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医治疗硬皮病的思路

李颖

关键词:硬皮病, 中医药疗法, 中医外科学
摘要:硬皮病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硬皮病(scleroderma)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并可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迄今为止有关硬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认为其发生发展多与遗传、感染、结缔组织代谢异常、血管异常、免疫异常、细胞因子的作用等有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护士继续教育提高护理质量

    通常普通人理解的继续教育,是针对学校正规教育结束之后的成年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或持续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由于社会成员竞争甚至是生存的需要都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入,特别是终身教育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对继续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有了深刻认识.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佛手四黄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炎43例

    目的 观察和对比佛手四黄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共4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佛手四黄汤治疗,4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治愈人数及取得效果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中医辨证、中药治疗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确有疗效;中医疗治法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根除Hp和复发率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庄洪顺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川香散辅助浅静脉穿刺50例分析

    目的 观察川香散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 给予5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者川香散外敷,川香散包括没药、薄荷、黄柏、川芎、檀香研制成粉末,用温度在(43~45℃)的白酒调成糊状,敷于静脉穿刺部位,30min后给予静脉穿刺.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川香散应用于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有显着的镇痛效果,此方法简便易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的作用,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海涛;余泽云;毕怀梅;袁玲;何桂雨;潘松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蔼可亲的话语,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接受阶段性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家属能够采取良好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恐惧情绪,以维持家庭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温婵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

    慢性胆囊炎症状、体征不典型,多数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若胆囊积水,常能扪及圆形、光滑的囊性肿块.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

    作者:高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精神科医生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分析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现状,为医院管理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采用MBI-HSS问卷对两家医院的160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分别有70.9 %和74.3 %的人有中度及以上情绪衰竭和情感淡漠,58.4%的人成就感低落,精神科医生较其他综合医院的医生在情绪衰竭、情感疏远、低成就感方面较严重(P<0.01);女医生在情绪衰竭方面较男医生为重(P<0.01);学历较高的医生情感衰竭、低成就感分数更高(P<0.05).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与综合医院的医生职业倦怠有显著区别,尤其应重点关注女医生和学历高的医生倦怠感.

    作者:姜庆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方剂学模块化课程群的建设与体会

    以方剂学基本知识点为逻辑主线,将传统方剂学课程分解为理论方剂学、实验方剂学、临床方剂学三个密切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以模块为单元,分阶段组织教学,构建多元化、分段式、全方位的方剂学模块化课程群,既可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与临床脱节,又能为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作者:王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银丹胶囊的制备及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188例

    目的 研究银丹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质控标准,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口服银丹胶囊,每日3次,每次3~4粒,8周为1疗程.结果 显效52例,有效72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65.96%.结论 本品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深受患者欢迎.

    作者:姜林嵩;秦剑;王丁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宫外孕未破裂孕囊与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图像识别

    目的 对宫外孕孕囊与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超声图像对比分析、识别,提高对宫外孕孕囊的早期检出率.方法 回顾分析8例宫外孕和90例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超声图像.结果 75.6%(68/90)的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直径大于2cm,小于4cm)周边可见小无回声暗区,无一例宫外孕未破裂孕囊周围有此特点.宫外孕未破裂孕囊囊壁厚度均大于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囊壁厚度.8例宫外孕未破裂孕囊的囊壁回声高于自身内膜回声,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的囊壁回声均低于内膜回声.宫外孕孕囊的囊壁回声均高于卵巢实质回声.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之囊壁回声均低于或等于卵巢实质回声.结论 根据附件区囊性包块与卵巢的位置关系、囊壁厚度、囊壁回声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可以鉴别未破裂宫外孕和卵巢非赘生性小囊肿,宫外孕孕囊位于卵巢外且囊壁厚、囊壁回声高于内膜及卵巢实质回声.

    作者:周福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科中的应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是一种来自中胚层发育的早期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临床上还运用BMSC治疗骨科疾病大量的体外实验已获成功.

    作者:陈亮;陈跃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总结了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赵兰芬;陈鸿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静脉泵入硝普钠过敏1例

    硝普钠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直接扩张作用.血管扩张使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因而有降血压作用.血管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均减低,心排血量改善,故对心力衰竭有益.

    作者:李剑颖;伊献丽;袁泉;宋岗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普济方》美容方剂中酒的应用研究

    <普济方>是我国古代大的一部方书,载方达61739首.其中涉及到美容方面的方剂多达1400余首.通过研究发现,其中酒参与的方剂多达496首,占35.43%,可见酒在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方剂中占有重要作用.笔者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理清了它在美容内服方剂和外用方剂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出酒在美容方剂中的应用规律,旨在为中医美容治疗和保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作者:董帆;王雅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加味易黄组方治疗宫颈糜烂102例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慢性宫颈炎中多见的病理改变,不洁性生活、流产、分娩、手术操作等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后,细菌、病毒等侵入引起感染,是其主要诱因.本病是癌前病变的高发因素[1],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有效治疗宫颈糜烂,对维护妇女健康,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我们采用加味易黄组方治疗湿热蕴结型宫颈糜烂102例,并与应用微波治疗者10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士梅;苑金藏;杜学慧;王九一;王万方;潘康宁;韩学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浅谈围产期中西医护理

    妊娠期各种新陈代谢均增加.蛋白质代谢呈正氮平衡.血脂升高.储糖功能降低﹐易有低血糖及生理性尿糖出现.若孕妇有隐性糖尿病﹐孕期容易表现出来而糖尿病对母婴影响较大,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为正常妊娠组的3~5倍;易发生泌尿生殖系的感染;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新生儿并发症也高于正常水平.

    作者:李桂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药为:红藤、败酱草、黄芩、白花蛇舌草、赤芍、莪术、三棱、桃仁、当归、红花、紫苏木、牡丹皮、延胡索、茯苓、薏苡仁各15g;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0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灵仙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

    泌尿系结石为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率为6.3%左右,并且此病的复发率高达50%以上.泌尿系结石临床常表现为腰腹绞痛、血尿等症状,甚至可损害肾功能.

    作者:刘振国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和降解不平衡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所共有的病理改变和必经途径.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ECM产生的主要细胞来源,它的激活、凋亡受到众多细胞因素及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调节,因此阐明肝星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作如下综述.

    作者:丁宁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

    目的 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6例重度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13例病人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外,73例(占84.9%)病人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7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1 %.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交界性心律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交界性心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都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为心律失常之重症,临床心电图要加以鉴别.心电图的诊断及鉴别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都有着重要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作者:刘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