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保君;水少锋;韩新巍;刘佳;石瑾;苏宇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愈风宁心片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8-01~2010-12收治的15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愈风宁心片进行治疗,7 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150例患者中,痊愈108例,显效24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愈风宁心片治疗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石红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甲状腺不规则切除术遵循了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外科治疗原则且临床上易于掌握,能预防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损伤,减少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和肿瘤的复发率,减少了副损伤.柘城县人民医院2006-01~2010-01行不规则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6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提高对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TM)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建立ATM的诊断标准,对我院1992~2009年间收治的117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例ATM患者中发病高峰年龄为11~50岁,占全部病例的86.1%;11~2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达26.9%.夏秋两季ATM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68%;从城乡差别来看,农村病人占71.2%.ATM患者瘫痪的高峰时间分别为5.86 d和11.21 d.42例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短程冲击治疗,23例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52例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及B族维生素和神经营养药等综合治疗.3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45%、48%和44%;好转率为37%、33%、39%;无效率为18%、19%和17%.结论 尽管ATM是一种散发性、少见的神经系统性疾病,但在发病年龄、季节、城乡区域等方面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取决于受累脊髓的阶段和病变范围,皮质激素疗法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耿海峰;袁宝强;程华;戴园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弥散系数(ADC)值和磁共振波谱(MRS)、术中快速冰冻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对比分析,为胶质瘤术前、术中诊断和分级提供更详实的依据.方法 对37例脑胶质瘤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测定肿瘤实质部分、对照侧ADC值、其比值(rADC);测定脑胶质瘤中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水平及其比值,将结果与术中和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低级别胶质瘤(1~2级)ADC值和rADC值高于高级别胶质瘤(3~4级)(P<0.05),与肿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NAA/Cho和NAA/Cr与肿瘤级别呈明显负相关(P<0.05),Cho/Cr与胶质瘤级别呈正相关(P<0.05),磁共振病理分级与病理分级准确率81.7%.结论 ADC值和MRS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有相关性.
作者:赵东晖;李庆军;何建芳;方学文;卢义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区突触素及NR2B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缺血4周组)、C组(缺血8周组)、D组(缺血12周组)、E组(缺血16周组),每组20只.造模方法采用手术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分别于手术后4周、8周、12周、16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海马区NR2B及突触素表达的变化.结果 各组间海马区神经元突触素及NR2B表达水平的比较显示,缺血第4、8、12及16周组突触素及NR2B灰度值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第12周及第16周组还分别低于缺血第4、8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脑缺血后第4、8、12、16周,老龄大鼠海马结构内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内突触素和NR2B表达明显逐渐减少.
作者:郭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癔症是一种神经精神疾病,多发生于成人,儿童则少见.我县某学校儿童因接种乙脑疫苗,集体发作转换型癔症8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4例中男17例,女67例;年龄9~14岁,平均12岁;接种至发病2~10 h不等.
作者:罗觉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眼科临床表现,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诊于眼科,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38例(49眼)患者,眼科门诊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瞳孔反射、眼压、裂隙灯、视野、散瞳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及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CDFI).结果 38例(49眼)患者均为颈动脉狭窄.眼部表现为一过性黑曚18例18眼,视力下降伴视野缺损11例18眼,视力突然下降6例10眼,突然视物不见2例2眼.持续高眼压1例1眼.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因眼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眼科,眼科医生应该高度重视,及时排查,以免延误诊治.
