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手法治疗便秘患者临床护理应用体会

赵枝枝

关键词:推拿手法, 便秘, 护理
摘要:便秘是指因多种原因所致的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既可以是继发于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以单纯的一种疾病.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中医理论认为便秘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大肠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原因多由热盛伤阴所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路径表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和评价

    甲状腺手术是普通外科中常见的手术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亦不断提高,使甲状腺手术成为影响普外科医疗护理质量的主要病种.

    作者:曾玉琼;郑园桂;邹伟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于教研的天然药物化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针对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教育现状,从教学模式的转变、科研实践的开展和科研渠道的拓展等方面探讨适合于创新型天然药物化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阐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季红;袁牧;朱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孙六合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孙六合,男,1938年生,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医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几十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针灸专著一部,主编一部,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作者:鲁嵬;徐江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疗效及对心室重塑、血流动力学等影响.方法 7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治疗组(n=35),所有患者均据病情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基本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比索洛尔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因无统计学差异,比索洛尔治疗4个月后NYHA心功能显著改善,左室舒张束期内径明显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由(38.1±7.5)%增至(42.1±7.5)%,而治疗组由(39.8±9.7)%增至(47.5±7.1)%,具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选择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能减轻CHF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

    作者:何晓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氯胺酮麻醉致喉痉挛2例报告

    氯胺酮虽应用方便,并常用于小儿麻醉,但引发的不良反应也不少.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浓度过高易导致呼吸抑制,特殊情况下还可引起喉痉挛.作者于2007年7月~2008年12月应用氯胺酮麻醉致喉痉挛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杨茂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金饮加味治疗尿路结石84例

    目的 观察三金饮加味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4例.治疗组应用三金饮加味治疗,对照组应用石淋通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50例,有效24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88.90%.腰痛,腹部绞痛,小便刺痛,小便频数等症状明显改善.对照组治愈31例,有效25例,未愈28饲,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金饮加味治疗尿路结石效果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连建共;廖辉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芪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机理分析

    本文以黄芪注射液为例介绍了黄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这三个呼吸系疾病当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作者:卢鹄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女性更年期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

    女性更年期是女性生命过程中必经的一段特殊时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之间,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年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更年期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直至后消息.

    作者:奎兰菩;李彩燕;贾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银杏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银杏叶片口服,对照组给予拜阿司斯匹林肠溶片口服,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心电图改变,检测心功能指标,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0.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每搏量(SV)、心捧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VF)值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SV、CO提高更为明显.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银杏叶片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谭东;司贤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观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妇科门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承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经皮导入佐治小儿肺炎38例

    目的 观察中药经皮导入治疗法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本组74例小儿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给药导入治疗法,即将一次性理疗贴片滴入专用呼吸道中药透皮耦合剂,并固定于双侧肺俞穴上,应用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经皮导入药物,每次20分钟,1次/天,连续三天.结果 观察组的发热病例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经皮给药导入治疗法佐治小儿肺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药源性心律失常致病药物及预防对策

    药源性心律失常(drugs-induced arrhythmia)是指药物非治疗目的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导致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持续或非持续性室速、扭转型室速(TDP)、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等.

    作者:林振梅;郭向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医药学基础》远程教育课件的研制思路

    <中医药学基础>是中医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内容繁多课时有限,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亟待多种教学手段、多种媒体有机同步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中医药学基础>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实现这一目的 的有效途径.本课题以<中医药学基础>新教材内容为蓝本,采用Photoshop、Flash等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音频、视频、图像、动画有机结合,在保留中医固有特色的前提下,冲破传统文字教材不直观的局限和中医理论玄奥抽象的缺陷,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药学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龚小红;孙贵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首乌仙海片干预MCAO大鼠脑内MMP-2、MMP-9的表达对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补益肝肾中药首乌仙海片干预局灶性脑缺血(MCAO)大鼠脑内MMP-2和MMP-9的表达,探讨首乌仙海片对缺血性卒中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 用Tamura法进行右侧近端大脑中动脉电凝术制成MCAO大鼠模型.35只大鼠分为给药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于造模成功后第6天药物组按9g生药/kg·d灌胃给予首乌仙海片,余二组分别灌胃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均日1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内MMP-2、MMP-9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在给药1、2、3周后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药物组在治疗2周和3周后均较同组前期有显著性差异,与同期模型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酋乌仙海片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与后期上调MMP-2、MMP-9的表达,抑制胶质瘢痕的过度形成有关.

    作者:王中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调肝解毒汤治疗丙肝42例

    丙型肝炎同乙型肝炎一样急性感染期没有症状,或仅出现轻微乏力、肝区痛等症状.因此,临床上容易出现失治、误治,贻误病情而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作者:魏同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是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异常位置而引起的病变.发病率大约为5%~15%,以25~45岁多见,近年来有不断上升趋势.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性激素的变化发生周期性增殖、分泌、脱落、出血,并刺激周围组织增生及纤维化、粘连与瘢痕的形成,给患者造成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性交痛.我院自2001~2007年通过对9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体会到米非司酮结合活血化瘀、益气补肾类中药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齐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96例

    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皆受累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不但牙龈有炎症,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均有改变,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致病因素复杂.

    作者:王建华;Wang Jianhua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维汉族肺血栓栓塞症患者APCR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维汉两民族肺血栓栓塞症患者APCR的关系.方法 检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浆APCR,其中汉族病人29例,维吾尔族病人31例,汉族健康对照组37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36例.结果 四组组间方差分析APCR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病例组中出现APCR明显降低甚至缺乏现象,汉族APCR缺陷患者估计的OR值为2.82,维吾尔族为1.56.结论 APCR降低的人群PTE发生风险增加,尚需增大样本量证实是否存在民族差异.

    作者:丁巍;杨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肺结核病并发咯血的护理体会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1/3肺结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尤其是大咯血,来势凶险,常可引起窒息及失血性休克,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做好护理工作对咯血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晓君;左秀云;侯淑艳;Li Xiaoli;Yang Hong;Liu Jianping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从《金匮要略》方后注看仲景治疗杂病的思路

    本文从<金匮要略>方后注中所体现的辨证论治,因人制宣,因方制宜,因药制宜这几方面来探讨仲景在治疗杂病中的思路.

    作者:杨玉虎;杜旭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