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昌春;邓宝凤;赵玉荣;李海芳;王艳艳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进行性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痴呆常见的类型.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不仅是冠状动脉疾病、脑梗死、心血管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 ,高Hcy血症也可以通过诱导脑血管病变影响大脑认知功能,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是AD发生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血浆 Hcy 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3] ,本文就Hcy与AD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魏颖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单纯椎板减压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人5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板减压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研究组病人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都得到提高,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人,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椎板减压治疗,可以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疼痛感、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欧阳少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老年综合评估( CGA)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是一种涉及多个方面和多种学科的诊断过程,用以确定老年脆弱群体的医学、社会心理学及其功能状况等方面所具有的能力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病人制定一个协调的、综合的治疗、康复、照护计划和长期随访计划[1]. 跌倒是常见老年综合征之一.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住院病人跌倒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 如何预防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发生是老年护理的工作重点. 我院从2009年6月开始将CGA纳入到老年护理工作中,根据CGA结果制定护理方案并实施. 现将实践成效报道如下.
作者:罗昌春;邓宝凤;赵玉荣;李海芳;王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联合EGF治疗.比较2组老年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瘢痕发生率、创面细菌清除率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7、14、21 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发生率、瘢痕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创面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7、14、21 d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多粘菌素B与EGF联合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具有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风险、减少疼痛的优势,适用于临床.
作者:何小龙;张兵;李巍;李峥;陈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不可逆的、渐进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老年斑( SP )形成、神经纤维缠结( NFT)以及神经元缺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D的发病率日益升高.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全球的痴呆病人高达3650万人,在此基础上,每年约有770万新增病例,而AD占其中的50%~70%[1]. 目前,临床上针对AD的预防和治疗尚无有效手段,这就使得探讨AD的危险因素,及时控制其病程进展变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 TH )和促甲状腺激素( TSH )水平的变化可能与 AD 的发生有关[ 2-3]. 本文就AD的发生与TH、TSH水平的相关性综述如下.
作者:郭盼;李菁媛;王佳贺;李乃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在老年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年龄70~85岁,随机分为常规输液组(C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去甲肾上腺素组(GN组),每组30例.记录病人入室建立监测后(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后0.5 h(T3)、手术开始后1 h(T4)及术毕(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检测T0、T5时动脉血乳酸浓度.记录术中液体出入量、低血压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相比,3组病人T1时的心率显著下降,各组间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N组MAP在T2~T4时高于C组和G组.与C组比较,G组和GN组晶体液入量减少、胶体液入量和尿量增多,液体总入量和失血量无明显差异,G组和GN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GN组较C组、G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降低,T5时乳酸浓度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老年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联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器官灌注更好,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张毛云;颜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菌感染的老年脓毒血症病人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差异,以及血浆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脓毒血症病人98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组29例,革兰阳性菌组33例,以及血培养阴性组36例.检测所有病人发病后6、24、72、120 h静脉血浆PCT水平,并分别对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病人生存组与死亡组PC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入院6、24、72、120 h后,革兰阴性菌组血浆PCT水平均较革兰阳性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血培养阴性组病人相比,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在不同时间点PCT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内生存组和死亡组病人入院时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生存组PCT的水平有下降趋势,在治疗24、72、120 h后PCT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病人在治疗后24、72、120 h PCT水平进行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死亡病人较革兰阳性菌组死亡病人在不同时间段PCT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区分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血PCT水平的持续升高常常提示病人预后不良,因此血浆PCT检测对脓毒症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薇;曾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原(Fg)Bβ-249C/T和Bβ-854G/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关系.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COPD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吸烟史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组人群均检测Fg水平、FgBβ-249C/T和Bβ-854G/A基因,比较2组病人Fg水平及两个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根据上一年度急性加重次数划分亚组,其中≥2次/年为急性加重亚组,<2次/年为非急性加重亚组,比较各亚组上述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浆Fg水平明显增高[(275.81±49.99)mg/dL比(418.51±154.00)mg/dL,t=7.959,P<0.05];病例组FgBβ-854G/A GA型突变率高于对照组(25.0%比4.0%,P<0.05);病例组FgBβ-249C/T CT型突变率高于对照组(56.2%比27.0%,P<0.05);FgBβ-854G/A及FgBβ-249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急性加重亚组比较,急性加重亚组FgBβ-854G/A基因GG型、GA型、AA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Bβ-249C/T基因CC型、CT型、TT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FgBβ-249C/T和FgBβ-854G/A两个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OPD存在相关性,FgBβ-249C/T位点突变率和AECOPD的发生相关.
作者:戈艳蕾;刘聪辉;李真真;付爱双;王红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传统功法结合想象疗法对老年卒中后共济失调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8例老年卒中后共济失调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予以传统功法中八段锦的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采用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进行共济失调程度的评估,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治疗15 d时2组病人共济失调量表评分、BI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0、90 d时,治疗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传统功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在改善卒中后共济失调病人的协调性、稳定性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应用常规康复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磊;董继革;罗丽华;丛丽娜;张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考生考官角色互换临床能力考核的培训方式,对老年科护理人员临床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考生与考官的角色互换,在培训前及培训1年后应用《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价量表》及《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测评,评价此种培训方式对护理人员临床能力的影响.结果 《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价量表》的7个维度在培训后得分均较培训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总分培训后较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考生考官角色互换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的培训方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其他相关临床能力,并有利于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的建立.
