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艳丽
目的 观察丁基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200 mg口服,3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基苯酞软胶囊和长春西汀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优于单用长春西汀,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韩卓娅;吕丰收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依达拉奉静滴,B组给予规范的康复训练,C组在依达拉奉静滴的同时,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后48 h内进行与B组相同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15d、30 d、75 d,依据E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30 d和75 d E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C组治疗后ESS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能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杨燕辉;段继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脑血管疾病的1/3,多发生在50~60岁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年发生率(14~15)/10万,病死率占脑血管疾病的首位,内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较差,病死率高达40%~70%[1],外科手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及时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可有效缓解占位效应造成的脑组织受损,减轻周围脑组织水肿引起的继发性脑脑损害,改善局部血流,减少血肿周围神经元损伤程度,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2-5].
作者:顾处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异常性疾病.由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对脑神经、脑干的压迫以及供血区域脑缺血性改变,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易致漏诊、误诊.1 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头晕伴阵发性右侧面部疼痛半个月就诊.
作者:李筱瑜;卢幸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外科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有效且效果确切的手段,但手术本身对患者也是一种伤害,由于对机体组织、结构的破坏,基本上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都会感觉到手术切口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虽然目前随着麻醉镇痛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很多疼痛患者可利用有效的镇痛措施得到缓解,但麻醉药的使用或多或少会带来一定不良反应,而且价格高昂[1].
作者:李瑞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我科2004 - 10- 2010-10对65例原发、继发重症脑室出血患者采取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34例,女31例;年龄22~80岁,平均55岁;60岁以下38例,≥60岁27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确诊为全脑室积血铸型,且符合以下标准:按Graeb分级评分9~12分,均属重型脑室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者原发血肿出血量不超过20 mL不需要行血肿穿刺术;无严重心肺肾器质性疾病.
作者:崔元良;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我科用六味地黄汤治疗急性肝肾阴虚型脑梗死5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疗指南》[1 ]及中医内科学肝肾阴虚型症候标准口]:均以突发肢体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经头颅CT或MRI证实脑梗死,中医证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作者:刘耀东;孙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学习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55例学习困难儿童和56例学习优良儿童分别进行智力、行为测试,家长问卷等调查分析.结果 155例学习困难儿童的总智商均值低于学习优良儿童(P>0.05),其中边缘智商儿童占37.42%,有两项以上行为问题的儿童占78.7%.结论 儿童学习困难是多元性因素所致,智力因素是先决条件,非智力因素如生长环境、教育环境、注意力缺陷、多动、违纪等均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
作者:朱晓华;方拴锋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综合康复锻炼,而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治疗前1d和治疗后60 d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经过60 d治疗,康复组无论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是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高危妊娠是指在妊娠期由于某些可能危及孕妇与胎儿的并发症与致病因素,导致难产、母儿疾病或死亡危险增高的妊娠.临床通过对高危妊娠前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预防,可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作者:彭传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方式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的影响.方法 我院2011- 06-2012-03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496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方法的49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2组产程进展及对分娩结局、如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情况等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长于对照组,2组缩宫素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方法、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良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
作者:尚利伟;杨利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009-05-2011-10经临床证实的25例新生儿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 25例患者MRI于侧脑室旁见多发异常信号影,其中7例累及额顶叶或半卵圆区,5例累及基底节区,4例累及胼胝体,2例患者病变区可见小出血灶.结论MRI对新生儿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邵福明;孟祥;丁志伟;杜开先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脊柱骨折,特别是胸腰段骨折临床多见,属于严重不稳定性骨折,发生后部分患者可导致脊髓受压,出现较为明显的神经症状,如持续性重度疼痛等,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目前,关于脊柱骨折的治疗争议较大,有学者主张采取保守治疗,也有学者主张采取手术治疗,且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不同[2-3].
作者:姚靓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各种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预后情况.方法 将发病72 h内非确诊糖尿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规开展简化OGTT试验,设立相应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统计1a内脑卒中复发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各种糖代谢异常占65.6%.正常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随访期的NIHSS评分较同期糖代谢异常而获得积极治疗患者的评分低3%~5.5%,对比同期的糖代谢异常而未获得合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分值降低12.5%~22.3%,复发率下降40%~50%.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存在普遍的糖代谢异常,简化OGTT试验可进行有效筛查,对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泽梁;蔡秀颜;杨职 刊期: 2012年第15期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属神经内科急症,脑出血量大时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1],严重时可在短时间内死亡.2005-2011年我科采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原发性脑出血9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二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08-01-2011-12我院治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87例,随机分为单用美金刚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并比较,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与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美金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可显著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但与尼莫地平联合使用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双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情况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2011年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6例GBS患儿病例,男14例,女12例.对26例患儿进行Hughes评价量表分级,并对患儿神经症状、住院时间、神经电生理测试结果、脑脊液(CSF)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6例患儿中高血压18例(69%),心动过速20例(77%),同时有高血压和心动过速17例.高血压和(或)心动过速患儿Hughes分级高于血压正常和(或)心率正常患儿.高血压和心动过速患儿住院时间较血压和心率正常患儿明显延长,CSF中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患儿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其中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21例,运动性轴索神经病2例,正常1例.24例患儿静脉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3~5 d,1例行血浆置换,1例仅接受支持治疗,均取得良好早期疗效.结论 GBS患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心动过速,且其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王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早期综合治疗新生儿缺血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预后情况进行总结.方法 82例缺氧缺血性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及常规治疗,对治疗效果及临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早期综合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智力及发育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过程中,介入早期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书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 ~80%.患者能否成功救治与康复,与早期是否得到及时正确处理至关重要.我院急诊科2009 -11-2011-12接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香;王运良;闫波;邵明璐;马红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高血压脑病属于内科急危重症之一,需要紧急救治,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心脑功能损伤而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2007-01-2012-03收治的18例高血压脑病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中男13例,女6例;年龄35~77岁,平均50.5岁;入院时测血压200 ~ 280/120~160mmHg.
作者:杜华;关海森;范波胜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