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保心丸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

罗亚敏;王传平

关键词:ST段抬高, 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 麝香保心丸
摘要: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的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的方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2组在用药的安全性上无差异,加用麝香保心丸组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83.3%.结论 对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提高内科保守治疗疗效.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谈氟化物对龋齿的防治作用

    氟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素,它的化合氟化物具有防龋作用,是可以利用的,问题在于如何科学利用.应用氟化物防龋是20世纪口腔预防医学领域取得的引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之一.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龋病流行情况得到了实质性的控制,这与广泛应用氟化物防龋密不可分.

    作者:司继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

    目的 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86例重度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13例病人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外,73例(占84.9%)病人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7例发生肺部感染,占8.1 %.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药专业特色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围绕培养中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以<药用动植物识别技术>及<中药鉴定技术>两门特色课程为例,介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良好效果.

    作者:蔡中齐;林爱斌;喻晓雁;杨雄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乳腺增生62例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度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乳腺增生症患者12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他莫昔芬,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乳增宁,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结论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着,且副作用低.

    作者:杜燕妮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温中健脾汤治疗慢性胃脘痛58例

    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弱等.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若寒邪客于胃中,寒凝不散,阻滞气机,可致胃气不和而疼痛;或因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过食肥甘,食滞不化,气机受阻,胃失和降引起胃痛;肝对脾胃有疏泄作用,如因恼怒抑郁,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亦可发生胃痛;若劳倦内伤,久病脾胃虚弱,或禀赋不足,中阳亏虚,胃失温养,内寒滋生,中焦虚寒而痛;亦有气郁日久,瘀血内结,气滞血瘀,阻碍中焦气机,而致胃痛发作.

    作者:于海跃;郭文韬;张立国;谭磊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健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

    笔者运用加味健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6例均属于门诊治疗,男,76例;女,20例,年龄30~69岁,病程:1个月至5年,所有病例均经CT及X线摄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中央型15例,侧弯型71例.

    作者:陈道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略述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室性心律失常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紊乱,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室速,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通常是可导致室颤、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心律失常,要及时明确诊断,判断室速的原因、诱因及对预后的影响并及时处理.

    作者:杨建宇;李彦知;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近年来中医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回顾

    目的 总结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以及研究进展.方法 总结近年的相关文献,包括中医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的临床观察以及对经方成分等的研究.结果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其药物成分中往往含有较多抗过敏成分.结论 经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佳.

    作者:朱庆文;杨建宇;李彦知;闫玉琴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剖宫产相关问题回顾性分析

    目的 为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对母体的损害,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与围生儿的关系及适应证的变化.方法 对近20年来部分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适应证有了明显变化,剖宫产率明显升高,剖宫产新生儿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在一定范围内均有下降.结论 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但要提高产科质量不能依赖剖宫产率的提高,而要依靠整个围产医学的发展.

    作者:张淑英;刘会霞;刘文华;张太平;张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ventricular extrasystole),又称室性期前收缩,是由房室结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正常人发生室性早搏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与二尖瓣脱垂患者.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寻常型银屑病180例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除采用西医方法,加用中药辨证内服汤剂,外用中药汤剂涂擦、溻渍、中药浴,辅以情志护理,饮食指导,观察4周,比较2组之间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有效70%,无效30%,治疗组有效90%,无效10%,经χ2检验(P<0.05),2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嫚凌;孙艳;李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的保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随机的方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2组在用药的安全性上无差异,加用麝香保心丸组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83.3%.结论 对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提高内科保守治疗疗效.

    作者:罗亚敏;王传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近况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基础研究等方面回顾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进展,阐述了中医药在银屑病的内治和外治方面的理法方药,认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中医临床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者:孙通华;崔艳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基础是椎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特点主要为间歇性眩晕及发作与头部活动姿势有明显关系的一类征象[1],临床表现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猝倒、耳鸣耳聋,可伴有枕部、顶枕部疼痛等,其中眩晕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眩晕,并多于转动头部时诱发或加重.目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郭磊;郭琦;易国红;张洪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略述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作者:李剑颖;杨建宇;曹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疗养事业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化、完善和规范,从人事制度到运行机制,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到规范各项管理,从社会效益到经济效益,可说是颇有成效或已具规模.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医院的扩建改造、设备更新、承诺服务,更显示出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勃勃生机.

    作者:魏素丽;杨建宇;汪培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药为:红藤、败酱草、黄芩、白花蛇舌草、赤芍、莪术、三棱、桃仁、当归、红花、紫苏木、牡丹皮、延胡索、茯苓、薏苡仁各15g;结果经1~3个疗程治疗后,显效40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不易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病率相应的增多,而常见的类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增多,舒血宁在临床应用较多,治疗冠心病疗效显着,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目的 探讨四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所选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对照组给予消心痛口服.若患者有心绞痛急性发作均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7.5%、60%,差异性显着.结论 四逆汤加减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且临床疗效显着.

    作者:弓丙欣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川香散辅助浅静脉穿刺50例分析

    目的 观察川香散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 给予5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者川香散外敷,川香散包括没药、薄荷、黄柏、川芎、檀香研制成粉末,用温度在(43~45℃)的白酒调成糊状,敷于静脉穿刺部位,30min后给予静脉穿刺.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6%.结论 川香散应用于静脉穿刺引起的疼痛有显着的镇痛效果,此方法简便易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的作用,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王海涛;余泽云;毕怀梅;袁玲;何桂雨;潘松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