作者:沈玉;夏丽莉;吴金凤;刘滢;黄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脓毒症机械通气病人常伴有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机体分解代谢增强,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状态. 目前,营养治疗已成为脓毒症病人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而肠内营养治疗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稳定肠道菌群外,因其营养供给方式更符合生理状态,并且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明显优于肠外营养[1]. 先前研究表明,重症病人早期常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肠内营养无法实施[2]. 近研究表明,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或血管活性药物减量基础上24~48 h内即可给予[ 2-3].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脓毒症机械通气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治疗,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降低住重症监护室( ICU)及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及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洪雅琳;刘颖;沈骁;赵谊;陈尚瑜;刘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贫血类型对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体检人群中筛选出388例老年贫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贫血病人按红细胞体积及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种类型,同时纳入65例老年正常血红蛋白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上述4组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及正细胞性贫血组的游离甲状腺素(FT4)与游离三碘原氨酸(FT3)水平下降,TSH水平升高,但大细胞性贫血组及正细胞贫血组与正常对照组的FT4、FT3及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组内比较发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组的FT4水平显著低于其他2组贫血病人,FT3水平则较另2组贫血病人升高,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在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不同贫血类型老年病人间,其甲状腺功能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不同贫血类型对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作者:陈吉海;单姗;娄青林;欧阳晓俊;卞茸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临床上输液、采血拔针后需要人为按压止血. 而对于特殊人群,如:上肢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婴幼儿、上肢手术、偏瘫等病人,按压止血必须依靠其他人的协助完成,或者即便自己可以进行按压止血但因为按压力度不够、按压时间不足、按压位置偏差等原因造成穿刺点淤血、出血,这样不仅给病人带来不适且影响再次穿刺的成功率[1]. 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止血设备来方便病人,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这样将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善病人就医体验.
作者:付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前瞻性分析衰弱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5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341例,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并随访,采用Cox生存分析探讨衰弱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衰弱组老年病人的老年综合征如尿失禁、跌倒、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便秘、疼痛、睡眠障碍、口腔问题、焦虑抑郁、谵妄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P均<0.05).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临床衰弱量表(CFS)评分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全因死亡(HR=2.747,95%CI:1.586~4.773)和发生非常规就诊(HR=1.631,95%CI:1.382~2.307)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结论 衰弱是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死亡及非常规就诊等短期预后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
作者:金成;胡蓉;顾倩;林英;朱灿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衰弱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其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升高. 有研究表明通过早期识别衰弱老年人并积极给予预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延缓不良结局的发生[1].
作者:张丹丹;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临床检查需要手术的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核硬度为Ⅳ~Ⅴ级的42例病人4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病人均在表麻下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并分析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注意事项.结果 术后原有滤过泡均有效保留.术中后囊膜破裂2例,未出现悬韧带离断、虹膜脱出等并发症;术后发生角膜水肿者9眼(20.9%),均未出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病人术后第1天,视力提高34眼(79.1%);眼压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8,P<0.001).术后1周,视力提高39眼(90.7%),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4,P=0.426);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1.55%;角膜水肿均消退,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40眼(93.0%),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1,P=0.094);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8.9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手法碎核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硬核白内障手术中操作灵活,能有效提高视力,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何自芳;李一壮;秦勤;陈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吞咽训练对老年鼻咽癌放疗病人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6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老年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吞咽训练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吞咽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比较2组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放疗后6个月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放疗后1个月,对照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6个月,吞咽训练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其放疗前和对照组.结论 吞咽训练可以改善老年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吞咽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剑锋;宗敏茹;李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一种以记忆能力逐渐下降和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主要特征,多发生在老年人中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由于近期记忆丧失和远期记忆进行性减退, AD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逐年下降,不仅影响其晚期生活质量,而且给家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护理、经济负担. 然而,对于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原因之一可能为糖代谢障碍[1]. 目前,临床上已有许多关于高血糖可以加速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报道[ 2-3]. 由于AD临床期病程不可逆转,早期发现和干预十分重要. 进一步探讨AD与高血糖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深入理解AD的发病机制及寻找AD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就高血糖与AD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刘颖;柳云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肾脏功能的评估方法在不断改进. 以往临床医生应用血清肌酐、尿素氮等传统指标来评价肾脏功能,其准确性受到很多影响因素的干扰. 近年来,伴随研究的深入,发现通过公式法估测肾小球滤过率( eGFR)能够提高对肾脏功能判断的准确性. 然而,无论是上述哪项指标,都反映的是肾脏的基础功能. 当肾脏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刺激时,机体调动健存肾单位的功能,反馈地增加GFR应对应激事件,这种能力被称之为肾脏功能储备( renal function reserve,RFR) [1-2].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功能呈生理性下降,但大部分老年人群根据eGFR计算,分组在慢性肾脏病3期. 这部分基础eGFR水平相近的老年人群,在发生感染、创伤、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应激事件后,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 AKI) ,而肾脏功能的转归却不尽相同,这可能与RFR的差异相关[3].
作者:杨华昱;陈海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老年开胸手术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90例老年拟行开胸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接受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术前及术后1、3、5 d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术前hs-CRP、IL-10、TNF-α、ALD、AngⅡ、NE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1、3 d时ALD、AngⅡ、NE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3 d时血清hs-CRP、IL-10、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1、3 d时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3 d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5 d时,2组上述指标已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老年开胸手术过程中,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减轻病人因手术所诱发的炎症反应、应激反应,保护病人认知功能,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永侠;陈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