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星星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瘫痪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周期性瘫痪病例132例,查T3、T4、TsH,符合甲亢诊断36例,予补钾及治疗甲亢药物治疗.结果:周期性瘫痪发作减少或消失.结论:周期性瘫痪患者应常规行内分泌等检查,查明病因,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郭艳平;张向东;杨清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25%~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对此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研究,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加深了认识,同时为针对性药物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汪保孝;王根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于1997年4月出现双下肢力弱并逐渐萎缩,病症缓慢加重.自2000年1月份起,逐渐出现站立、行走不稳定,垂足.
作者:杨培全;龙健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赛莱乐治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5例,应用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200mg溶于生理盐水200ml静滴,10天一疗程.对照组40例,应用丹参注射液20ml溶于5%葡萄糖200ml静滴,10天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赛莱乐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症状
作者:彭小兰;赵静;严雯;吴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因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2d,伴声音嘶哑、呼吸困难1d于2001-08-22入本科治疗.于入院前2d出现双下肢无力,迅速加重且上升至双上肢无力,入院当天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6次/分,血压15/10kPa,呼吸32次/分,呈吸气性呼吸困难.
作者:胡团敏;黄永德;何文钦;叶迎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对于早期病例及不典型病例极易误诊,以致于影响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笔者现对1998-01~2001-12遇到的23例SAH误诊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朱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治疗手部痉挛的疗效.方法:利用臂丛神经根相互代偿的原理,用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手部痉挛的手术方法.结果:治疗的13例手部痉挛病人肢体痉挛明显减轻,部分患者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本疗法是治疗手局部痉挛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护理要点.治疗方法:降纤酶10U+生理盐水150ml,静滴,qd,连用3天,同时应用常规治疗.结果:700例使用降纤酶患者中有2例发生脑出血死亡,并出现针眼处渗血、牙龈出血等.结论:做好脑梗死患者使用降纤酶期间的护理,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月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们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刘葛霞;尚桂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在新生儿输液过程中,液体需要24h均匀持续静脉维持,这样可减少高血糖、低血糖、水肿等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我院1998~2001年有38例早期新生儿在输液时应用微量泵,与同期未用微量泵的30例早期新生儿作对照.结果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丰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院从1996-02~2000-11共收治小儿颅内出血52例,其中新生儿33例(63.5%),婴儿17例(32.7%),幼儿2例(3.8%).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继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01~2001-6手术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34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华强;孙树立;王春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PB)治疗癫痫时的血清浓度(Cp)、血清游离浓度(FCp)、唾液中浓度(Cs)的关系.方法: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6例单服PB的癫痫患儿的3种PB浓度.结果:不同年龄组癫痫患儿之间PB的平均Cp、FCp、Cs差别无显著意义;Cp与FCp,FCp与Cs有较好的相关性,而Cp与Cs之间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测定Cs可反映FCp的水平,因此可通过测定PB的Cs水平检测PB实际抗癫痫药物浓度.
作者:王莉;陈国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硬膜外阻滞下,分别辅助氯胺酮和咪唑安定、芬太尼和氟哌利多病人对术中内脏牵拉的反应,评价上述两组药物在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应用对术中牵拉反应的对抗情况.
作者:付金厚;张彩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对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应.方法:通过对已确诊的40例高血急症患者,先用乌拉地尔12.5~25mg稀释后静脉注射,然后用50~100mg溶于5%葡萄糖水中静滴,5min、15min至90min后进行血压测试.结果:4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用乌拉地尔治疗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临床疗效较满意.
作者:黄舜娟;杨翼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许多报道证实脑囊虫病与脑卒中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来自囊虫病高发区,而无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中青年患者,应警惕囊虫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性.现将我院1991~2002年收治的20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习予祥;秦玉翰;黄志梅;丁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儿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树禄;赵兵;赵仙;李玉清;安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静脉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并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比较,应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比较其血浆纤维蛋白原、D一二聚体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从治疗后3天即出现明显效果.在治疗7、14d的CT扫描治疗组的低密度缺血灶体积(10.45±2.24ml,8.16±1.81ml)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组(82.50%)优于对照组(65.00%),有显著性差异(P=0.04).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P=0.03),D一二聚体升高(P<0.01);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映.结论:小剂量尿激酶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郭月叶;刘乐喜;刘远洪;郭雅聪;牛好敏;张红菊;郝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8~2001年,作者采用通过颏孔用纯甘油注入下牙槽神经管治疗三叉神经的分支下牙槽神经、颏神经痛[1]18例.本组病例在疗效和复发率方面均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各病组.现将1~3年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强;宋忠臣;周弘;吕保辉;张彦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4~2002年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50例,占同期住院各种脑血管病的4.3%,65岁以上者占40%.现将65岁以上(老年组)的20例与同期65岁以下(对照组)的30例进行对比,以探讨老年人SAH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晋山;郭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