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忠;李西明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瘤,为一种常见皮肤肿瘤,以老年人面部多见,呈慢性病程,可发生破溃毁容.我科自1974至2000年应用手术等方法治疗老年外鼻基底细胞癌3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31例中男24例,女7例.60~70岁14例,71~80岁11例,81岁以上6例,病程3月~15年.1.2 诊断与分型 31例患者首诊基底细胞癌20例,怀疑不确定5例,误诊6例,其中误诊黑色素瘤2例,鳞癌1例,色素痣2例,局部感染1例,1例左颈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转移.临床分型:结节溃疡20例,色素型5例,浅表型4例,纤维上皮瘤2例.
作者:朱洪源;吴国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预防和治疗. 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60岁以上的肺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者28例,并以同期手术未发生呼衰的211例老年肺癌患者作对照,用χ2检验分析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的高危因素. 结果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11.7%(28/239),病死率21.4%(6/28).呼衰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一秒钟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都明显低于无呼衰组(P<0.01).全肺切除组术后呼衰发生可能性明显高于肺叶和段/楔形切除组(P<0.01). 结论术前心肺功能异常、呼吸道感染、手术创伤和伤口疼痛刺激是引起术后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及早诊断、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并给予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有效手段;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手术后并发症是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的关键。
作者:郑世营;赵军;葛锦锋;秦涌;马海涛;于曙东;沈振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抗衰老技术(technology of anti-aging)是在衰老生物学(biology of aging)基础研究之上发展起来的.从不同的衰老学说出发进行研究,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从衰老的氧化学说出发,Lang等[1]发现,羧酸噻唑烷镁(MgTC)能大大提高果蝇、蚊子、小鼠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和延长寿命.从衰老的端粒学说出发,Bodnar等[2]将端粒酶亚单位hTRT基因通过载体转入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包皮成纤维细胞,大大扩展了这两种细胞的复制寿命.从衰老的基因学说出发,Rogina等[3]发现,用P-element适当插入Indy基因,雄雌果蝇平均寿命增长约1倍(37~70d),高寿命增加了50%.上述的研究结果都有可能发展为抗衰老的药物干预或技术干预.鉴于这方面国内已有很多报道,本文不再赘述.
作者:傅文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病人多数存在体重降低及皮下脂肪耗竭,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营养不良是由于病人长期缺氧和增加呼吸做功造成的,但是它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近年发现其与一种由肥胖基因(ob)编码、脂肪细胞合成释放的瘦素有关,它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内能量平衡及脂肪代谢,有研究发现循环瘦素水平与人类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密切相关[1].已经证实在营养不良的COPD病人中循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增加,TNF-α的激活与COPD病人营养不良有关[2].本研究旨在观察COPD病人的循环瘦素水平与营养指标及TNF-α的相关性,从而对瘦素与COPD病人营养不良指标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李报春;吴丽星;杨金梅;张霞;孔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超重是相互关联,可能有内在联系的几种疾病,可以在一个个体上表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这些与疾病过程有关的症候和(或)体征统称为代谢异常综合征,其已被许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为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1~3].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石化企业老年高血压病人、老年前期高血压病人和老年非高血压病人合并代谢异常的状况,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合并代谢异常的特点.
作者:黄童;柴宁柳;蔡华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3年起开展了对有心慌不适的门诊老年患者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加做0.5h以上的持续心电图监测,以弥补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暂的缺陷,使心律失常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收集了≥60岁患者1 000例的心电监测结果,并进行了分类、分析,旨在不断提高人们对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发生率的认识.
作者:王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衰老(aging)的病理生理是生命科学中一个宠大的课题,它涉及生命过程的方方面面,诸如基因调控障碍、细胞凋亡、自由基损伤、物质代谢失衡、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免疫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失调、组织细胞退行性改变、生理功能下降等.本文结合临床和抗衰老的实际应用,对衰老过程中的病理生理作一概述.
