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九萌
为大面积种植辛夷提供预防参考.通过对全国辛夷种植中出现的常见病害的收集和整理,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的方法.中药种植过程当中的病害只要加以预防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只有有效的进行控制就能够稳定产量,提高产量,进一步提高辛夷的品质.
作者:吴杰;马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2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等5个指标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骨折类型和手术方式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功能恢复非常重要的可控性因素.
作者:胡雪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电图在<临床医技学>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是重点和难点.中医院校中西医课程比例设置不均,学生西医基础薄弱,授课时间有限,直接导致心电图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文章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重视对心电基础知识及理论、突出教学重点、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5方面,对提高中医院校心电图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作以浅析和论述.
作者:孙敬和;赵萍;谢慧文;余修龄;李栩薇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氟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它的化合氟化物具有防龋作用,是可以利用的,问题在于如何科学利用.应用氟化物防龋是20世纪口腔预防医学领域取得的引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之一.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龋病流行情况得到了实质性的控制,这与广泛应用氟化物防龋密不可分.
作者:司继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木香是常用的行气药之一.而临床常把川木香、越西林香、土木香、青木香、红木香等混用或直接充当木香用,不但功效相差远,还易产生作用.本文对木香及常见混伪品的改善鉴别和功效进行了比较.
作者: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银丹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质控标准,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口服银丹胶囊,每日3次,每次3~4粒,8周为1疗程.结果 显效52例,有效72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65.96%.结论 本品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姜林嵩;秦剑;王丁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项翠华老师是宿迁市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参加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擅长于脾胃病、妇科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现将其治疗胃痛的临床经验总结于下.
作者:张建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交界性心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都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为心律失常之重症,临床心电图要加以鉴别.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都有着重要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临床观察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与复发率,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益气托邪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补中益气汤并用低剂量泼尼松治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以及2组患者2年内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6.97%,对照组为83.33%;复发率治疗组 26.67%,对照组为 40%.复发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益气托邪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金亮;王殿华;胡军勇;苏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剑颖;杨建宇;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硝普钠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血管扩张使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因而有降血压作用.血管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均减低,心排血量改善,故对心力衰竭有益.
作者:李剑颖;伊献丽;袁泉;宋岗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以记忆力障碍和智能减退为主,严重者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因多种并发症而死亡,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
作者:王中琳;席加秋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有效发挥大学教学功能,必须明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在大学教学系统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支持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调节者,是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创造者.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积极进行教师职能角色转变,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作者:李朋伟;张景亚;王宪龄;殷鹏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川香散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 给予5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者川香散外敷,川香散包括没药、薄荷、黄柏、川芎、檀香研制成粉末,用温度在(43~45℃)的白酒调成糊状,敷于静脉穿刺部位,30min后给予静脉穿刺.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川香散应用于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有显着的镇痛效果,此方法简便易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的作用,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海涛;余泽云;毕怀梅;袁玲;何桂雨;潘松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作者:李彦知;杨建宇;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痛经患者40例均指导行自我按摩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中年龄小的16岁,大的40岁病程长的10年,短的2月.40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作者:李占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34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20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可达94.0%;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1.6%.2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显着,优于单独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深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以方剂学基本知识点为逻辑主线,将传统方剂学课程分解为理论方剂学、实验方剂学、临床方剂学三个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以模块为单元,分阶段组织教学,构建多元化、分段式、全方位的方剂学模块化课程群,既可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又能为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作者: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度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乳腺增生症患者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他莫昔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乳增宁,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结论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着,且副作用低.
作者:杜燕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基础研究等方面回顾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进展,阐述了中医药在银屑病的内治和外治方面的理法方药,认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中医临床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孙通华;崔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