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7例诊治体会

段红霞;钱洪军;王保东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头颅MRI, 头颅MRA, 脑梗死
摘要: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头颅磁共振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7-01 -2011 -12收治的17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头颅磁共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S病人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重,神经系统定位广泛,病灶主要分布在双侧枕叶、双侧丘脑、双侧中脑、双侧小脑、双侧颞叶等部位,致残、致死率极高.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房纤颤、吸烟、饮酒等.结论 TOBS起病急,进展快,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溶栓治疗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头颅MRI及MRA为主要检查手段.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1-2011 -12收治的38例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再手术后症状改善23例,无变化6例,恶化9例,切口愈合不良7例,切口脑脊液漏4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癫痫5例;再手术存活期1~90周,中位存活期47周,平均存活期85.3周.结论 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采取合适的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存活质量.

    作者:魏少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围术期患者并发脑梗死75例临床分析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在中国,脑血管病是第一位的致残原因和第三位的致死原因[1].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较高,每年将有200万的新发病例,其中20%~30%在急性期死亡,是神经内科住院的常见病种,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作者:谈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9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再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解除颅内高压、切除复发胶质瘤与周围坏死的脑组织,术后与第1次手术病理分级一致者12例,病理分级升级者27例.对39例患者进行1~3 a的随访观察,1 a存活率79.5%(31/39),2 a存活率30.8%(12/39),3 a存活率10.3%(4/39).结论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再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但应注意再手术适应证.

    作者:白新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大面积脑梗死脑血流动力学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颅内血流动力学动态的变化特点.方 法 对5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影像学供血模型分为完全MCA型和MCA皮质型,利用床旁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于人院当天和1周内隔日1次及第14天动态检测颅内血流情况,通过测定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血流速度比值(RVACA),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大面积脑梗死病灶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MCA型组较MCA皮质型组MCA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完全MCA型与MCA皮质型梗死后动态观察MCA血流变化不明显,NIHSS评分及Pi在第3、5、7天较第1天明显增高(P<0.05),NIHSS评分变化明显.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可通过床旁TCD动态检测,及时发现侧支循环代偿及血管再通情况,评价颅内压动态变化,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脱水降颅压治疗反应,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温世斌;尤玉娟;葛晓玲;彭德强;郭百海;丁志强;闫贵国;梁鹏;章睿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阿司匹林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01-2011-12我院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10%羟乙基淀粉500 mL静滴,1次/d,连续用药2周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与治疗前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2.9%,观察组9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较好.

    作者:王占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住院治疗的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我院住院治疗的非脑血管病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判定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48例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IMT以及颈总动脉的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7例(77.08%)患者颈动脉内形成斑块,对照组13例(27.08%)患者颈动脉内形成斑块.观察组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脑梗死有密切关系,通过超声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成进行检查,有助于对脑梗死早期诊断,以便做到及时预防、及时治疗,可有效减少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王永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康复组在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综合康复锻炼,而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治疗前1d和治疗后60 d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测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经过60 d治疗,康复组无论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还是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综合康复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玉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6例脑脓肿患者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脑脓肿病例的MR1影像,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26例患者均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脓肿,对MRI平扫和增强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MRI平扫,脓壁信号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脓液在T1加权图上为低信号,T2加权图上为高信号,弥散加权图上均表现为高信号,20例增强后脓肿壁呈显著环状强化,6例为不连续结节样强化,脓液不强化.结论 MRI增强和弥散加权对脑脓肿的诊断有特殊意义.

    作者:石彦斌;郭淼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侧脑室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65例疗效分析

    我科2004 - 10- 2010-10对65例原发、继发重症脑室出血患者采取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等量置换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34例,女31例;年龄22~80岁,平均55岁;60岁以下38例,≥60岁27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确诊为全脑室积血铸型,且符合以下标准:按Graeb分级评分9~12分,均属重型脑室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者原发血肿出血量不超过20 mL不需要行血肿穿刺术;无严重心肺肾器质性疾病.

