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良
儿科是一特殊的病房,面临的是一群不断生长发育孩子,疾病复杂多变,要想正确把握好各种不同疾病的治疗及转归,我们必须要对疾病有正确诊断,有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对各项疾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的判断分析.
作者:崔巧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鉴别厚朴和厚朴习用品、混淆品及伪品.方法 性状鉴别与按厚朴鉴别项2的试验法.结果 厚朴及厚朴习用品均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成分,但厚朴混淆品及伪品不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成分.结论 厚朴和厚朴习用品、混淆品及伪品需仔细鉴别.
作者:徐镇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但要学好中医,关键之一就是一个字:背!只有吸取和完全掌握了前人的东西才能在此基础上自己灵活运用,我相信令大家头疼的就是方剂歌的背诵了.
作者:闫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妇科学总论部分是联系中医基础课程和中医妇科临床部分的重要桥梁,要搞好中医妇科学总论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突出中医妇科特色,适当补充西医内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作者:肖新春;杨援朝;刘霞;陈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草香胃康片中大黄素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XDB-C8(4.6×150mm,um),以甲醇-水-磷酸(80:20:0.1)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mL·min-1.结果 大黄素在0.11 μg~1.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3%,SD为2.01%.结论 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祝红;祝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李某,女,2岁,主诉双眼热痛、流泪、目眵多2天于2002年10月12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可见双眼睑微肿,无压痛,睑结膜充血,球结膜略红,可见胶水样分泌物,角膜清亮,无染色,舌质红,苔黄燥,脉弦略数.
作者:张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外科专业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养是培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高水平的临床适用人才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强化学习意识,加强临床实践各个环节的管理,严格落实培训计划的每一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周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并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住院期间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ET-1水平不同程度下降,通心络组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通心络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能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ET-1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艳霞;陈桂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回顾性总结21例产后大出血致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和护理对策,其抢救措施有建立中心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合理输入液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吸氧,止血,纠正酸碱平衡改变心功能,预防感染.同时,加强护理措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记出入量.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
作者:杨建设;兰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脾胃湿热证是慢性胃炎为常见的证型,病因多为外感湿热之邪,酗酒嗜烟,饮食肥甘等因素.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日益增多.笔者自2002.2006年,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5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研讨式教学是近年来在研究生自然辨证法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尝试.结合近年来的改革与实践,阐述了中医药院校在构建自然辨证法教学新模式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作者:冯慧卿;张欣;何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及功能锻炼;出院重点指导坚持锻炼,营养定期复查和化疗.结果 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柴西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当前医疗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疗纠纷逐年增加.已经成为临床教学医院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教学医院,对临床教学医院如何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李经华;张春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我国肺心病的患病率平均达0.48%,肺心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的差异,东北、西北、华北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男女无明显差异.冬春季节气候骤然变化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德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中运用中医思想对脑生理、病理、症状的观察促使我深入思考:心有心气、肺有肺气、胃有胃气、肝有肝气、肾有肾气…….那么,脑也有脑气,髓也有髓气,经也有经气.
作者:韩自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自制止痒润肤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手部慢性湿疹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外用自制止痒润肤膏治疗;对照组17例,外用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疗程4周,分别于第7,4,1,8天观察疗效,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第7,4,21,8天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止痒润肤膏疗效显著.
作者:蔡红兵;邓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一名现代护理管理者,具有良好的素质修养和管理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作为一名护理工作多年的工作者,凭着对实践的摸索和经验总结,浅谈以下对这方面的看法.
作者:孙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大汗腺痒疹在临床很少见,本病在古代文献内无该病名及类似记载.中医认为本病总由禀赋不耐,冲任失调,肝火湿热蕴蒸,或兼湿热之邪外侵,内外合邪,搏结肌肤,汗孔闭塞所致.本人在门诊用中药治疗二例大汗腺痒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由于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组织结构严重伤害的一类损伤,它是创伤学中危害性大的疾病,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在西医常规抢救治疗的基础上,中医中药参与抢救治疗为提高疗效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方铄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全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甘草共11味药组成.主治胸中血瘀,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等症.笔者临床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由血瘀引起各种病症,均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可扬;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