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王建华

关键词:脾破裂, 观察, 护理
摘要:外伤性脾破裂在腹腔脏器损伤中发生率高,而延迟性脾破裂常常易被人们忽略,往往在受伤后未引起患者的重视,就诊时已经失血过多,造成休克等危及病人生命.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间,共收治该类病人23例,均经积极抢救成功,本文就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林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止眩汤联合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附38例报道

    目的:观察止眩汤(自拟)联合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应用止眩汤1日1剂,分3次口服,同时使用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35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1静滴,每日1次,疗程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止眩汤联合盐酸培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眩晕症可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陈世芳;王礼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剖析雌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清ApoA-I、B及其他血脂的变化

    目前我国对绝经后妇女用ERT防治冠心病的工作尚未普及.为此,我们检测了部分更年期妇女及雌激素替代治疗后的血清载脂蛋白、血脂、雌激素、FSH水平,以探讨更年期妇女血清载脂蛋白及血脂水平与雌激素变化的关系,进一步说明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剖宫产665例原因分析

    目的:为了分析剖宫产所发生的原因及其手术的适应症.方法:对1998~2002年在本院分娩2876例产妇中的665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年剖宫产率为32.15%,为1998年15.28%的2.1倍,5年中的平均发生率为23.12例,手术指征分别为产程异常,196例(29.47%);其次为胎位异常,143例(21.50%)和头盆不称;138例(20.75%)等;社会因素为14例(2.11%).

    作者:王万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探讨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胃癌患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因此对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的研究亦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10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

    本文观察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舒利迭)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

    作者:徐利全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19例胸部创伤临床分析

    胸部创伤,多系重大暴力所致,及时准确救治是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自1980年~1998年共收治各类胸部创伤病人419例,根据病情选用抗休克、抗生素防治感染及对症处理的同时尼龙弹力胸带固定胸壁.胸腔闭式引流88例,其中双侧胸腔闭式引流8例,反复胸穿抽液抽气87例,剖胸止血及肺修补10例,开胸清除血凝块及纤维板剥脱2例,合并其它部位及脏器损伤者,针对其病情作相应专科处理.本组治愈411例,死亡8例,死亡率2%.本文对胸腔诊断性穿刺及紧急剖胸止血的标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严重胸部创伤晶体液输入的控制及早期、短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提出了看法.胸部创伤多系重大暴力所致,及时准确救治是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朱文煜;郭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25例的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经验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理.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人严密监护,及时进行手术、抗休克及其它综合治疗.结果:本组25例病人15人成活,10例死亡,死亡率为40%.结论: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正确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方志全;刘志坚;蒋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 LEEP) 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 月~2007 年12 月, 采用LEEP 对98 例CIN 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其疗效及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98例患者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CINI级40例(40.82%);CINⅡ级35例(35.71%),CINⅢ级20例(20.41%,包括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早期浸润癌3例(3.06%).98例患者术前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将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完全符合者88例(89.80%).术后一般无出血或仅极少许血性分泌物.术后3~6 个月复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均为正常或炎症.结论:宫颈电环切是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一种重要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治疗宫颈良性病变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为探讨提高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将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白拟中药方润肠通便汤,辅以肠动力药及植物神经调节剂;对照组60例服用麻仁丸治疗.疗程7d,2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治愈50例,治愈率83%,好转10例,好转率1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以润肠通便汤为主配合西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增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提高中专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做法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的科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学科.但目前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的严格分界线,有效地把实验课融入到理论课中;大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改革考试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胡晓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运用利多卡因胶浆导尿及在留置尿管过程中无痛效果的评价

    留置导尿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采用常规导尿插入尿管会出现部分患者尿道痉挛疼痛,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低等问题,为此我们对插管方法进行探讨与改进.

    作者:慈连英;王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及其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如何做好健康教育.方法:护士与病人一对一的询问方法,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和教育需求,在围手术期对病人及其陪护亲友进行针对性的疾病和手术知识教育、心理指导、配合和自我护理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其亲友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改善了心理状态,基本掌握了自我护理及配合方法.结论:做好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减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学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论科室护理人力资源潜能开发与管理

    在现实条件下,医院科室护理工作主要由护士承担,而护士长作为科室内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其管理对象就是护士,但由于对激励下属护士主观能动性的激励因素(工资、奖励、福利、任用、晋升、外出进修、学习等)缺乏充分的支配权,就目前具体的护理环境,本文试图讨论,在现实条件下,护士长通过树立以人为本,尊重护士个人的理念,同时,借助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正确把握奖惩艺术,以期达到科内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从而在科室内,大可能地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

    作者:欧阳旭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析医用耗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医用耗材的管理和使用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加强耗材的管理不仅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完善,也是医院面对医疗纠纷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本文就根据医用耗材的特点与国有大型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进行规范性管理,并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张琼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目前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涉及到多科护理业务,包括手术室.随着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期望值的提高,护理职责范围相应的扩展,越来越多的护患沟通技巧应用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因而,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体现出必要性.

    作者:刘喜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肾衰竭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为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住院的100例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梗阻性ARF的各种病因,并对肾实质性ARF的临床进行重点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肾前性ARF20例(20%)病因为胃肠道失液、心衰、肾病综合征、术后缺血等.肾实质性ARF 70例(70%,)其中42例(42%)肾实质性ARF是由明确的肾前性因素发展而来.肾后梗阻性ARF10例(10%),病因为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腹膜后纤维化、泌尿系畸形、神经性膀胱.结论:肾前性ARF常被忽视,未能及时诊断;肾小管间质病变是肾实质性ARF主要原因,药物是首位病因.

    作者:彭沛;李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不同剂量的胶原酶冻干制品溶于生理盐水中,分盘内和盘外注射.6个月后观察症状、体征和影象资料.结果:盘内注射总有效率83%,盘外注射总有效率75%.结论:胶原酶盘内注射治疗剂量为600~1200U.棘突旁椎间孔侧入路较方便,安全.

    作者:岳维民;伍伟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52例早产儿临床分析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多数体重不足2500g,又称未成熟儿,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其死亡率约为12.7%~20.8%,且胎龄愈小,体重愈轻,死亡率愈高,因此要注重早产儿管理.

    作者:陈浪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材检验应增加炮制项目

    目前,从临床配方可见,有些中药材该炒黄的不黄,该炒焦的不焦,该炭化的没有存性……,各级药品检验人员,应该足够重视,事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唐燕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