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景美;艾伟
作者:罗玉兰;周从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TET)阳性患者Q-T离散度(QTd)变化的意义。方法 93例受试者根据TET分为阳性组(A组)38例,男/女=13/25,年龄55±8岁和阴性组(B组)55例,男/女=26/29,比较两组TET前后QTd、QTcd的变化。结果 运动前QTd、QTcd A组分别为41±15ms和46±18ms,B组分别(38±14)ms和(46±16)ms,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达次极量运动时A组QTd为(51±17)ms与运动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QTcd为(79±28)ms,与运动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组QTd、QTcd分别为(37±16)ms和(51±19)ms,与运动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运动后QTd、QTcd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TET阳性与QTd之间有良好的临床相关性。可反映运动负荷造成的心肌缺血。
作者:薛金贵;王肖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杨奋;卢铖;贾邢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周玉梅;赵熙刚;任菲;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钮兰红;李年令;邢启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潘如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施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传导(CC)的临床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1034例CC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CC多发生于各类心脏病人,占66.6%;对激动的影响多为影响其后激动的传导,占48%;发生CC的心律失常以房颤为主,占28.1%;CC的类型,以顺向型多见,占47.4%。结论 CC确是引起复杂心律的原因之一。
作者:朱志忠;戚厚兴;张海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李长伟;陈汉娜;燕自仪;卢喜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韩翠英;孙慧玲;张医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再灌注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MI)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1例急性下壁MI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该组急性下壁MI患者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的发生率为32.4%。②急性下壁与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③溶栓与不溶栓患者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右室MI多与急性下壁MI同时发生;急性下壁MI者合并急性右室MI是明显影响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再灌注治疗可使急性下壁合并右室MI患者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改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幸;朱韵;徐旭华;李皓;钱大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沈瑞音;曹福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杨晓霞;薛金贵;冯其茂;王肖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杨东昌;于刚;李秀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许德海;王金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牛景美;艾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顾法霖;顾方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鄂西北山区县房县、郧县AMI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家县医院10年住院治疗的AMI。结果 AMI发病率0.3~1.8/10万,平均1.04/10万,误诊率为20.19%。开展静脉溶栓技术后,适宜于溶栓者21例,作溶栓18例,成功11例,成功率61.11%。结论 鄂西北山区县AMI发病率低,误诊率高,诊疗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谭华炳;余淑芳;钟秀华;孟立新;席连英;李德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汪吉红;周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杜和宝;王邦宁;骆志刚;胡泽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