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心力衰竭

中华中医药学会

关键词:心力衰竭, 诊疗标准
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正常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从而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被激活,临床上以心排出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回顾

    目的 总结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近年的相关文献,包括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的临床观察以及对经方成分等的研究.结果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其药物成分中往往含有较多抗过敏成分.结论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佳.

    作者:朱庆文;杨建宇;李彦知;闫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帮助糖尿病患者认识低血糖的危害,掌握基本防治方法.方法 对37例DM患者出现低血糖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及时纠正低血糖症状,使血糖回升.结果 低血糖主要因药物、饮食、运动三者失衡引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主要护理对策.结论 护理对策对DM患者防治低血糖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药专业特色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围绕培养中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以<药用动植物识别技术>及<中药鉴定技术>两门特色课程为例,介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良好效果.

    作者:蔡中齐;林爱斌;喻晓雁;杨雄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加味易黄组方治疗宫颈糜烂102例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慢性宫颈炎中多见的病理改变,不洁性生活、流产、分娩、手术操作等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后,细菌、病毒等侵入引起感染,是其主要诱因.本病是癌前病变的高发因素[1],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有效治疗宫颈糜烂,对维护妇女健康,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我们采用加味易黄组方治疗湿热蕴结型宫颈糜烂102例,并与应用微波治疗者10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士梅;苑金藏;杜学慧;王九一;王万方;潘康宁;韩学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基础是椎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特点主要为间歇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的一类征象[1],临床表现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猝倒、耳鸣耳聋,可伴有枕部、顶枕部疼痛等,其中眩晕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并多于转动头部时诱发或加重.目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磊;郭琦;易国红;张洪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交界性心律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交界性心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都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为心律失常之重症,临床心电图要加以鉴别.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都有着重要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正常静脉回流的情况下,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从而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激素系统被激活,临床上以心排出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54例

    目的 探讨定喘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之患者64例,均给予定喘汤加减并据临床症状给予随证加减,每日1剂.结果 显效35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2.59%.结论 定喘汤加减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且临床疗效显着.

    作者:王健俐;刘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简述

    心肌病(DDM)是一种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一般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有关.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

    作者:郭会军;杨建宇;李彦知;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健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

    笔者运用加味健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6例均属于门诊治疗,男,76例;女,20例,年龄30~69岁,病程:1个月至5年,所有病例均经CT及X线摄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中央型15例,侧弯型71例.

    作者:陈道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佛手四黄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炎43例

    目的 观察和对比佛手四黄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共4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佛手四黄汤治疗,4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治愈人数及取得效果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中医辨证、中药治疗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确有疗效;中医疗治法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根除Hp和复发率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庄洪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方剂学模块化课程群的建设与体会

    以方剂学基本知识点为逻辑主线,将传统方剂学课程分解为理论方剂学、实验方剂学、临床方剂学三个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以模块为单元,分阶段组织教学,构建多元化、分段式、全方位的方剂学模块化课程群,既可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又能为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作者: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由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多见.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寻常型银屑病180例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用西医方法,加用中药辨证内服汤剂,外用中药汤剂涂擦、溻渍、中药浴,辅以情志护理,饮食指导,观察4周,比较2组之间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效70%,无效30%,治疗组有效90%,无效10%,经χ2检验(P<0.05),2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嫚凌;孙艳;李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刺络推拿结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恢复期166例

    目的 观察刺络出血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近几年来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采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83例采用西药与推拿及刺络出血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推拿、刺络的方法并结合他汀类药物对治疗脑梗死缓解期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陈淑玲;陶越安;李艳梅;张金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议质控小组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采有成立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管理科室护理质量.方法 介绍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 实现了科室护理管理的质控网络,不断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结论 科室质控小组的成立强化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质量监控意识,各项护理制度和护理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许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前列腺增生症与腹股沟疝同期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患者较多见的一种老龄性疾病,而前列腺增生后引起的排尿困难是并发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对46例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行TURP同时行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46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48个月,无疝复发,效果满意.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确保膀胱冲洗持续及引流通畅,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经络腧穴电特性研究概述及新思路

    通过对经络腧穴电特性研究方法的回顾,发现既往经络腧穴电特性的研究方法仅对体表电特性进行研究,干扰因素多,重复性差,未能客观反映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全貌,因此提出使用可在体内使用的电极针,探测经络腧穴在不同深浅解剖层次实时动态的电信号,避免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影响因素,使检测结果相对稳定,并为经络腧穴电特性的在体研究提供新方法.

    作者:吴薇薇;高建芸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结了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赵兰芬;陈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PBL教学法在中职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中职影像诊断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实验班中进行PBL授课,课后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法受到同学的普遍认可,大部分同学认为此教法可提高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结论 教学法具有多种优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余婧;潘毅婷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