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
目的:建立胰岛素、C肽实验宣参考值,并与放免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80例新鲜冰冻血清的胰岛素、C肽值.结果:计算出化学发光法实验室参考值,并与放免法测定的结果相比,胰岛素和C肽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1=0.92,r2=0.99.结论:实验室在应用国外生产的试剂盒时,应建立本实验室参考值.同放免法相比,化学发光法有较多的优点.
作者:龙芝琴;安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及其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如何做好健康教育.方法:护士与病人一对一的询问方法,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和教育需求,在围手术期对病人及其陪护亲友进行针对性的疾病和手术知识教育、心理指导、配合和自我护理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其亲友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改善了心理状态,基本掌握了自我护理及配合方法.结论:做好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对减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学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经验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休克发生的原因及机理.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人严密监护,及时进行手术、抗休克及其它综合治疗.结果:本组25例病人15人成活,10例死亡,死亡率为40%.结论:早期迅速查明休克原因,正确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方志全;刘志坚;蒋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市地氟病病区健康教育宣传的情况,对我市10个区县根据不同病区类型进行了学生和居民的地氟病健康教育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为防治重庆市燃煤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晏维;谢君;罗兴建;肖邦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出血性输卵管炎9例,对出血性输卵管炎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原则上抗炎和对症治疗,对诊断困难者,在积极抗炎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如24小时病情无改善或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及腹腔内出血,则行剖腹探查.
作者:赵玉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超声显像技术在视网膜脱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83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显像.结果:超声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率可达96.5%.结论:超声显像技术在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前景.
作者:刘忠孝;王琰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屈曲压缩骨折在临床上为多见,我院自1995年以来共治疗265例,分别采用保守、AF系统内固定及前路手术.其中采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85例,现在文中报告.
作者:周学文;陈崇文;陈志勇;程显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经过近30年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现把AP的诊断和治疗予以综述.
作者:王成江;李克哲;张敬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人体标本及地方性脊柱影像多角度测量、探索规律.目的:经按照探索规律,在C臂及X线机透视前定位减少辐射突发生故障时,能够多角度测量定位,开展应用Rf、Af椎弓根固定系统技术.方法:经在脊柱骨标本上多角度测量定位规律,再在鲜尸标本上反复论证核实.证明按照此方法开展工作的可行性.结果:证实经按照探索规律性、多角度测量补充核实椎弓根定位,经应用临床,在X线机突发生故障,任可施术减压、复位、固定,并且取得显著效果,使骨折复位的同时有坚强的内固定,术后病员通过微创伤性施术达到有效可靠的内固定,病员可早期在骨科床上借助手拉柄自动翻身,减轻了大量护理工作量,术后病员康复进展显著,frankel A级8例,B级32例,C级5例;术后改善B级6例,E级32例,F级7例,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科室环节质控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对护理工作中的各个重点环节实施全面持续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了服务行为,提高了护理的整体水平.结论:持续有效的科室环节质量控制,是确保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阳珍金;蒋小剑;刘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维生素K缺乏症有上升趋势,为了优生优育,对新生儿、3个月以内母乳喂养儿常规维生素K预防性治疗极其重要.因此:应该加强对乳母的营养指导,关键的还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建立预防用药制度,即全部活产婴出生后立即肌注维生素K11mg,乳母适量进食绿叶蔬菜、水果、豆类、肝脏及蛋类,可有效预防低凝血酶原血症及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
作者:亓桂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2007~2008年期间收治各类外伤300余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破裂经手术证实10例,占3%左右.本文对腹部闭合性伤致肠破裂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作者:周东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甘草酸二铵治疗以顽固性转氨酶异常为主的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肝炎病人随机分成二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250mg/d,治疗组应用甘草酸二铵500mg/d,疗程4周. 结果:治疗后对二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和复常率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的谷丙转氨酶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t=7.98, P<0.001).复常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X2 =16.97,P<0.001). 结论:大剂量甘草酸二铵对以顽固性转氨酶异常为主的慢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董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应用无痛苦性胃镜术,能使患者能在安全、舒适、无痛苦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和治疗.方法:术前准备除按常规胃镜检查外,应配备多功能监护仪、氧气瓶、急救药品.检查前5~10min口服2%的利多卡因胶浆或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麻醉咽喉部后,再以40mg/10s的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调整给药速度,直至临床体征表明麻醉起效,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下,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术中术后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结果:1480例患者中,只有4例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轻度下降,给予高流量吸氧静脉注射0.4mg纳洛酮后好转,并顺利完成检查.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的副反应.无痛胃镜术后一般5~10min内清醒.受检患者100%满意.结论:无痛苦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新技术,值得推广.
作者:侯春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肺脏是机体对氧化应激极为敏感的器官.生物抗氧化剂是指生物体内合成的具有抗氧化作用或诱导抗氧化剂产生的一类物质.本文针对饮食中生物抗氧化剂与肺癌预防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闫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涉及到多科护理业务,包括手术室.随着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期望值的提高,护理职责范围相应的扩展,越来越多的护患沟通技巧应用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因而,手术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体现出必要性.
作者:刘喜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心律平和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及各自的副反应.方法:对我院急诊接诊的48例阵发性室上速随机分成心律平和异搏定治疗组,心律平组给予心律平70mg~140mg静注,异搏定组给予异搏定5mg~10mg静注.结果:心律平和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性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异搏定较心律平高.结论:PSVT应首选心律平,异搏定可作为一线药物,须注意其副作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事件的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药物不良事件(ADE)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DEs中有28.1%是可以预防的,而在重度ADEs中,有66.7%可预防,轻度ADEs中则只有16%可预防;而造成ADEs的药物治疗错误是由医生、护士及病人本身三方面造成的.结论:ADE常见并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预防,且越是严重的ADE被预防的可能性就越大,药师深入临床,通过进行各种类型的参与,能够起到明显的预防ADE的作用.
作者:向芬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甲状腺球蛋白(HTg)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肿瘤标志物,血清Tg测定对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血清HTg水平可明显升高,但特异性不高.而分化型甲状腺癌经手术切除和131I治疗后,血中的HTg应完全消失,或处于极低水平,当HTg水平升高,通常提示DTC复发或转移.但是,HTg的检查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TgAb的干扰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本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g检测与临床结果分析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简要综述.
作者:龙冰;潘明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主要症状,少数人是由急性支气管炎未治愈而转为慢性支气管炎,大多数是隐潜发病.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病情发展缓慢,严重时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慢性原发性心脏病,是一种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
作者:刘元昆 刊期: 2008年第04期