作者:王淑莉;刘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02~2010-09我院诊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252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治疗组130例,常规治疗组122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84%,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44.26%)(P<0.01.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吞咽障碍,重塑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艳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对国内现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及研究现状,提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设想,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作者:豆银霞;侯蔚蔚;杨培常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原代培养细胞对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脑胶质瘤切除术后病人进行佳的个体化化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手术切除的80例人脑恶性胶质瘤的新鲜临床标本进行原代培养,采用MTT法检测恶性脑胶质瘤细胞对长春新碱(VCR)、顺铂(DDP)、尼莫司汀(ACNU)、替莫唑胺(TMZ)、替尼泊甙(VM-26)的体外敏感性.结果 长春新碱(VCR)、顺铂(DDP)、尼莫司汀(ACNU)、替莫唑胺(TMZ)、替尼泊甙(VM-26)的敏感率分别为9.4%、43.8%、57.8%、51.6%和62.5%,VM-26的敏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可以指导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的制定,避免耐药药物的盲目应用.
作者:李剑;郑莉莉;王建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的病情分度、发病率的变化、产科处理和母婴结局.方法 对2007-12~2009-12在我院分娩伴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孕产妇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其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 3 a住院分娩2700例,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90例,发生率3.3%;其中轻度妊高征56例,中度妊高征24例,重度妊高征10例(子痫3例).结论 PIH 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围生期保健和加强孕期保健知识宣教,同时进行妊高征筛查、预测和监测,适量补钙,加强营养,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等,可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6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瘤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囊性动脉瘤均完全夹闭;1例夹层动脉瘤切开夹层动脉壁后,行血管成形术.结论 显微外科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瘤效果良好.
作者:宁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慢性脑缺血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203例慢性脑缺血患者和200例健康人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慢性脑缺血组随机分为干预组(101例)和非干预组(102)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慢性脑缺血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慢性脑缺血的危险因素,叶酸、甲钴胺能显著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裴巧玲;王爱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36例重型颅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标准:恢复良好6例(16.7%),中残9例(25.0%),重残6例(16.7%),植物生存3例(8.3%),死亡12例(33.3%).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及早明确诊断,进行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保国;何黎明;余英教;朱飚;李平安;李冲;郭铭;梁晓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9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2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及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布洛芬300 mg,1次/d,疗程8周;治疗组(西太普兰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酞普兰片20 mg,1次/d,疗程6周.6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西酞普兰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布洛芬组.结论 治疗紧张性头痛西酞普兰效果满意,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中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惊厥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是由某种或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病因复杂,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智力的发育,留下严重后遗症机会大大增加[1].我院2005-04~2010-04共收治新生儿惊厥患儿7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康银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介入栓塞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探讨介入栓塞此类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2例微小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结果和术中操作.所有患者均全麻下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 (其中13例采用单纯弹簧栓塞,7例支架辅助,2例球囊辅助).结果 22个动脉瘤中,致密栓塞17例,瘤颈残留1例,瘤腔残留4例,未出现弹簧圈移位和载瘤动脉血栓栓塞事件,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术后一过性轻偏瘫1例,死亡1例.结论 介入栓塞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效果可靠;规范且熟练的操作,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和介入材料的合适是微小动脉瘤治疗成败的关键.
作者:徐浩文;付振强;孙石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有肢体运动、感觉、语言、意识障碍、CT或MRI显示有相应病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发病均在3 d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三七总皂苷粉针0.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1次/d;吡拉西坦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疗程14 d;依达拉奉针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支)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滴,2次/d,14 d为1疗程.结果 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失积分减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8.6%,对照组72.7%,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于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顺行和逆行脑保护方法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48例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在深低温体外循环(DHCA)下施行主动脉置换手术.15例行全动脉弓置换,33例行部分主动脉弓部置换.依据脑保护方法不同分为:顺行脑灌注(ACP)组23例(A组);逆行脑灌注(RCP)组25例(B组).结果 A、B 2组在心肺转流时间、脑缺血时间、脑灌注时间、神经系统永久损伤和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时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平均拔管时间、入住ICU的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行灌注可以显著性减少暂时性神经系统并发症,更早的拔管,ICU和住院时间更短,费用更低.
作者:王正飞;王克学;杨再珍;王红宇;刘春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天智颗粒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5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135例,常规组130例,2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智颗粒应用方便,安全可靠,治疗眩晕特别是肝阳上亢证型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常振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