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增生症与腹股沟疝同期手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李云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腹股沟疝, 手术护理
摘要: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患者较多见的一种老龄性疾病,而前列腺增生后引起的排尿困难是并发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对46例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行TURP同时行无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术,46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48个月,无疝复发,效果满意.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确保膀胱冲洗持续及引流通畅,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项翠华教授治疗胃痛的临证经验

    项翠华老师是宿迁市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参加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擅长于脾胃病、妇科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现将其治疗胃痛的临床经验总结于下.

    作者:张建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基础是椎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特点主要为间歇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的一类征象[1],临床表现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猝倒、耳鸣耳聋,可伴有枕部、顶枕部疼痛等,其中眩晕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并多于转动头部时诱发或加重.目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磊;郭琦;易国红;张洪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宫外孕未破裂孕囊与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图像识别

    目的 对宫外孕孕囊与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超声图像对比分析、识别,提高对宫外孕孕囊的早期检出率.方法 回顾分析8例宫外孕和90例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超声图像.结果 75.6%(68/90)的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直径大于2cm,小于4cm)周边可见小无回声暗区,无一例宫外孕未破裂孕囊周围有此特点.宫外孕未破裂孕囊囊壁厚度均大于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囊壁厚度.8例宫外孕未破裂孕囊的囊壁回声高于自身内膜回声,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囊壁回声均低于内膜回声.宫外孕孕囊的囊壁回声均高于卵巢实质回声.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之囊壁回声均低于或等于卵巢实质回声.结论 根据附件区囊性包块与卵巢的位置关系、囊壁厚度、囊壁回声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可以鉴别未破裂宫外孕和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宫外孕孕囊位于卵巢外且囊壁厚、囊壁回声高于内膜及卵巢实质回声.

    作者:周福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电针加耳穴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腹部MRI中VA、SA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simple obesity)的临床疗效,并通过MRI对患者腹壁皮下脂肪含量(SA)和腹腔内脏器脂肪含量(VA)的改变进行监测,从而探讨MRI在单纯性肥胖症治疗过程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50例患者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治疗组(电针+耳穴组)、对照组1(电针组)和对照组2(耳穴组)各50例.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SA及VA的改变.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6%,对照组1为65.91%,对照组2为67.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BMI、VA及SA比较,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针加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显着,并且把磁共振引入到减肥疗效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作者:马朝阳;李海新;万文俊;王艳富;涂茜;欧阳赛;李甘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病率相应的增多,而常见的类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增多,舒血宁在临床应用较多,治疗冠心病疗效显着,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67例

    目的 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34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0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可达94.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1.6%.2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显着,优于单独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深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治法之简述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作者:李彦知;杨建宇;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木香及其易混品的鉴别

    木香是常用的行气药之一.而临床常把川木香、越西林香、土木香、青木香、红木香等混用或直接充当木香用,不但功效相差远,还易产生作用.本文对木香及常见混伪品的改善鉴别和功效进行了比较.

    作者: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30例

    目的 观察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取60例以经行腹痛为主诉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口服化瘀止痛胶囊配合外敷敷脐止痛散),对照组30例(口服散结镇痛胶囊配合外贴花季).观察2组痛经疗效、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痛经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痛经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PGE2值、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粘度疗后均明显降低,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 P<0.01).结论 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PGE2值,改善血液高粘状态,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叶青;张宗英;刘庆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精神科医生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现状,为医院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采用MBI-HSS问卷对两家医院的160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分别有70.9 %和74.3 %的人有中度及以上情绪衰竭和情感淡漠,58.4%的人成就感低落,精神科医生较其他综合医院的医生在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低成就感方面较严重(P<0.01);女医生在情绪衰竭方面较男医生为重(P<0.01);学历较高的医生情感衰竭、低成就感分数更高(P<0.05).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有显著区别,尤其应重点关注女医生和学历高的医生倦怠感.

    作者:姜庆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经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简述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缓慢性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晕厥、厥脱的范畴,运用中医药经方是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趋势.

    作者:徐江雁;杨建宇;李彦知;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目的 探讨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消心痛口服.若患者有心绞痛急性发作均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7.5%、60%,差异性显着.结论 四逆汤加减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且临床疗效显着.

    作者:弓丙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佛手四黄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炎43例

    目的 观察和对比佛手四黄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共4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佛手四黄汤治疗,4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治愈人数及取得效果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中医辨证、中药治疗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确有疗效;中医疗治法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根除Hp和复发率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庄洪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寻常型银屑病180例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用西医方法,加用中药辨证内服汤剂,外用中药汤剂涂擦、溻渍、中药浴,辅以情志护理,饮食指导,观察4周,比较2组之间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效70%,无效30%,治疗组有效90%,无效10%,经χ2检验(P<0.05),2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嫚凌;孙艳;李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59例老年性肝硬化临床特征与护理

    1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08~2010年收治老年性肝病患者59例,其中并发多脏器衰竭32人,(表1)既往有各种感染中40人,(表2)发病前有发病诱因者28人.

    作者:白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略述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室速,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通常是可导致室颤、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心律失常,要及时明确诊断,判断室速的原因、诱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及时处理.

    作者:杨建宇;李彦知;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周国英教授2型糖尿病重视理脾经验总结

    现代的消渴病其发病特点,发病的关键与脾失健运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机制胰岛素抵抗与脾密切相关.消渴发病与饮食不节、年老体虚、情志失调、劳逸失常、体质因素有关,脾运失健是其重要病机之一.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调脾,包括健脾助运、理气调脾、健脾益气、祛湿运脾等.

    作者:叶彬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和必经途径.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ECM产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它的激活、凋亡受到众多细胞因素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因此阐明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作如下综述.

    作者:丁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略述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剑颖;杨建宇;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自我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痛经患者40例均指导行自我按摩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年龄小的16岁,大的40岁病程长的10年,短的2月.4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作者:李占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