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周彦文

关键词:桂枝汤类方, 双向调节作用
摘要:桂枝汤及其类方对于体温、汗液、心律、血压、大肠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前提、基础和途径.其实质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来调动机体内因对抗疾病,从而使内环境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其双向调节作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五味子的炮炙刍议

    五味子,五味俱全,归五脏六腑,而主归于心、肺、肾.利用盐五味、醋五味的归经与作用不同,应用于不同的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王光明;张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于教研的天然药物化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针对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教育现状,从教学模式的转变、科研实践的开展和科研渠道的拓展等方面探讨适合于创新型天然药物化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阐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季红;袁牧;朱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参附强心胶囊抗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心肌纤维化是心脏基质成分合成与降解失衡的结果,为心肌重构的关键.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离子(zn2+)依赖的内肽酶家族,能特异性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并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及细胞因子所调控.MMPs的正常表达及MMPs/TIMPs的适当比例是维持心肌胶原纤维及心脏结构正常的重要因素.

    作者:霍根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浅析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桂枝汤及其类方对于体温、汗液、心律、血压、大肠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前提、基础和途径.其实质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来调动机体内因对抗疾病,从而使内环境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其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周彦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皮细胞损伤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四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分子标记物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其微观辨证规律.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根据国家标准分为气滞、气虚、痰浊、阴虚四亚型,并测定其血清No、ET、VWF值,经统计学比较之间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NO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F组>D组>C组>E组,与A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ET由高到低依次为E组>C组>B组>D组>F组>A组,与A组相比,除D,F组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E组>c组>D组>F组>B组>A组,与A、C、E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除F组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管内皮损伤是冠心病血瘀证的重要因素,其分子标记物血清NO、ET、VWF值是冠心病血瘀证不同亚型微观辨证的可靠指标.

    作者:杨军辉;欧阳玉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9~12周妊娠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药,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导月经及促进宫颈成熟等作用,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亦有一定的结合力,米非司酮能明显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小剂量米非司酮序贯合并前列腺素类药物,可得到满足的终止早孕效果.米非司酮的抗孕酮作用及在终止妊娠方面的有效性安全性,在医学界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作者:格桑吾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肝癌中晚期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先后收治3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58次的介入治疗,从股动脉插管到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及栓塞剂,起到了缩小肿块,缓解疼痛,延长生命的效果,并可为二期手术切除创造条件.

    作者:朱秀敏;Zhu xiumin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年级阶梯式综合素质教育的探索

    针对每个年级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学习内容的差异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采用年级阶梯式方法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即按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文章就该方法几年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剖析.

    作者:邹婕;郑永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路径表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和评价

    甲状腺手术是普通外科中常见的手术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亦不断提高,使甲状腺手术成为影响普外科医疗护理质量的主要病种.

    作者:曾玉琼;郑园桂;邹伟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特点研究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临床常见,现将我们对1998年6月至2008年6月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22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作者:杨建强;包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女阴尖锐湿疣30例

    女阴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我院门诊自2008年1月至10月共治疗此类患者30例,经手术切除并全部送病理检查证实,复发率为1%.

    作者:杨光;董美如;Yang Guang;Dong Meiru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孙六合教授临证经验点滴

    孙六合,男,1938年生,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医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几十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针灸专著一部,主编一部,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作者:鲁嵬;徐江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目前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西药以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治疗的起始剂量大,减药缓慢,疗程长,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副作用也较大,往往病人依从性较差,为了克服以上单用西药治疗的弊病,本人自1998年至2008年在治疗本病中,探索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罗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论《务中药性》的学术成就

    <务中药性>作者为何本立,何氏字道生,号务中,生于乾隆44年,卒于咸丰2年,江西省清江人.何氏自幼习儒,年长则潜心医药,尤精究本草之道,历数十年苦心于药物之性能探究,而著<务中药性>共20卷,其中药物部分18卷,卷首卷末各1卷,清·道光25年其子何晴皋以怀仁堂名义刊刻发行.

    作者:朱传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观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妇科门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承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芪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机理分析

    本文以黄芪注射液为例介绍了黄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这三个呼吸系疾病当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作者:卢鹄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抢救百草枯中毒护理体会

    百草枯,俗名克无踪、对草快,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除草剂,易溶于水,有腐蚀性.对人畜毒性极强.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误服后造成急性中毒,一般口服>20 mg/kg,难以存活.其入土即失活,但中毒后无特殊解毒药,病死率高.我科自2007年2月至今收治百草枯26例,给予血液灌流及内科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延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浅谈耳鼻咽喉科急症的临床带教

    本文是关于耳鼻咽喉科急症临床带教的体会,从学生初步接触耳鼻咽喉科急诊如何尽快进入实习角色到如何提高学生急诊基本功,带教的方法及急诊经验传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更快地提高学生耳鼻咽喉科急症的诊疗能力.

    作者:刘森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础护理教学改革初探

    近年来,护理教育正面临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学规模的扩大、教育模式的变革,彰显了新世纪我国护理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势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护理学生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我们在多年的护理教学过程中,逐渐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步走上实用型、高效性的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莫选荣;罗心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药源性心律失常致病药物及预防对策

    药源性心律失常(drugs-induced arrhythmia)是指药物非治疗目的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导致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持续或非持续性室速、扭转型室速(TDP)、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等.

    作者:林振梅;郭向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