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镜检查288例结肠癌临床分析

邓美玲;朱加美

关键词:结肠癌, 结肠镜,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288例镜下结肠癌的临床症状、肿瘤部位、镜下形态、病理学分型,探讨其规律.方法 采用电子结肠镜检查,取活检做病理切片诊断.结果 结肠癌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高峰在50-70岁,青年多散发,男女比例为1.4_4:1.症状以便血和肠梗阻为主,以左侧结肠多见,尤以直肠多发,占60.76%,以腺癌居多,镜下以隆起型较多见,早期癌8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检出率低,仅占2.78%.结论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方法,其病理学诊断对结肠癌的确诊率很高,结肠镜检查时对结肠癌的的高发部位应特别注意,不能忽略青年结肠癌的发生,其恶性程度高,必须提高早期诊断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室性早搏的辨证施治体会

    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在心律失常中占3.5-5%.临床普遍运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面不甚理想.采用中医学进行辨证施治往往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梁玉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成大医者首立善心

    夫欲成大医者,必先立其心.当先具悲天悯人之仁念,怀救民济世之心,而后钻研医道,渐有所得,方可悬壶也.古之成大医者,未有不先立心而习医者.

    作者:陈昌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白虎汤加减治疗急性结膜炎1例

    李某,女,2岁,主诉双眼热痛、流泪、目眵多2天于2002年10月12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可见双眼睑微肿,无压痛,睑结膜充血,球结膜略红,可见胶水样分泌物,角膜清亮,无染色,舌质红,苔黄燥,脉弦略数.

    作者:张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6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及功能锻炼;出院重点指导坚持锻炼,营养定期复查和化疗.结果 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柴西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70例

    目的 评价中西医疗法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80例,以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及西医治疗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共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7.5%,西医组为75.0%,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作者:杨涛;刘中文;谭洪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过氧化氢、碘甘油溶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碘甘油溶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疱疹性口炎患儿195例,其中2个月至2岁以内为135例,用2%~3%过氧化氢、碘甘油涂擦,口腔粘膜损害区进行了治疗观察.结论 过氧化氢、碘甘油溶液对病变损害区愈合情况作了详细观察,4小时内止痛,停止哭闹,溃疡面缩小,有效率78.9%;涂药后4小时内止痛,其它症状减轻,有效率20%;涂药后三日内症状无明显改善为1%.因为过氧化氢遇到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立即产生新生氧,发挥杀菌作用.碘甘油有防腐作用,使菌体变质,促使新生组织增生,病变区迅速愈合疗效显著.

    作者:矫敬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手术后鼻腔粘连预防与治疗

    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佳.科学的手术方式,我科近十年来采用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现就作者所治302例慢性鼻窦炎术后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改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预防手术室血源性传播疾病措施

    血源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主要包括肝炎病毒,艾滋病疾病病毒等特殊病原微生物,因其致病力较强,常因现代医学逐步增加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复杂程序,使其在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持续增加引起感染,后果成灾难性,加强这组特殊病原体感染的预防为重要,因此,我们在中将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血液,体液一律视为有传染性,采取了普遍性防护扩,有效地预防了医院感染,控制了血源性疾病的传染,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肖玮;肖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引入赏识教育观念开展建构式临床教学

    分析当前医院教学滑坡现象,引入赏识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开展建构式临床教学.改进临床教学方式,推动医院教学发展.

    作者:高兴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78%,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方法.

    作者:张新荣;赵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老年痴呆患者34例的感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痴呆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对住院治疗的34位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心肌炎60例

    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有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心肌炎即心脏肌层的炎症病变[1],是指各种病因引起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心肌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与坏死.我院自2000年起采用参连正心片治疗小儿心肌炎(急性期轻、中型患儿),中医辨证属毒伤气阴型60例,疗效满意.

    作者:宋春霞;崔文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联合尿激酶球旁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尿激酶球旁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方法 视网膜静脉阻塞采用全身中医辨证分四型治疗结合局部早期大量球旁注射尿激酶.结果 总有效率88.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尿激酶球旁注射,可改善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减轻静脉怒张,促进出血水肿吸收,尽早尽快恢复视网膜功能,有效地保护了视功能,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郭继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药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8例

    目的 观察参柴脾胃舒汤结合西药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6例采用铝碳酸镁片治疗;治疗组10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自拟参柴脾胃舒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79.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宏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巧背方歌——联想图画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但要学好中医,关键之一就是一个字:背!只有吸取和完全掌握了前人的东西才能在此基础上自己灵活运用,我相信令大家头疼的就是方剂歌的背诵了.

    作者:闫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RP-HPLC法测定草香胃康片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草香胃康片中大黄素的RP-HPLC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XDB-C8(4.6×150mm,um),以甲醇-水-磷酸(80:20:0.1)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mL·min-1.结果 大黄素在0.11 μg~1.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93%,SD为2.01%.结论 该测定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祝红;祝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安消通络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目的 观察自拟安消通络饮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治疗条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降血糖基础上应用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组在降血糖的基础上应用安消通络饮.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耱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长,患者自觉症状痛苦,应用中药汤剂安消通络饮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方便、廉价的优点,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张素英;郑国军;程丽荣;张菊红;陶红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温病学》课程网站的研制与开发

    利用网页及多媒体技术实现了经典课程<温病学>不受空间及时间限制的远程学习,充分体现了经典理论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相结合,增强了教与学的交互性,使<温病学>教学更切合实际需要,较好地推动本课程的远程教学,促进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曾征伦;葛文华;钟嘉熙;林兴栋;柯立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病例80例,以中西医结合及西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7.5%,西医组为90.4%,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作者:刘中文;潘晓燕;孔炳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医妇科学总论教学的思考

    中医妇科学总论部分是联系中医基础课程和中医妇科临床部分的重要桥梁,要搞好中医妇科学总论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突出中医妇科特色,适当补充西医内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作者:肖新春;杨援朝;刘霞;陈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