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插管的病人留置鼻胃管50例方法探讨

于素敏

关键词:气管插管, 鼻胃管, 护理
摘要: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大多数均需经口气管插管从而不能经口进食,为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促进身体的康复,往往需要留置胃管进行鼻饲以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但是对于施行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在留置胃管时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难度,从解剖学上看,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采用常规法留置胃管时,当胃管通过咽部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因此,成功的关键是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肺癌肉瘤误诊1例

    患者,男,45岁,以咳嗽、痰中带血15d,发热,左胸痛5d入院.查体:左肺叩诊浊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4%,单核细胞百分比13.6%.CT:所见左肺下叶直径约4.0cm大小软组织块影,其内见一小透亮区即空泡征,内侧缘见一切迹,左肺舌叶片状影(图1),增强后团块影未见强化.

    作者:安光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用治疗斑秃89例

    目的 观察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斑秃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应用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1日3次.对照组卤米松乳膏外用,1日3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1.8%,对照组有效率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柯烜宇;章婧;郑建峰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慢性恢复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对慢性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生活质量量表((SQLS)对两组患者进行训练,对训练前后康复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10周后,研究组GSES、SQL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春梅;王剑;解冠男;崔会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苏木素-伊红染色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切片的一种常规染色方法,操作方法简单,但在染色过程中易受组织固定、脱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染色质量下降.笔者就染色中常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病理切片染色质量.

    作者:孙倩;曹文荣;陈芳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浅谈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压力及应对

    目的 了解合同制护士职业的压力来源,并设法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作为护理管理者,平时加强对合同制护士和在编护士的观察比较,并通过访谈、发放护士调查表等了解护士的压力,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护理现状提出了主要应对措施.结果 现阶段合同制护士面临的压力来源主要有: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工作环境、知识更新的压力、社会地位低下等.结论 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压力将给他们的身心健康乃至护理事业带来重大影响,建议从管理角度对合同制护士的使用和管理要做到规范化、人性化、合理化,建立长效、公平的激励机制,使合同制护士坚定专业信心,从而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文娟;张海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医内科学》全英语教学浅识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临床课程,是实践性强,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一门学科.它是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甚为紧密的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内科学>涉及病种41个,要求掌握熟悉的证型、概念、名方约三百余个,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学习也显得尤为困难.对于国外留学生,我院要求内科教研室老师开展全英教学.

    作者:蓝海;周莲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探索

    我院为了提高药房服务质量,大力推进药房管理改革,尤其是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层面上的改革.因此,医院药房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模式.

    作者:黄洋铭;凌绍菊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结合的临床

    目的 采用DNA-蛋白质杂交(Southwestern blot)技术研究p16基因上游序列-869bp中是否含有核基质结合元素,并分析p16基因上游序列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组与对照组内与核基质蛋白结合的情况.方法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结合的实验研究.结果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核基质蛋白的结合在急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结论 p16基因外显子1α上游-869bp片段可以与核基质蛋白结合,表明该片段存在MAR序列,对p16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胎心监护对脐带异常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胎心监护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高了可靠的依据.孕产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心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489例有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图形,监护时间20~40min.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 489例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图中有355例监护图出现变异减速.结论 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中出现变异减速关系密切,胎心监护是目前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诊断早期胎儿宫内窘迫的有利依据.

    作者:陈淑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王意庵挽治误诊误治案赏析6则

    王意庵,名王琠,字邦贡,号意庵,别号小药山人.生于1497年,卒年不详.明代安徽祁门县人,嘉靖御医.所著<意庵医案>原不曾刊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金鼎、曹鸿云1982年在郑州发现其手抄本,以善本医书整理校注,由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年出版,使其公诸于世.王氏医技高超,辨证精当,善用仲景、戴人法,屡挽危殆于既成,使许多急危重疑及误治病例获救,因而名闻京师.

    作者:李林运;黄志华;赵青春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多发于春夏季节,一般一周内可治愈.近两年,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病例者增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及时的诊断、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作者:窦瑞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从《洛书》与《伤寒论》看脉理

    中医诊法望闻问切,虽说切法位于后但也是临床上用的多的一种诊法.诊病时有的患者直接伸出手来让你摸脉且不说出病情还说什么要考考医生的水平.大学五年虽说学了脉法但到临床却是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待到明了各种脉象却又不能通过脉理说出病因病机,更谈不上辨证论治了,发现诊治时脉象的病机与书中所说大不相同,如书中所说外感风寒其脉浮紧但临证时却发现不浮但沉,不紧但数者比比皆是,难道能说它不是外感吗?待外感愈后脉仍沉只不过变得和缓罢了.

    作者:周升栋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护理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足跖趾关节极度疼痛,局部红肿,触痛显著,同时伴发热、多汗、头痛、心悸等症状、呈间歇发作,多次发作后关节变形,僵直,皮肤溃破、流脓.常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在临床中,我们观察在其急性期给与必要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复发,缩短疗程.

    作者:郑竹玲;张文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酞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酸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存在状况,以便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自临床分离的95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TEM,SHV,OXA,PER,GES,IMP,VIM,DHA和OprD2)结果 9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了7种耐药基因,其中25%菌株检测到两种耐药基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酞胺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是由多种耐药基因决定的.提示该菌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

    作者:乔立冬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益气安喘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为建立益气安喘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安喘丸中的三七、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分析鉴别.结果 分别鉴别出益气安喘丸中的三七、当归、川芎.结论 实验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为建立益气安喘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陈颢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在膀肤肿瘤治疗中的初步评估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中晚期膀肿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机对38例不能手术的膀胱癌患者行HIFU治疗.结果 治疗后90%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E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新兴的晚期膀肤肿瘤治疗方法.

    作者:曹心宇;王高仁;徐海燕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0例

    目的 探讨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传统的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系统康复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栓通注射液加常规康复护理.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6个月时进行Fug12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6个月时肢体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较单纯使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康复的疗效更佳.

    作者:陈建新;黄振俊;王艳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医文献信息学课程建设目标和教育理念探讨

    中医文献信息学课程整合了中医文献学、文献检索、文献信息管理和中医文献信息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学生中医文献信息学信息素养为目标,采用综合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会有效获取和管理中医文献信息,并刨造性利用中医文献信息.

    作者:曹宜;陈仁寿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行为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行为干预,改善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180名已有夜间尿频症状的离休干部进行行为干预.结果 能帮助患者获取相关知识,延缓病情发展,改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朴顺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国医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经验浅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临床有轻型、重型、爆发型,后两型较少见.

    作者:张宇翔;杨建宇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