    作者:崔元良;陈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颅内结核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颅内结核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1 -01-2011-06我院收治的17例颅内结核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 临床表现结合CT/MRI及实验室检查,17例患者中12例(70.6%)得以明确诊断,手术切除病灶11例,其中5例(29,4%)术前误诊为脑肿瘤或脑脓肿,所有患者均行规律抗结核治疗,无死亡病例,随访无复发.结论 颅内结核瘤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抗结核疗效进行综合分析.手术结合抗痨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陶胜忠;尹先印;张鹏远;牛光明;宋乐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高血压脑病18例诊治体会

    高血压脑病属于内科急危重症之一,需要紧急救治,否则将导致严重的心脑功能损伤而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2007-01-2012-03收治的18例高血压脑病患者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中男13例,女6例;年龄35~77岁,平均50.5岁;入院时测血压200 ~ 280/120~160mmHg.

    作者:杜华;关海森;范波胜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和对照组30例(单用文拉法辛),疗程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后8、1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对照组2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合并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好.

    作者:赵玉香;刘爱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在侧脑室外引流中的作用

    我院自2008-2011年对脑室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病人分别行经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及常规放置引流管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表明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与常规放置引流管相比,能明显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兆龙;杨荣刚;王天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丁基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120例分析

    目的 观察丁基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200 mg口服,3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2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基苯酞软胶囊和长春西汀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优于单用长春西汀,且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韩卓娅;吕丰收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两种方法治疗牙髓神经过敏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牙髓神经过敏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实验组采用脉冲Nd:YAG激光联合光敏黏结剂,对照组单独采用光敏黏结剂分别对牙髓神经过敏症患牙进行治疗,观察即刻疗效和3个月后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即刻疗效93.64%,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有效率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激光与光敏黏结剂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神经过敏症具有较好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林红;王建民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美金刚并尼莫地平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效果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尼莫地平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08-01-2011-12我院治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87例,随机分为单用美金刚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并比较,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与单用美金刚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美金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金刚可显著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但与尼莫地平联合使用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双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1162例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地区部分农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1 2011- 01我院门诊和住院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162例,1 a后随访,参考Mofisky-Green(MG)测评表进行依从性评判,分为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62例患者中依从性好者947例(81.5%),依从性差者215例(18.5%),2组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发病次数、对缺血性脑卒中及他汀类药物知识的了解、医生随诊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者,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因素实施对策以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贺蕾;张卉田;史德海;孙乾;张辉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采集1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3分为预后良好,GOS<3分、植物生存和死亡为预后不良)]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等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血糖、并发症、CT环池形态、多发性损伤、体温、脑疝、合并伤、颅内血肿、白细胞计数、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收缩压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或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脑疝(OR=4.632,95% CI 2.195~9.778)、体温(OR=3.822,95% CI 1.845~7.917)、血糖(OR=3.096,95% CI 1.494~6.418)、年龄(OR=2.923,95% CI1.429~5.978)、GCS评分(OR=0.426,95% CI0.211~0.86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脑疝、血糖、体温、年龄、GCS评分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针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是降低死亡和致残、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宋宏恩;郭辉;曹海燕;吴朝辉;李庆菲;程建丽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0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癎)临床观察

    2009-01-2012-01我们共收治410例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其中30例患者继发癫痫,现将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01 - 201201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410例,其巾继发性癫痫30例,男18例,女1 2例;年龄38~78岁.

    作者:程玉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心力衰竭女性抑郁症状对躯体功能状态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心力衰竭患者抑郁症状与躯体功能状态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 共纳入研究251例,测验患者功能状态、躯体症状、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等进行测量.结果 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身体功能状态更差;呼吸费力症状(β=-0.18)、踝部肿胀(β=-0.21)、疲劳(β=-0.23)和抑郁症状(β=-0.19)与女性的功能状态相关,男性则仅呼吸费力症状(β=-0.34)对其功能状态有影响.心理护理后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其躯体症状和功能状态也随之改善.结论 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均对女性心力衰竭的功能状态有影响,针对抑郁症状采取多元化干预可改善患者功能状态.

    作者:寇金英;赵正焱;白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