中药热敷、口服的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

    作者:郭文娟;赛日吉玛;叶飞;白成宝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正常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从而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被激活,临床上以心排出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川香散辅助浅静脉穿刺50例分析

    目的 观察川香散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 给予5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者川香散外敷,川香散包括没药、薄荷、黄柏、川芎、檀香研制成粉末,用温度在(43~45℃)的白酒调成糊状,敷于静脉穿刺部位,30min后给予静脉穿刺.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川香散应用于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有显着的镇痛效果,此方法简便易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的作用,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海涛;余泽云;毕怀梅;袁玲;何桂雨;潘松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近况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基础研究等方面回顾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进展,阐述了中医药在银屑病的内治和外治方面的理法方药,认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中医临床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孙通华;崔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电针加耳穴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腹部MRI中VA、SA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simple obesity)的临床疗效,并通过MRI对患者腹壁皮下脂肪含量(SA)和腹腔内脏器脂肪含量(VA)的改变进行监测,从而探讨MRI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过程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0例患者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治疗组(电针+耳穴组)、对照组1(电针组)和对照组2(耳穴组)各50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SA及VA的改变.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6%,对照组1为65.91%,对照组2为67.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BMI、VA及SA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显着,并且把磁共振引入到减肥疗效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作者:马朝阳;李海新;万文俊;王艳富;涂茜;欧阳赛;李甘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基础是椎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特点主要为间歇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的一类征象[1],临床表现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猝倒、耳鸣耳聋,可伴有枕部、顶枕部疼痛等,其中眩晕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并多于转动头部时诱发或加重.目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磊;郭琦;易国红;张洪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回顾

    目的 总结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近年的相关文献,包括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的临床观察以及对经方成分等的研究.结果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其药物成分中往往含有较多抗过敏成分.结论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佳.

    作者:朱庆文;杨建宇;李彦知;闫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深圳市医疗纠纷问题及对策

    医疗纠纷是民事纠纷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特殊类型,是有关当事人对医疗服务中某一特定事项的认识发生分歧或矛盾时的事实存在.本文通过描述深圳市医疗纠纷调解的现状,引发社会建立医疗纠纷调解综合治理机制.

    作者:罗丽;范珊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