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年宁心胶囊中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

周颂东

关键词:黄芩, 更年宁心胶囊, 鉴别
摘要:目的 探讨更年宁心胶囊中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结果 改进后的方法鉴别更年宁心胶囊中黄芩,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可用于更年宁心胶囊中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泻心汤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泻心汤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63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给予加味泻心汤(黄连、大黄、黄芩、生地、丹参等),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胶囊内服.结果 加味泻心汤的治愈率为76.8%,总有效率为90.2%,显著优于罗红霉素组.结论 加味泻心汤治疗寻常痤疮疗效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叶志光;罗敏;杨兴平;叶立林;侯中权;苏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马齿苋水煎煮液治疗肠道菌痢62例疗效观察

    采用简单可行的水煎煮法提取马齿苋的有效成分,对62例急性肠道菌痢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愈4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有效率96.77%.

    作者:陆桂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千扰素栓结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

    目的 观察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单纯微波(输出功率60W)烧灼糜烂面治疗85例,微波治疗后加用干扰素栓阴道给药,隔日1粒,15次为1个疗程,治疗89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单纯微波治疗组治愈率8.2%;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组治愈率为44.9%,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麋烂效果显著.

    作者:马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300例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慢性鼻窦炎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三组对照治疗,中药对照组,以陕西香菊药业香菊片治疗.西药对照组以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片、0.5%麻黄素点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的以迪康滴通鼻炎水滴鼻,口服头孢他美酯片及香菊片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陈远惠;Chen yuanhui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女阴尖锐湿疣30例

    女阴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我院门诊自2008年1月至10月共治疗此类患者30例,经手术切除并全部送病理检查证实,复发率为1%.

    作者:杨光;董美如;Yang Guang;Dong Meiru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银杏叶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银杏叶片口服,对照组给予拜阿司斯匹林肠溶片口服,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心电图改变,检测心功能指标,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0.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每搏量(SV)、心捧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VF)值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SV、CO提高更为明显.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银杏叶片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谭东;司贤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基础护理教学改革初探

    近年来,护理教育正面临着办学层次的提高、教学规模的扩大、教育模式的变革,彰显了新世纪我国护理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势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护理学生是护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我们在多年的护理教学过程中,逐渐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步走上实用型、高效性的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莫选荣;罗心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年级阶梯式综合素质教育的探索

    针对每个年级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学习内容的差异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采用年级阶梯式方法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即按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文章就该方法几年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剖析.

    作者:邹婕;郑永臻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毒素清颗粒治疗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人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生命健康.本病的治疗临床主要以抗生素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变异,出现了较多耐药菌株,临床治疗难度大.

    作者:周素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网络时代《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探索、调查与思考

    介绍基于网络时代下的<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探索实践,着重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得以提高,获得学生的好评.通过对调查结果及学生意见和建议的分析,提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应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作者:赖梅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浅析桂枝汤类方的双向调节作用

    桂枝汤及其类方对于体温、汗液、心律、血压、大肠功能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前提、基础和途径.其实质可能是通过调营卫、建中气来调动机体内因对抗疾病,从而使内环境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其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周彦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

    目的 观察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68例病人髓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针、β-七叶皂甙钠针、复方丹参针静脉点滴,强的松片、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地巴唑片口服,治疗组给予阿昔洛韦针,β-七叶皂甙钠针、复方丹参针静脉点滴,同时依据症状,按分型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5.29%,对照组治愈率为61.76%,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世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调肝解毒汤治疗丙肝42例

    丙型肝炎同乙型肝炎一样急性感染期没有症状,或仅出现轻微乏力、肝区痛等症状.因此,临床上容易出现失治、误治,贻误病情而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作者:魏同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康感清口服液主要药效学研究

    目的 通过主要药效学实验,验证康感清口服液与临床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 结果体内抗菌实验表明,康感清口服液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可降低其死亡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康感清口服液能明显减少氨水引发的小鼠咳嗽次数并能明显延长豚鼠枸橼酸引咳的咳嗽潜伏期,减少豚鼠咳嗽的次数;康感清口服液能明显增加小鼠气道酚红捧出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康感清口服液具有增加气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捧出的作用.结论 康感清口服液具有一定的抗菌、止咳、化痰、镇痛作用.

    作者:徐镇军;崔艳;许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芍药汤加减治疗细菌性痢疾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芍药汤加减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40倒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芍药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戍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芍药汤加减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疗法.

    作者:迟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维汉族肺血栓栓塞症患者APCR活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维汉两民族肺血栓栓塞症患者APCR的关系.方法 检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浆APCR,其中汉族病人29例,维吾尔族病人31例,汉族健康对照组37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组36例.结果 四组组间方差分析APCR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病例组中出现APCR明显降低甚至缺乏现象,汉族APCR缺陷患者估计的OR值为2.82,维吾尔族为1.56.结论 APCR降低的人群PTE发生风险增加,尚需增大样本量证实是否存在民族差异.

    作者:丁巍;杨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加味附子汤临床应用举隅

    附子,性温,具上温心阳、中运脾阳、下扶肾阳、外固卫阳、内解寒凝等多种作用,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炮附子、芍药、茯苓、白术、人参5味药物组成.为温阳散寒、健脾祛湿之剂.主治少阴寒湿证及少阴阳虚畏寒证.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只要辨证属阳虚寒盛者,均可获效.

    作者:何季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参附强心胶囊抗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心肌纤维化是心脏基质成分合成与降解失衡的结果,为心肌重构的关键.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组锌离子(zn2+)依赖的内肽酶家族,能特异性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并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及细胞因子所调控.MMPs的正常表达及MMPs/TIMPs的适当比例是维持心肌胶原纤维及心脏结构正常的重要因素.

    作者:霍根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推拿手法治疗便秘患者临床护理应用体会

    便秘是指因多种原因所致的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既可以是继发于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以单纯的一种疾病.本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中医理论认为便秘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大肠的关系甚为密切,其发病原因多由热盛伤阴所致.

    作者:赵枝枝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黄芪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机理分析

    本文以黄芪注射液为例介绍了黄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这三个呼吸系疾病当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作者:卢鹄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