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克杰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 02 - 2012-02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08例,选取同期进行体检非糖尿病者132例为健康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108例,非糖尿病者132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组发现粥样斑块93例(86.11%),健康组发现粥样斑块21例(1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是一种高效、无创、快速检查方法,观察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可达到观察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目的.
作者:史海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依达拉奉静滴,B组给予规范的康复训练,C组在依达拉奉静滴的同时,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后48 h内进行与B组相同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15d、30 d、75 d,依据E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30 d和75 d 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C组治疗后ESS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杨燕辉;段继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头颅磁共振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7-01 -2011 -12收治的17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S病人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重,神经系统定位广泛,病灶主要分布在双侧枕叶、双侧丘脑、双侧中脑、双侧小脑、双侧颞叶等部位,致残、致死率极高.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房纤颤、吸烟、饮酒等.结论 TOBS起病急,进展快,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溶栓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头颅MRI及MRA为主要检查手段.
作者:段红霞;钱洪军;王保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河南地区部分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1 2011- 01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162例,1 a后随访,参考Mofisky-Green(MG)测评表进行依从性评判,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62例患者中依从性好者947例(81.5%),依从性差者215例(18.5%),2组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发病次数、对缺血性脑卒中及他汀类药物知识的了解、医生随诊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者,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因素实施对策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贺蕾;张卉田;史德海;孙乾;张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治疗颅脑外伤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82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82例患者中,49例去骨瓣减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59.8%,23例出现1个以上并发症.结论 骨窗不够大、下界不够低、硬膜不缝合及脑脊液流体动力学的改变为并发症的常见原因.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严密监测、早期发现和恰当治疗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董平;阿木吉尔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我院自2008-2011年对脑室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病人分别行经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及常规放置引流管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表明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与常规放置引流管相比,能明显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兆龙;杨荣刚;王天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颅内血肿碎吸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 -01 - 2011-06入住我科的脑出血碎吸术后患者7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观察2组术后再出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术后再出血及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颅内血肿碎吸术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比常规护理可更好预防术后再出血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晓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我院神经外科2008 2011年采用微骨窗人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31例,女25例;年龄45~78岁,平均67岁.有明确高血压史,平时血压160~180/90~100mmHg.临床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不同程度肢体无力、活动受限.
作者:段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各种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预后情况.方法 将发病72 h内非确诊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规开展简化OGTT试验,设立相应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统计1a内脑卒中复发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各种糖代谢异常占65.6%.正常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随访期的NIHSS评分较同期糖代谢异常而获得积极治疗患者的评分低3%~5.5%,对比同期的糖代谢异常而未获得合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分值降低12.5%~22.3%,复发率下降40%~50%.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普遍的糖代谢异常,简化OGTT试验可进行有效筛查,对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泽梁;蔡秀颜;杨职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对脑出血患者炎症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1 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脏器功能支持、脱水降颅压等治疗,B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白蛋白注射液10 g静滴,2次/d,并在使用白蛋白后静脉推注呋塞米20 mg,连续应用10d.观察14 d内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病死率.结果 A组患者血乳酸、CRP浓度和病死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应用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死率.
作者:郝彦超;何蕴;罗志刚;赵春水 刊期: 2012年第15期
2009-01-2012-01我们共收治410例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其中30例患者继发癫痫,现将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01 - 201201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410例,其巾继发性癫痫30例,男18例,女1 2例;年龄38~78岁.
作者:程玉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肿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手术时机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1-01 - 2012-01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超早期手术,即在患者发病7h内进行手术,平均(4.62±1.36)h;对照组行早期手术,即在患者发病后7~24 h内进行手术,平均(17.34±2.45)h.观察组49例,对照组3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2组患者术后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6.12%,对照组18.9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超早期穿刺引流能尽早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损伤,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马红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4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急性脑卒中患者400例,并发肺部感染65例,感染率16.25%.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糖尿病史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高龄、住院时间>3周、有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慢性肺部疾病史、低白蛋白血症及肾功能不全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并发肺部感染组病死率8.4%,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1.6% (P<0.01).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并影响其预后.
作者:任桂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运动功能采用简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脊柱骨折,特别是胸腰段骨折临床多见,属于严重不稳定性骨折,发生后部分患者可导致脊髓受压,出现较为明显的神经症状,如持续性重度疼痛等,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目前,关于脊柱骨折的治疗争议较大,有学者主张采取保守治疗,也有学者主张采取手术治疗,且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不同[2-3].
作者:姚靓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1-2011 -12收治的38例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手术后症状改善23例,无变化6例,恶化9例,切口愈合不良7例,切口脑脊液漏4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癫痫5例;再手术存活期1~90周,中位存活期47周,平均存活期85.3周.结论 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采取合适的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存活质量.
作者:魏少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我科2004 - 10- 2010-10对65例原发、继发重症脑室出血患者采取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34例,女31例;年龄22~80岁,平均55岁;60岁以下38例,≥60岁27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确诊为全脑室积血铸型,且符合以下标准:按Graeb分级评分9~12分,均属重型脑室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者原发血肿出血量不超过20 mL不需要行血肿穿刺术;无严重心肺肾器质性疾病.
作者:崔元良;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综合康复锻炼,而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治疗前1d和治疗后60 d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经过60 d治疗,康复组无论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是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烟雾病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因其反复发作的临床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癫(痫)等,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条件造成很大损害.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各种血管检查,如MRA、CTA、DSA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烟雾病在临床早期被发现.本文回顾性分析烟雾病患者早期就诊时脑MRI影像学表现,以期减少临床烟雾病漏诊.
作者:录海斌;马丽;徐海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和对照组30例(单用文拉法辛),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8、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好.
作者:赵玉香;刘爱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