作者:刘汴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前,老年人直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国内外尚无统一观点.我院自1992年6月~2000年6月,共收治直肠癌587例,其中≥65岁并伴有糖尿病者26例 ,经处理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雪敏;谷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人类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正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中医学关于延缓衰老有着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黄帝内经》养生抗衰的理论到今天多学科对中医药延缓衰老的研究,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老年医学的内容,也必将在人类挑战衰老、防治老年疾病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30年来对浆细胞肿瘤采用马法兰为主的化疗加支持疗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总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近3年国外研究发现酞胺哌啶酮(thalidomide, 反应停)对难治、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MM)有治疗作用,1999年12月~2001年5月我们应用反应停治疗老年浆细胞肿瘤5例,旨在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解关兴;吴德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人类对自身衰老的认识和抗衰老的探索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课题,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长期以来这一学科的发展十分缓慢.20世纪,随着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近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衰老科学的了解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这些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抗衰延寿的需要.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目前,我国老年人已达1亿3千多万人,这些老年人(包括一部分中年人)受到衰老的严重困扰,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虽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2001年的71岁左右,但绝大多数人还活不到应有的寿限(115~120岁).由此可见,在新的世纪里,衰老与抗衰老研究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使命.
作者:刘汴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了解老年教职工健康状况,本文对153例≥60岁教职工的血脂、血糖、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进行测定,并与中青年进行了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肇庆学院2000年参加体检的教职工769名(22~81岁),其中,男435名,女334名.按年龄分组,①老年组:153例,男112例,女41例,年龄60~81岁,平均(65.78±4.70)岁;②对照组:616例,男323例,女293例,年龄22~59岁,平均(38.64±9.35)岁.
作者:郝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细胞信号传递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激素、神经递质、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信息通过cAMP(α受体)、磷脂酰肌醇(β受体)、丝氨酸/酪氨酸蛋白激酶(TPK)、及离子通道、离子泵等途径发挥生物效应.β受体通过激活A激酶而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生长增殖;α受体及TPK则通过激活C激酶、G激酶、Ca2+CaM激酶,并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激活,诱导核内多种生长调控因子,如fos、myc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衰老对细胞信号传递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细胞周期进程及与细胞生长增殖相关的转录调控因子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淑萍;张宗玉;童坦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疗效. 方法对60例BVI患者分别用尼莫地平(治疗组)和脉络宁(对照组)静滴治疗,疗程14d,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液流变学改变. 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快,24h内有效率为66.7%,72h内达93.3%,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分别为6.7%、16.7%、40%.治疗组TCD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尼莫地平治疗VBI安全有效.
作者:顾迅;何一然;曾林;欧阳晓俊;季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模拟建立一个集衰老、铝中毒与胆碱能系统损害的多因素老年性痴呆(AD)动物模型,并验证针刺的作用效果. 方法以西药哈伯因作对照,检测各模型组以及治疗组海马胆碱酯酶(ChE)活性,研究针刺对这种模型ChE活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在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的基础上的单纯铝中毒模型和单纯东莨菪碱(SCOP)模型均显示出了类似AD的海马ChE活性表现,多因素方法较之单因素方法有更明显的神经生化改变. 结论本研究提示这种多因素损伤方法可以更好地模拟出AD的病因、病理机制特征,并首次证明针刺有提高多因素AD模型动物海马ChE活性的作用,为针刺治疗AD的有效性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作者:董洪涛;白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是一种易发生于中老年人且与某些基础疾病相关的肠道缺血性疾病,临床较少见,早期诊断较困难.我科自1995年1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老年缺血性结肠炎13例,所有病人均经内镜确诊,经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学军;石巧荣;刘军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老年哮喘与冠心病危险因子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老年哮喘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检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作者:占忠;李西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我院自1993~1999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因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48例,占同期本院所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21.18%(248/1 171),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建苏;殷菊香;高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几年来老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一些地区居高不下,已引起防疫及临床人员的重视.本文收集近2年老年肺结核264例,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刘东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牙槽骨是人体颌面部骨骼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健康程度是牙齿能否固位在口腔中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全身骨量下降,可出现牙槽骨组织缺损,牙槽嵴水平吸收或牙齿松动.我们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各40例进行口腔疾患(如牙折、龋齿、牙槽嵴水平吸收、牙齿松动、牙齿咬NC152面及切缘磨损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兰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