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基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120例分析

韩卓娅;吕丰收

关键词:丁苯苯酞, 长春西汀,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摘要:目的 观察丁基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200 mg口服,3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基苯酞软胶囊和长春西汀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优于单用长春西汀,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RI表现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009-05-2011-10经临床证实的25例新生儿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25例患者MRI于侧脑室旁见多发异常信号影,其中7例累及额顶叶或半卵圆区,5例累及基底节区,4例累及胼胝体,2例患者病变区可见小出血灶.结论MRI对新生儿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邵福明;孟祥;丁志伟;杜开先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醒脑静与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32例疗效观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四季流行,以晚冬早春多见,儿童常见,大多预后良好,但少数患儿留有一定精神运动和神经系统后遗症[1].对1995--2010年我院96例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简称腮脑)患儿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银霞;金超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颅内血肿碎吸术后患者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颅内血肿碎吸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 -01 - 2011-06入住我科的脑出血碎吸术后患者74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观察2组术后再出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术后再出血及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颅内血肿碎吸术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比常规护理可更好预防术后再出血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晓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9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再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解除颅内高压、切除复发胶质瘤与周围坏死的脑组织,术后与第1次手术病理分级一致者12例,病理分级升级者27例.对39例患者进行1~3 a的随访观察,1 a存活率79.5%(31/39),2 a存活率30.8%(12/39),3 a存活率10.3%(4/39).结论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但应注意再手术适应证.

    作者:白新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高血压脑病18例诊治体会

    高血压脑病属于内科急危重症之一,需要紧急救治,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心脑功能损伤而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2007-01-2012-03收治的18例高血压脑病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中男13例,女6例;年龄35~77岁,平均50.5岁;入院时测血压200 ~ 280/120~160mmHg.

    作者:杜华;关海森;范波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综合康复锻炼,而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治疗前1d和治疗后60 d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经过60 d治疗,康复组无论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是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两种方法治疗牙髓神经过敏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牙髓神经过敏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实验组采用脉冲Nd:YAG激光联合光敏黏结剂,对照组单独采用光敏黏结剂分别对牙髓神经过敏症患牙进行治疗,观察即刻疗效和3个月后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即刻疗效93.64%,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激光与光敏黏结剂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神经过敏症具有较好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林红;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和对照组30例(单用文拉法辛),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8、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好.

    作者:赵玉香;刘爱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心力衰竭女性抑郁症状对躯体功能状态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与躯体功能状态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 共纳入研究251例,测验患者功能状态、躯体症状、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等进行测量.结果 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身体功能状态更差;呼吸费力症状(β=-0.18)、踝部肿胀(β=-0.21)、疲劳(β=-0.23)和抑郁症状(β=-0.19)与女性的功能状态相关,男性则仅呼吸费力症状(β=-0.34)对其功能状态有影响.心理护理后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其躯体症状和功能状态也随之改善.结论 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均对女性心力衰竭的功能状态有影响,针对抑郁症状采取多元化干预可改善患者功能状态.

    作者:寇金英;赵正焱;白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H型高血压与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96例合并H型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治疗组( 10 mg)或依那普利叶酸复合制剂(10 mg∶0.8 mg) 治疗组,随访1 a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Hcy水平变化及脑梗死复发次数.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组脑梗死患者复发次数明显降低.结论 对H型高血压进行干预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脑梗死的复发.

    作者:胡玉婷;魏秀娥;朱本亮;袁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特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有年轻化趋势.我科2009-01-12011-12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4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楚海波;董华丽;廉全荣;郭锐;赵高峰;封臻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疼痛护理对普外科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外科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有效且效果确切的手段,但手术本身对患者也是一种伤害,由于对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基本上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都会感觉到手术切口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虽然目前随着麻醉镇痛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很多疼痛患者可利用有效的镇痛措施得到缓解,但麻醉药的使用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定不良反应,而且价格高昂[1].

    作者:李瑞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急性脑卒中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各种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预后情况.方法 将发病72 h内非确诊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规开展简化OGTT试验,设立相应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统计1a内脑卒中复发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各种糖代谢异常占65.6%.正常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随访期的NIHSS评分较同期糖代谢异常而获得积极治疗患者的评分低3%~5.5%,对比同期的糖代谢异常而未获得合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分值降低12.5%~22.3%,复发率下降40%~50%.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普遍的糖代谢异常,简化OGTT试验可进行有效筛查,对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泽梁;蔡秀颜;杨职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六味地黄汤结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我科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急性肝肾阴虚型脑梗死5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疗指南》[1 ]及中医内科学肝肾阴虚型症候标准口]:均以突发肢体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头颅CT或MRI证实脑梗死,中医证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作者:刘耀东;孙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七叶皂苷钠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评估七叶皂苷钠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5~7 d的七叶皂苷钠治疗,每日20 mg静滴,配合牵引等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优95例(79.2%),良14例(11.7%),可7例(5.8%),差4例(3.3%),优良率90.8%.结论 七叶皂苷钠结合物理疗法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作者:郑远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7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头颅磁共振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7-01 -2011 -12收治的17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S病人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重,神经系统定位广泛,病灶主要分布在双侧枕叶、双侧丘脑、双侧中脑、双侧小脑、双侧颞叶等部位,致残、致死率极高.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房纤颤、吸烟、饮酒等.结论 TOBS起病急,进展快,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溶栓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头颅MRI及MRA为主要检查手段.

    作者:段红霞;钱洪军;王保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B2组各70例;分别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血压、心率与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值均显著降低(P<0,05),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心率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显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均能取得较好降压效果,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于心率稳定与疗效改善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冯新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大面积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颅内血流动力学动态的变化特点.方 法 对5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影像学供血模型分为完全MCA型和MCA皮质型,利用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于人院当天和1周内隔日1次及第14天动态检测颅内血流情况,通过测定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血流速度比值(RVACA),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病灶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MCA型组较MCA皮质型组MCA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完全MCA型与MCA皮质型梗死后动态观察MCA血流变化不明显,NIHSS评分及Pi在第3、5、7天较第1天明显增高(P<0.05),NIHSS评分变化明显.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通过床旁TCD动态检测,及时发现侧支循环代偿及血管再通情况,评价颅内压动态变化,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脱水降颅压治疗反应,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温世斌;尤玉娟;葛晓玲;彭德强;郭百海;丁志强;闫贵国;梁鹏;章睿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面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由外伤、颞骨肿瘤、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 对 35例面神经损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外伤性面瘫21例,面神经纤维瘤所致面瘫3例,化脓性中耳炎所致面瘫11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12例,神经移植3例.面神经水平段或垂直段减压术8例,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至茎乳孔减压10例,全程面神经减压2例.结果 随访6~12个月,面神经功能分级(House-Brackman分级标准)由术前的Ⅱ级8.57%、Ⅲ级22.86%、Ⅳ级34.29%、Ⅴ级28.57%、Ⅵ级5.71%,恢复到Ⅰ级14.29%、Ⅱ级34.29%、Ⅲ级34.29%、Ⅳ级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面神经端-端吻合术、减压术和神经移植仍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手段,且应在早期进行手术.

    作者:李国宾;贾素侠;陈旻生;黄闻玲;律银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卧床脑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机体某一部位因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和深部组织的溃疡.压疮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瘫痪病人.而脑卒中病人出现瘫痪、昏迷、认知障碍、营养不良、自理能力差,极易发生压疮,所以,脑卒中病人属于压疮的高危人群.

    作者:兰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